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布置】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化,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化,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局部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和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实际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 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 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 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 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 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 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 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 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 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发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 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 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宁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丰衣足食,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实际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实际──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宁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实际,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实际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 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 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人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憨厚,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实际,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解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实际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志。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志。
4、和郡下,诣太守:和,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 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发生真实感。
⑵ 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布置不只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 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丰衣足食的世外桃园。
⑶ 作者自身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身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实际 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解脱苦难过上 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实际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记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作者怎样描绘出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作者怎样描绘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
学生讨论明确:
1、环境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宁静和平,人们社会富足,丰衣足食,气象升平)
2、人美: ⑴ 热情款待外人,民风憨厚,热情待客,和睦友好
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 交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会,厌恶战争,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这样的社会别说在东晋这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不能存在,就是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咱们就从作者的写法构思上考虑陶渊明怎样描绘这个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志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出这样的一个虚幻带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东晋统治者的奢侈、严酷剥削,政治接近解体,作者的志向无法实现;当时实行的门阀制度,维护高门氏族贵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渊明自身不愿攀和权贵,与统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辞官,41岁归耕田野,面对纷乱的世道他无力改变,只好发明一个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的情趣。
二、体会本文叙述详略布置的特色
找出详略的布置,分析原因。
明确:详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来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写: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写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辅助地叙述事件,只需简单介绍。
三、了解其他的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局部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和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布置发明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开创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示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括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八年级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身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⑴ 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⑵ 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⑶ 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和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安排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果,指出缺乏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 ) 髫( )恰
诣( ) 骥( )津( )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发明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⑴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局部?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局部(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局部,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憨厚的社会风尚。
第三局部(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⑵ 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示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局部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⑶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神往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憨厚、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示了作者对社会实际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身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协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和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 →无问津者
〖安排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异:
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 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⑵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⑶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⑷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优秀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时布置】
两课时。
【教学准备】
音频朗读、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示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括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八年级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身的社会理想。“诗”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考虑: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身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掌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局部(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局部(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局部(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安排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誊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思想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步骤〗
一、重点研读
1、揣测积累语言:
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要注意两点:
⑴ 要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鲜──鲜嫩”、“美──美丽”、“交──交错”等等;
⑵ 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古今异义:
① 交通 绝境
古:交错相通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② 妻子 鲜美
古:妻子儿女 古:鲜艳美丽
今:男子的配偶 今:味道好
③ 无论 如此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古:像这样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今:这样
④ 缺乏
古:不值得
今:不够
一词多义:
① 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屋舍俨然”
② 寻:
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
③ 志:
做标志,“处处志之”
标志,“寻向所志”
④ 向:
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2、考虑下列问题:
⑴ 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⑶ 考虑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外表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原本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实际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二、理解研读(引导学生提问题来研究,或教师提出考虑题,分小组讨论。)
1、“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示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惊讶。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2、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3、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示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身的社会理想,也是对实际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4、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三、教师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解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安排作业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3、预习《短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