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鲁迅生活的年代与现在不同,学生们对于文中提到的许多事物,特别是“三味书屋”段落的私塾教学不甚熟悉,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做准备:通过历史著作或纪录片了解那个时代, 对鲁迅作品所描写的环境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学生详看注释①的内容,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回忆读过鲁迅的哪些作品,最喜欢鲁迅的哪篇文章以及为什么喜欢等,准备上课伊始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再适当补充理解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如关于三味书屋和寿镜吾其人其事的资料图片、鲁迅早年读书时的一些背景资料或故事;视学情,还可补充
《朝花夕拾》小引,介绍鲁迅写作时的境况和时代背景,作为理解本文的参考(不宜过于求深)。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给散文集命名,由“旧事重提”改为“朝花夕拾”的用意何在。让学生理解“朝花夕拾”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能够形象地表达不管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但他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回忆的事情都是美好的,也是值得回忆的,就像花朵一样明艳美丽,让人难忘。从而为学生奠定阅读的基调,引发学生到文中去体会那种童年经历的美好渴求。
2.学习字词。
学生自由默读一遍课文,标示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详看注释之后,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互相交流学习自己不会的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普遍不会或者妨碍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字词进行点拨,如“确凿”“菜畦”“桑葚”“脑髓”“系”的读音要读准确,“轻捷”“倜傥”“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等字形和词义都要准确无误地掌握。
3.学习默读,整体把握课文。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学生进行默读,可先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并提出在默读课文时需要把握的问题:用分段阅读的方法,梳理一下课文的结构层次,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读后你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并作为评价默读效果的标准。
第二课时
1.整体感知“百草园”。默读“百草园”部分,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有趣的事,哪些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生活无比留恋和喜爱之情。
2.品读“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 段,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画出来,同桌或小组 讨论:作者是怎么描绘百草园的风貌的?这部分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点拨:(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式的表达效果。(2)写景顺序。(3)修辞手法运用。如(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分别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第2 段。
3.讨论第4段中“美女蛇”的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关系。思考这段内容可否不写。
4.品读“雪地捕鸟”的部分。如体会“扫”“支”“撒”“系”“牵”“拉”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体会冬天的百草园如何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5.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童年记忆中的“百草园”。可以要求表达力较强的同学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来表达。
6.自由朗读第9 段,联系前面写的“无穷乐趣”,体会作者用三个“也许”和两个“Ade”要表达的留恋、不舍、无奈的情感。设问:鲁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如此快乐、惬意、难忘, 他为什么还要到三味书屋去过那种备受约束的生活呢?让学生理解儿童长大了,都要去读书,这是成长的必然经历,读书生活也是有乐趣的。以此激发学生对“三味书屋”探寻的乐趣。
第三课时
1. 整体感知“三味书屋”。学生默读“三味书屋”部分,概括这部分都写了哪些有趣的事。在学生的理解中,文中鲁迅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学生们放开喉咙大声读书、只有老师一 个人摇头晃脑大声读书的情景,学生们偷偷溜出课堂去小园子里玩耍、课间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画画儿等内容都会很有趣。
2.组织学生讨论:“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百草园中的 “我”和三味书屋中的“我”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学生通过前后两部分的对比阅读, 体会无拘无束的“百草园”与有了约束的“三味书屋”的不同乐趣,理解成年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的评价。
3.总结学习收获。
第一方面是关于对成长的认识。学生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什么才是真 正的成长。体会学习生活的乐趣、学习知识之必需,以及善于从生活中发掘乐趣、表达乐趣的意义。
第二方面是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如:文章层次清楚,过渡巧妙的写法;第2 段绘声绘色又条理分明地状物写景;“雪地捕鸟”一段,语言简练,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等都值得写作时借鉴。还可以开展仿写。
关于鲁迅
鲁迅(1881—1936),幼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 年改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青年时期,正值洋务运动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兴起之际,他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于 1898年5 月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这一时期,他接触了西欧的近代科学、社会学和文学译著,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以《天演论》为代表的达尔文学说和社会达尔文主义。1902 年赴日本留学,其间经常参加留学生中的反清集会,并阅读了大量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文献。在“幻灯片事件”后弃医从文,到东京师事革命派领袖章太炎,并成为反清组织光复会的成员。这期间,他发表了多篇论文,提出“别求新声于异邦”, 提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归国后先后在杭州和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邀请加入教育部,并随部迁往北京。五四时期,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领袖之一, 他通过小说、散文、杂文创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北伐期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大革命失败后寓居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主将,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推动了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鲁迅的一生,为中国文学和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以在文学方面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石。鲁迅具有伟大的品格,“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以其永不屈服的战斗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