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优质课《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描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通过品味欣赏精彩的语句和段落,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法指导:欣赏景物,体会感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活情感
1、 课前播放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
     2、激情导引
导入的设计应很好的激发学生情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题解: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这一标题应该理解“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三、背景资料介绍:
9.18,是中国的国耻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公然侵略东北三省。大片的土地沦陷,大批的灾民流离失所。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外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为东北人中的一员,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一定会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来写本文。
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的跟着读,想想本文给你留了怎样的印象。
五、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学生研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内容说出来,让大家分享。
(请六位学生回答问题)
(二)、学生研读课文,把你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为你解决。
(请六位学生回答)
六、师生共同探究,合作交流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总结主旨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愤怒之情;对美好家园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并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牺牲的誓言。
九、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用波浪线画出来,并背一背。
十、板书

          炽痛的热爱         比喻
          土地的誓言               深切的怀念         排比
         端木蕻良                           由衷的赞美         呼告
          亢奋的誓言         拟人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一、引入情境,营造气氛,感悟时情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写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来!我愿付出一切!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不难理解,因为他们运用身边的资源,已经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而课堂气氛很融洽,也很浓厚。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本单元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这个特殊要求,为此我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五、说教学流程。
三、朗读中求解,质疑中求真谛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听朗读带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并用用一句话说说听读感受
2、让学生深情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并提出不认识的字教师收集后迅速正音,并让学生当堂记忆
4、整体感知:
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品读课文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本,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设计了一下几个问题:
① 课文哪些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② 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
③ 文章前后部分人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合作探究完成然后老师分别收集观点,再提出一个问题: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自己对国土的情感表达出来的?让学生体会本文情感的表达运用了这样的一些方法:大量色彩的词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还有呼告的运用,这些方法使得作者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宣泄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能同时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面临的问题及纠正措施
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没有问题,好像什么问题都会……
面对这样的尴尬,我思考了许多,分析了产生这样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担心问问题会被同学看不起,没有问问题的意识。
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让要让学生产生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          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
2、          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