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质课《窗》教学设计与反思


公开课 《窗》教学设计
海口九中   王小萍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体会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
3.正确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人间的光明与黑暗。透过眼睛,我们可以感知世间的冷与暖。今天,让我们打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走进两个病人的世界。
二、预习展台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默读课文,结合图片复述故事情节。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两位病人是怎样的人?请用以下句式评价他们。(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我想评价     ,我认为他是一个                的人,因为                                                        。
2.文中有哪些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3.如果把结尾改成“他看到的是那座美丽的公园”,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产生自私的想法,羡慕甚至嫉妒别人,怎么办?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写一条微博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位初二的男生看到班里的某位同学用iPhone手机,十分羡慕,也想拥有一个,就叫父母买一个给他。可他们家生活比较贫困,父母没有答应他。于是他就约了几个社会青年,在那位同学回家的路上进行勒索。结果没有拿到手机的他们就开始围殴那位同学,幸好有居民发现报了警。
五、教师寄语
别在羡慕别人的幸福的哀叹中忽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别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的痛苦中忘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要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窗的外面,每天都可以是晴天!
六、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像,续写一段情节,要求写得既有创意,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300字以上。
附:推荐阅读篇目: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莫泊桑《项链》
《窗》教学反思
海口九中  王小萍
《窗》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所写的一篇小小说。文中讲述了两个病人在病房里发生的与窗户有关的故事,构思精巧,人物鲜明,内容精练而寓意丰富,对于正值生理和心理急速发育而又动荡时期的、世界观正在形成中的初二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一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二是体会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巧妙的构思;三是正确认识人性的美与丑。教授这一课,我希望能做到浅文深教,尽量由课内多拓展到课外,多联系实际,使学生培养起联系实际来阅读文本的习惯,使学生的内心能真正有所触动。
前三次试讲时,在“情境导入”环节,我总因为紧张和习惯了的严肃状态没办法将导语说得生动。而在这一节课上我改善了授课时语气较为生硬的毛病,很快就将从没和我一起学习过的学生带入到了我所描绘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走进了课文。
“预习展台”这一环节中,两项展学任务的完成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预习成果,复述故事情节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印象。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们参与课堂的勇气、自信心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字词的发音还不够准确,结合图片复述故事情节时过于详尽,不能做到用较简洁的语言来复述主要的故事情节。在我的及时指正和指导下,学生们既及时地解决了预习基础知识时存在的问题,又了解了复述故事情节的小技巧。加上教师的鼓励,相信学生们课后会有兴趣、有意识、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用简洁的语言来复述故事情节的能力——一项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由于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形象的分析难度也不大,而在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文章巧妙的构思这两个方面,学生们分析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在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上也可能会产生多元化的解读,因而我在“合作探究”环节设置了三个由浅入深的教学问题,不设置专门的问题来探讨小说的主题,而由对“如果把结尾改成‘他看到的是那座美丽的公园’,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这一问题的讨论顺势引入小说主题的开放式解读。这样,学生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讨论出了他们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我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遗憾的是,在讨论文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我插入提问“靠窗病人为什么要为同伴描绘窗外的美景”这一问题,接着又让学生分组朗读描绘美景的段落,最后给出的朗读评价和指导都不够具体。这一处理,使得“合作探究”环节的进行超出了预计的时间安排,影响了“拓展延伸”环节的充分开展。为了使课堂有更多朗朗书声,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使得本节课有面面俱到的嫌疑。其实,真实有效的魅力课堂不应该每一步都死守教学设计!只要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得,重、难点突出,自然流畅,学生、教师、文本产生共鸣后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堂反而更真实、有效、有魅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课外资料,联系实际来写微博,表感想,谈想法,自由的课堂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们的思想有了交集和碰撞。在对课文故事和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大家的内心都有了触动,对人性的善与恶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比以往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的作业布置和课外阅读篇目的推荐都很合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
这次授课我践行了“先学后教”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本人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倡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合作解决问题。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实现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阅读、思考文本的阅读习惯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不断提高语文的阅读感悟能力。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