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公开课《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用一些有关猫的图片或者视频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谈一谈图片或视频中的小猫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当然,也可以利用教材的“预习”中的问题导入。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默读课文。默读之前,教师进行阅读提示:阅读速度应做到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同时要求做到“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读”。默读的同时,圈画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
  (2) 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生字词。这一环节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普遍不会或者错误较多的字词进行点拨,如“污涩”“红绫”“诅骂”“蜷伏”“惩戒”这些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对于个别难写的生字,如“虐待”的“虐”,教师要进行板书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结构;指导学生根据偏旁理解字义,如“怅然”“怂恿”等。
  3.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
  在默读过程中进行圈点勾画,之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思考探究”一的表格。
  学生读文时摘录相关内容填写表格,教师给予指导。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派代表提交答案。
第二课时
  1.细读课文,深入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构思的巧妙。
  (1)作者一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哪几次是略写?明确:第三次是详写,前两次是略写。
  (2)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使你印象深刻?找出相关的语段分析品味。
  三只猫来历不同,各有不同的命运,作者写来各有特点。语言十分生动,明白如话,却毫不松懈。对于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可以让学生想想,用别的词语或句子替换,效果会怎样,这样自行尝试、比较,便能更深地体会到作者笔法的精彩。可以结合“积累拓展四”进行赏析,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
  (3)完成“思考探究”二。这三句话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涵。明确:“要一只来给你”——引出下文,为下文第二只猫出现做铺垫。“好久不养猫”——交代第二只猫结局,承上启下,为下文第三只猫出现铺垫。“永不养猫”——交代第三只猫结局,与前文“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好久不养猫”呼应。
  这些句子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三个故事因此得以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可谓匠心独具。
  2.跳读课文,讨论并交流。思考:对三只猫,“我”及家人的感情有什么区别?
  研读此问题,是为第三课时理解“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忏悔之情以及本文的主旨做准 备。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语调,以利于体会 情感。作者三次养猫的情趣不同,失去之后的心情也不同。写三次养猫,疏密是递增的,第二 次比第一次详细一些,第三次比第二次又详细一些,文章波澜起伏,感情色彩也越来越浓厚。 作者养猫时的心情也是不断变化的:“一缕的酸辛”——“怅然、愤恨、诅骂”——“难过、良心受伤”。
第三课时
  文章不仅写猫,还写了人,尤其是人的感情和心理活动。每一只猫的得失,可以说都在“我”及家人的心中激起了感情的波澜,让人为之喜,为之忧,为之愤怒,为之悔恨……
  1.质疑探究,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如何理解文中“我”的忏悔之情?
  可以让学生画出相关的句子,加以体会、探究。重点要放在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上。特别是围绕第三只猫,抒情议论更多,是探究的重点,应该抓住“妄下断语”四个字多方面探究。“我”为什么会“妄下断语”?教训是什么?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会感到如此痛心?应该怎样对待错误,特别是伤害他人的那种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体会,容纳不同见解,相机引导,不必强求一律。
  (2)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明确:三只猫的经历折射出了人性。
  第一只小猫给“我”及家人的生活平添了很多乐趣——人对动物有了感情,就免不了会为它们的不幸而难过。
  对第二只猫的描写,既写猫,也写了一种世态——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不闻不问。后一种人为前一种人开了绿灯,这两种人的存在,在人世间造成了极不愉快的悲剧。
  对于第三只小猫,“我”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给予它不公平的对待,随意惩戒施暴,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作者写猫,并不局限于猫本身,而是借此阐发了人生哲理! 三只小猫的结局及人物的情感给文章笼罩了淡淡的忧伤和哀愁,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类自身弱点的思考。
  教师小结:在人与动物的关系里看到的,有人类自我的投射,有人对自身地位、行为的反思。坦诚面对自己,平等尊重生命,才能真正发现生命的美丽!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2.比较阅读,延伸拓展。
  结合课后“积累拓展”五,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 深入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批注阅读感受,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于郑振铎
  郑振铎(1898—1958),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现代作家、学者。在北京求学期间,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与瞿秋白等创办 《新社会》旬刊,与沈雁冰、王统照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成为文学研究会当时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是“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25 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活动。1927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避免迫害,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校任教,主持了《文学》《文学季刊》等多个著名文学刊物,同时致力于中国文学史研究,先后撰写《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重要著作。上海沦陷前后,他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古物。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主编《民主》周刊,号召作家为人民、为民主而写作。1947 年他痛感当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国外的现实,发表《保存古物刍议》一文,猛烈抨击近百年来中国文物被大量掠夺、盗运国外的现象,提出了文物保护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文艺界担任领导工作,对我国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58 年10月18日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殉难。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