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争催前浪来——区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点评稿


今年我区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采取现场赛课的方式进行,要求使用朗读教学法,一共12节课。赛课篇目提前一周公布,参赛老师们准备时间很短,几经熬夜,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堂教学亮点频出。参赛老师大多数任教时间不长,甚至有的才刚参加工作。这份激情,这份上进心,非常难得。要坚信,热爱教育的人,终将被教育热爱。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今站在巨大的浪潮前,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是回归传统还是改革创新?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本届优质课大赛上,老师们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有些教师还在讲授中融合自己的才艺,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次赛事精彩纷呈,有很多值得推广的亮点,这些亮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也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与纠正。
一、文本朗读要有深刻认识,文本设计要有独特理解。
(一)为什么要推朗读教学?
语言教学靠的不仅是理性分析,更主要的是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说过:”朗读是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没有朗读的课堂犹如没有生机的荒漠,难以品味词句的精妙与内涵的深刻。“
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曾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分文章七分读”等箴言警句凸显朗读的意义。现今的《语文课堂标准》亦对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的理解。
但是如今”朗读“这一最传统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却被很多教师遗忘,朗读教学正面临着逐步边缘化的局面。很多课堂朗读虽在,却情感不在;书声虽有,却韵律无存。学生们朗读就是机械性地发声,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一样的语气,一样的节奏,平铺直叙,毫无音声相和之美可言。
其原因主要有:
1.教学目标上急功近利。
2.教学方法上简单机械。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类似“ 朗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轻重缓急”,“朗读时要注意情感的投入、注意语速语调”……如此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地指导,没有让学生真正懂得灵活地处理声调的高低、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轻重以及情感的处理等。
比如这次余老师轻重、缓急、语气、语调、停连有所体现;罗老师做了朗读的有效指导,教会学生具体的方法,“断、连、轻、重、缓、急、抑、扬”。
3.朗读形式上单一陈旧。
我们对于朗读教学通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只是单一的齐读或指名读;学生读毕,也只是简单地点评:“好,读得不错”,或“若声音再响亮些会更好”……
(二)如何推动朗读教学
1.改变理念,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我们缺的不是讲解与分析,缺的是体验与感悟。相信朗读是一个全方位的感悟自得的过程,是一个“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形成语感的过程”。真正入情入境的朗读,不仅不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和成绩的取得,反而会使学生在投入的朗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加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提高认识,懂得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很多老师害怕读不好,其实不必要。新课标提倡:朗读要自然,就还原人物话语里的情态、入乎文、入乎心、入乎情。就是娓娓道来,不拿腔拿调,不矫情做作。诵读就要像说话一样自然而然。因此,老师自身要对朗读、诵读、默读等方法有正确认识。
朗读与默读:朗读是默读的准备条件,默读是阅读的更高阶段。课堂上有时要“书声琅琅”有时要“鸦雀无声”。“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潜心”指默读,放声指朗读。默读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品味。朗读利于入味。
朗读与诵读:诗文需诵读,诵读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诵读是反复吟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密咏恬吟”就是诵读。
3.提升朗读能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昨天下午的朗读比赛大家很投入,但在课堂上的范读出彩的却很少。很多位老师自己的范读没有感情,读不出韵味,没有很好的做出示范作用。比如范老师、彭老师。
当然,也有好的示范,比如唐老师、余老师、陈老师的示范朗读很有范,很有味。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朗读比赛,都入情入味。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读不好,可以用网络上下载的示范朗读,彭老师下载的朗读就很有感染力。
4.做好课文的朗读设计、进行朗读训练。
这次比赛所选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的古今诗文,皆是可供学生朗读的佳作。我们要加强朗读的指导。我们须不断优化朗读的形式,除了齐读、指名读、自读这些常规朗读形式外,还可采用男女生对读、分小组赛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接力读,可以添字读,减字读,可以提问读,比较读等多种方式,并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特色来选择相应的朗读方式。
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可以这样设计: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数百年来,数百年来,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疲惫的歌……

