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练习汇总
《饮酒》
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 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5、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话状况。
B尽管没有车马的喧闹嘈杂,但仍有“采菊东篱下”的劳作烦忧。
C诗中四句写景句子传神的描绘了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D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6、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颇为后人称道。
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出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二、按要求默写。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
3、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4、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5、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6、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7、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 ”(填原文)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8、诗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三、赏析。
1、诗的三,四句道出全文的主旨,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2、全诗朴素而形象的表现了陶渊明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5、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境?
6、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7、重点字词理解:
结: 。尔: 。悠然: 。
山气: 。日夕: 。
《饮酒》
一、选择。1、A 2、B 3、B 4、C 5、B 6、A 7.A(指诗人心中远离闹市。)
二、1、心远 2、“心远”或“悠然”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7、心远地自偏 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1、远离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厌弃世俗,陶醉自然。
3、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悠然(悠闲)自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5、悠闲淡远,静穆恬适的心境(恬静、恬淡、愉悦、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
6、心远地自偏
7、建造,构筑 如此,这样 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间的云气 傍晚
《春望》
1.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 , 。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3.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4.《春望》抒发了诗人 , 的痛苦心情。
5、“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 ,
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6、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 , 的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 ;“抵万金”言 。
7、“搔”通过 ,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 之情。
8、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
,写到 。
9、重点字词理解:
国,古义是 ,诗中指 。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 。
抵: 。浑: 。胜: 。
10、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B.首联即扣住“望”字,所望之景“国破”和“城春”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C.诗歌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
D.尾联写诗人“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这种愁情皆因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诗人忧愤难解。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3.“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4.触景伤怀、忧国思家 5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6.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 战祸之长, 家书难得
7.细节描写 忧国思家 8、望,国都,草木,花鸟
9、国都 长安 战事 值,抵得上 简直 能承受,禁得起
10.D(这种愁情不仅因为与亲人书信中断,也因为战祸连连。)
《雁门太守行》
1.词语积累:
摧: 。甲光: 。
角: 。 燕脂: 。玉龙: 。
2.作者是 ,史称为“ ”,字 。
3.首联写景又写事:第一句运用 和比喻,渲染 。
第二句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 。
颔联从听觉和 两方面渲染 。
颈联写援军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的场面。尾联引用 写出将士
。
4.后四句写唐军将士 , 。
“临易水”既表明 ,又暗示
。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
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5.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在 ,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 ,表现悲壮鏖战场面;一个在 ,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 、
和 ,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 、 、
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6.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战国时 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他慷慨而歌:“ , !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B.全诗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衬托了悲壮的英雄气概。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前句从听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半句从视觉上表现边塞风光的秀美。
D.尾联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宛然在目,表现了主将不惜为国捐躯的志气。
1. 毁坏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军中号角 胭脂,色深红 抵达 指宝剑
2.李贺 诗鬼 长吉 3.夸张 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守军威武雄壮
视觉 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援军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典故 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4.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交战的地点, 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5.白天 黄昏前 半夜 金色 胭脂色 紫红色 黑色(黑云,黑夜) 秋色 (黄)
玉白色 (玉龙) 6.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C(“燕脂凝夜紫”形容战场上的血迹,从视觉上表现了战争的惨烈,而不是边塞风光的秀美。)
《赤壁》
1、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 ;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
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 (人物)。诗人杜牧 和合称“小李杜。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铺垫。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5、词语积累:
销: 将:
1、咏史诗 七言绝句 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3、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周瑜 李商隐
4、D(诗人想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慨叹。) 5、销蚀 拿,取
《渔家傲》
1、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
景象: ;感觉: ;气势: 。
2、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诗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作者 。
3、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 ”,交代 ,
借此表现诗人 。
4、李清照是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 。
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
B.“天接云涛连晓雾”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茫茫无际的境界。
C.“星河欲转千帆舞”,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有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奠定了基调。
D.“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殷切赞美。
6、词语积累:
云涛: 星河:
殷勤: 报:
嗟: 谩:
举: 蓬舟:
1.海天相接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 磅礴豪迈
2.怀才不遇的感慨 3.殷勤问我归何处? 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
追求自由光明的渴望 4.婉约 豪放
5、D(“现实美好生活”说法不妥。)
6、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银河 情意恳切 回答 叹息,慨叹
同“漫”,空,徒然 高飞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