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文言文学习方法
摘要:文言文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文思想的熏陶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筛选,许多诗文都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思想蕴含丰富,而且写作上也独具特色.通过游戏活动、抓关键词、根据课文线索、按照写作顺序、创设情景引导诵读,借助成语故事培养兴致,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教法,消除畏惧情绪,激发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诵读激发 成语培养 创新教法
文言文的内容距学生现实生活太遥远,难以唤起学生共鸣。不少学生提到学习文言文就“发怵”,整篇的背诵以及大量的解词和翻译使他们困惑。如何消除其畏惧情绪,激发其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呢?
一、通过诵读激发兴趣。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学生初次诵读时,教师要求他们先根据书中注释中的注音及理解尝试着诵读,初步达到读准字音,会断句即可。此时教学的关键重在诵读。另外,教师可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鼓励学生诵读。
(一)游戏活动背诵。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背,优秀学生的范背,都能有效引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对诗文的重要性、规律性、趣味性及美感特征做适当的点拨,也能唤起学生背诵的兴趣和热情。
1.卡片提示背诵。在卡片上写上每句诗歌的第一个字放在一起,打乱顺序引导学生背诵。A.抢答背诵。B. 对手比赛。,C. 排序竞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排得多且准确。
2.接力提示背诵。适用于较长的文章。
3.领读提示背诵。教师或语文课代表领起任意一段开头句或诗歌的开头句,学生即背出整个段落或整首诗。
(二)关键词背诵教学。.
关键词是指句、段的领头词。因为领头词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受艰难情状的句子,可以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
(三)根据课文线索背诵。
根据线索背诵,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如《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展开记叙,从渔人逢桃林,入桃花源写起,以渔人出 桃源,再寻未果而告终。
(四)情景背诵。
有些文章景物描写如诗如画,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读了课文,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就像电影镜头一样自然而然地出现,从而产生联想记忆。例如,《醉翁亭记》一文的二、三两段,背诵时头脑中可将山水风光、游人活动分别框入作者描绘的两幅画面:一是风景画,即朝暮四季图;二是风俗画,即“滁人游—太守宴—众宴欢—太守醉。”在背诵这样一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脑中回忆一下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可以把它们画出来,看着背诵,也可以说出来,然后联系意境背诵。
(五)按照写作顺序背诵。
一般说来,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如扁鹊见蔡桓公》可以按时间顺序: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
二.创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教《宋定伯捉鬼》、《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们可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讲述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对讲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也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三.借助成语培养兴趣。
许多成语故事因其篇幅短小,内容生动,说理深刻而为学生所熟悉和喜爱。而这些成语典故无不是从文言中来。基于此,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便可抓住学生对成语 的认知兴趣,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切入点。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成语介绍给学生,先讲故事,再引出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下意识地将自己对故事内容的了解与眼前的文言短篇所叙一一对应。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自然会得到提高。如在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
四.指导自学方法,培养习惯,保持兴趣。
古文化浩如烟海,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有利于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习惯。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第一,读注释。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文言文也需要借助注释,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释,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同时,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第二,学会使用工具书。勤查阅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学生文言文词典》等,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可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学习方法。第三,反复诵读,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的提高,不单是靠每学期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勇于质疑、议疑、解疑,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深化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在全面理解文言文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教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思考每个具体的教学行为,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