二、文本解读要有深度、厚度,文本分析要有韵味、情味。
教材是一个例子,我们老师做的事是通过教材教会学生知识,能力,可以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文本解读要有厚度,文本分析要有韵味。而这些都建立在对文本的分析。做到:“以文解文,以诗解诗”。
不要借助大量的课外拓展或老师的解读去讲解课文。我们应研读好文本。比如“今日说法”这些活动应该建立在文本解读到位的基础上。
这几堂课的呈现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解得歪。
吴老师出示一幅图,描绘词境,顿时破坏了词的意境,失去了想像力。
肖老师解读爱国深情,要引入一个个视频,一首首歌。只是为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难道诗歌本身,爱国之情不明显吗?这个设计是不是契合你的朗读课?需不需要?其实歌与教材上的诗歌,同为爱国之情,但两者有区别,《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得更多是自豪。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的更多的是忧伤,奉献。还有要用图片来解读贫穷。难道“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蜗行摸索”“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不足以说明贫穷吗?
彭老师的地图上贴心形卡片,表演的效果大于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学语言或教学设计,过浅或过深,让学生不理解。如“用叙述梦境的语气”这是一种怎样的语气?
2.解得浅 。
白鹭中学彭老师所讲内容,基本是学生看书就会的内容,讲得比较浅,翻译诗歌并不利于感悟诗歌,画面的想象,意境的感受,情感的体悟,都源于学生的读,以读带教。
3.解得错
罗老师认为第三只猫是因为打伤了,这点值得商榷,是教材上有写呢,还是老师的猜测?课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随便下结论。
所以,文本解读要有厚度,文本分析要有韵味,最好是有微醺的“语文味”。
罗老师拓展作者其他作品的内容、赖老师拓展朱自清对纵横家的评价。唐老师拓展李清照的相关背景,理解作者心路,思考“将归何处”。以及余老师的拓展,这些都恰当合适。
唐老师:抓“举”“归””失、愁、嗟、愿”等关键词;
杨老师、赖老师:抓“顺”;
彭老师抓住:几个“不”表现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怨与恨;
余老师拓展岑参描写梨花的诗句,加深对梨花这一意象的理解;
但是语文味比较浓的不多,有余老师,罗老师,她们的解读,有读有思有感。

三、师生互动要在同一频率,教学活动要贴近学情。
我们和学生处于什么距离,是高高在上,还是深入其中,决定着我们上课的效率。我们应该与学生消除距离,贴近学生,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
1. 高高在上式:足够权威。
如罗老师的《猫》介绍第二只猫的结局:
学生说:“被人抱走了”
师:能不能用文中的词?
生:被一个过路人捉走了。
师:尽量用文中的词。
此处为什么就不能用“抱”走了呢?老师就非得让学生用文中的词。
其中,更有多个老师拖堂,甚至5分钟以上的严重拖堂,拖堂常令学生痛苦,也令教学无效。还有阅读体验,每一节该用什么语气读,该是什么感情?全是老师说了算,并且还要显示在屏幕上。新课标特别提醒我们,要我们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用老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
这些都体现了“你的课堂 你做主,不管学生学得苦”。
2.远远在外式:足够虚假。
表现一:忽略学生的学情,只是一味地推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吴老师的动情介绍李清照身世,学生感受不一定真切,甚至只看老师的热闹。
教学内容没有贴近学情,教学语言没有走近学生心里,教学方法没有让学生有收获。
读了又读,既没有方法,也没有评价,既没有层次,也没有内容的不同,忽略了方法的指导,以及目的的不同。
学生没有思考 ,没有学习任务。只有跟着老师看看读读。只需要口到,眼到,心不用到
表现二:教学评价语,脱离学生的实际。出现很多
贿赂式的评价,如:“听你的朗读,简直是听觉的盛宴,你的朗读令我陶醉了。”“你们真棒,从题目‘亲爱的’的一词就知道要用爱国之情”。
官僚式的评价:“太棒了,太好了,非常好。”“你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孩子”“你的眼睛放着光,亮晶晶”。
     师生互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要有良好的台风,有清晰的教学语言,有个人的亲和力。比如唐老师、罗老师、余的循循善诱。
(2)善于抓住学生课堂的生成内容。如唐老师对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能捕捉到,择机选择为下一个教学内容铺垫。如对“举”字的理解。

