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案(骨干教师荐)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
【导入】
  1、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多义词掌握的情况。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个“书”字,试试看你能用这个书字,组哪些词语。
    书本、书写、书信、书桌、书包、书皮、判决书、楷书等
  2、请大家一不做二不休,继续通过查工具书来解释这些词中“书”的意思。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ū):⑴ 写字;记录;书写。⑵ 字体。⑶ 装订成册的著作。⑷ 书信。⑸ 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⑶ 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写──⑴ 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⑷ 书信。         
    楷书──⑵ 字体。
    判决书──⑸ 文件。
【引入课文,感知内容】
一、下面要来考一考大家,让大家“学以致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请大家根据自身的认识,猜测一下两个书分别该怎样去理解。(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考虑)
  2、让大家这样凭空猜测两个书的意思,似乎有些为难大家了。这样吧,老师把“答谢中书书”的出处告诉大家,可能协助大家正确理解“书”的意思。(大屏幕上展示《答谢中书书》一文)
    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了解一下以“答谢中书书”为题的文章,会是一篇怎样的文章,你能从中得到启示吗?
    明确:本文属于书信体裁的文章。
  3、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读了文章以后,你想怎样理解这两个“书”字?
    书⑴: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呼。
    书⑵: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二、关于文章的一些知识介绍
  1、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mò)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2、谢中书,名谢微(或作徵),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lú),故称“谢中书”。
三、请大家齐声朗读这篇文章,来感受一下读古人的书信的滋味吧
【深入探究,解析课文内容】
一、根据课文导引局部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细读语文的基础上,全面品析文章
  有人评价《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请大家再读课文,回答:
  1、 说它“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么这幅山水画中有那些景色呢?
    明确:
    所描绘的景色有:高峰 清流 石壁 青林翠竹 晓雾 猿鸟 
            夕阳 沉鳞
  2、说它“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么这又是怎样一首诗呢?
    请将文中描写山水美景的语句找出来,并使其出现为诗歌的形式:
    明确: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请大家来朗诵这首诗歌,领略一下诗歌所描绘的美景。
二、比较《答谢中书书》和现在书信的联系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请大家说说《答谢中书书》和一般现在的书信有什么不同?
    明确:描述的重点不同。一般书信重在通过文字,或说明写信者的意图,或说明写信者自身的观点来劝说收信者,写信有明确的用意。本文则大篇描绘美丽绮丽的景色,似一篇写景散文。
  2、两者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明确:本文在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请大家带着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来品味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认真读,仔细考虑,相信大家会在我们一起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收获。
    明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说自身的理解,要言之有理。
 
【课外延伸】
  请大家用现代文来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以合理运用想象。
《答谢中书书》优秀教案二
【教材掌握】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散文,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全文共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身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身的想象,置身于情境当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身的语言发明性地再现课文景象。
  3、能品味文章某些富有表示力的词语,如“乱”“竞”等字。
  4、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示山川之美。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板书:山川)同学们,看到“山川”这两个字,你们脑海里马上浮现了什么情景?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老师点评)从你们的描述中,我看出你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也看出你们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答谢中书书》(板书标题)
  解题:书,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信。
二、朗读感知
  1、朗读:
   ⑴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⑵ 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找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⑶ 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⑷ 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⑸ 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
    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
三、欣赏美点
  1、老师引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也描绘了一幅这样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那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 句中,读出了 之美,作者写出了它 的特点。”
    学生朗读交流,老师指导。
    明确:首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为我们出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出了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石壁耸立两岸,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自然美不胜收。
    第三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2、欣赏“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问题一:我们欣赏了整篇文章,作者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非常和谐,但这一句中间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否该换一换,比方用“齐”“共”等等?
    学生考虑回答。
    明确:“乱”表示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溢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问题二:你觉得这一句还有哪些字也用得特别传神?
    学生自由发表自身的观点。
    问题三:“沉鳞”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沉鳞”指潜游在水中的鱼,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问题四:你能充沛发挥自身的想象,并用自身的话发明性的描绘这幅画面吗?
    学生动笔写,并自由表述。
四、体悟感情
  老师引入:有个词叫“文如其人”,也就是说通过文章可以窥出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那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自由发表自身的看法。
  明确:从文章中可看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感情,也可看出他寄情山水的悠闲和清高,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则表示了他的自豪之感,把自身与谢公相提。
五、想象拓展
  老师引入:陶弘景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仙境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所梦想的人间仙境,你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吗?
  学生自由表达。
【板书预设】
        山水相映
        山川之美 色彩缤纷
        晨昏变化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赞。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
   ⑴ 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⑵ 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⑴ 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⑵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协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② 相与步于庭中。 一起,一起
    ③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四、品味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局部交代了哪些要素?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修辞作用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廓清、透明
  5、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6、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五、难句解疑
  揣测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
  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括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六、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七、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绩,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示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补充解释:
  欣然:高兴地 遂:于是 盖:原来是
  相与:一起 但:只是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考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达。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
  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能清闲的人像我们俩而已。
四、赏析
  考虑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和势,奔波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示了作者清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身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安排作业
  课后练习。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