因此,我对我工作室的同事们提出一个理念:“我们的教学、教研,要贴地飞行。”

四、教学设计要考虑有效性。
我们看似很在意教学成绩,很在意职称。但我们却总是从外面求,教学上拼命刷题,荣誉上花钱,找人弄几个证书,搞两个课题。我们却总不在以下环节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1.有效的导入: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兴趣等,但不管哪种,都要和后面的教学紧密衔接,不能成为一个可有有无的环节。
如,杨老师的名句诵读,本身就是教学的内容,先激情诵读,营造一种氛围。罗淑琴老师的导入,读一首诗把学生带进了一种情绪,课堂总结有诗意,同时呼应这种情绪。再如唐老师的猜人物,用词。郭风香老师的外太空,让人有点好奇,另外先回顾李清照的另两首词,感受不同的风格。
不足:如赖老师的视频与后面教学没有多大联系与用处。范老师的视频导入,学生看完就结束了,如果利用这个视频再让学生说说写写感受,顺此就引入作者家的猫,导入课文就有更好效果。
2.环节设置的目的性、条理性、层次性、实效性
目的性:整体的教学目标,与各环节的小目标。
条理性:不乱,清晰,过度衔接自然。
层次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比较一下就明了:
彭老师《猫》的设计: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给猫取名
   跳读课文:体会失猫之哀愁。
就不如:
罗老师的设计:读猫,说故事;读猫,知冤怨;读人,悟善恶;
就不如唐老师《渔家傲》的设计:初读-感词风,研读-探心路,品读-悟人格
再如吴老师的小环节设置:一读扫清字词障碍。二读看注释,用注释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三读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明确节奏和韵脚。四自由朗读,体会节奏和韵脚。五齐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好韵脚。这个设计就有点乱。
另外,还有几堂课存在环节割裂,生硬推进,没有衔接。如赖老师的课,环节设计不错,但有些走流程的感觉。

3.方法指导的落实性
如朗读方法,阅读方法。赖文华老师的文言阅读的四读法:如何落实?学生有没有训练?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读出感悟,读得辽阔一些,但怎么读,一直没有说,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教育性。

4.教学细节的有效性
(1)课件:简洁但不要简单,有意境但不要花哨。彭老师的课件太简单。吴老师的课件,字太大,令人不适。配的音乐不合调。相对唐老师、罗老师的课件让人看着舒服,如果有意韵,有美感,又更好。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总会想很多的招,做很多张PPT,信息量巨大。但万法归宗,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真正去读书,去思考书本,思考社会,思考人生,这才是回到语文教学的根。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2)板书:简洁但不要简略,突出对整堂课的提炼。较好的有罗老师、唐老师。板书的目的是,系统的呈现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层次清晰。
    (3) 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能巩固所学,强化训练,拓展延伸。如杨老师的小论文《何谓大丈夫》,罗老师、郭老师的推荐阅读、对比阅读。

5.教学的效果,要从学生的收获来看。
郭老师的课,气氛沉闷,学生思考效果不好。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我们通常把责任归于学生,但我们可否反思我们的问题设置,我们的教学方法,我们的引导方法?
教学效果方面,没有走近学生心里,学生说出的是空话:如结尾问学生:你的梦是什么?学生统一说:好好学习。好好学习。这点来说,郭老师基本上没有引导学生思考。

五、总结
“语文味”说到底就是返璞归真,不要故作高深,玩弄概念,而是要深入浅出,共生互学。不要忽略学生的作用力,要教学相长。孩子才是课堂的主角,追溯起来,这也是古代社会我们称“先生”和“后生”的原因。未来的语文课堂,师生在一起读书,一起探讨,这才是回归传统,是最理想的语文教学。
最后,希望我们语文老师有语文味,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也欢迎有志语文教育的老师们,走前,走快,向市教研员李老师学习,向区教研室主任封主任学习,多听他们的指导,成长为我区乃至我市语文教学的骨干老师!
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希望我们今后更加热爱语文,在语文教育中去钻研,去收获,成长学生,成长自己!

 
热门初中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