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三篇




  
  《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之一
  创意说明: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观点较鲜明,通过讨论、质疑,挖掘观点与资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又通过品读、揣测,理解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学习运用,以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时布置: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同学课前做好准备):
  绿草如茵,树木成林,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风光的图画。
  同学看后谈感受,教师小结: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保护自然的责任。
  二、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同学朗读课文,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同学读准字音并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
  混淆咫尺狼藉相形见绌硕大狂妄精巧绝伦深邃
  三、整体感知: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敬畏”。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沛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定受到自然的惩办,大自然的惩办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缺乏”,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点明观点的是最后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身”?
  (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要求:论述观点,有理有据,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不能脱离文本。
  教师归纳:
  ⑴因为人类经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受到了自然的惩办,只有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才干和谐发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⑵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局部,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身。
  五、质疑思辨:
  教师激趣:充溢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
  同学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绩?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六、拓展研究:
  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家长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5.我们保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身”。对于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只了解了内容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艺术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学习揣测:
  1.再读课文,围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进行研讨、交流:
  ⑴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哪些特点?
  ⑵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性,讲究形象语言、文学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作者运用了对比、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的结论等。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
  1.本文语言充溢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
  例:
  (1)人类为自身取得这些成绩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和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和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缄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发明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身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发明。)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同学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四、课内练习,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连词组段;
  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
  3.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试仿写一段话。
  五、延伸拓展作业:
  课下读郭牧华的《敬畏头顶的天空》或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写下感想,进行交流。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之二
  【教学意图】
  《敬畏自然》一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考虑。作者对长期支配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身”,告诫人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极富意韵,所以本课应把笼统的道理具象化,整体掌握课文时应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同学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文本,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认识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同学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测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同学:①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维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保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实施】
  一、创设槽境,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
  (一)认识自然
  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
  (二)认识人类
  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果。如:四大发明,人类登月,神州六号发射场景……
  (三)认识人类与自然
  课件展示: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锐减,非典,禽流感……
  同学看后谈感受,教师给以评价: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母体,人是大自然发明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她的庇护,人类在她的怀抱中生长。然而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时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破坏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办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阅读本文后,也许我们会多一些理性的考虑,多一份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整体感知,台作探究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要求:自选难读难写的字与同桌相互交流识记,如: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2,反复阅读课文,考虑问题:
  (1)划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考虑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个语段或句子点明了此观点?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缺乏”。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号召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点明观点的局部是最后一段。
  (2)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考虑越是深沉和耐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天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当你凝视着绚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溺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
  (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同学讨论。教师归纳: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局部,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经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办。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才干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身。敬畏自然,即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身。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
  1.本文语言充溢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括的深意,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例:
  (1)人类为自身取得这些成绩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和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和人类自身。形象地
  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缄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发明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身壮丽无比的美。
  (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发明。)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同学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四、质疑思辨,拓展研究
  (一)充溢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辨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教师相机启发或引导:
  1.假如说至今人类的成绩(一万年后)还是可笑的,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绩?
  3.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作者认为自然发明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二)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家长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小朋友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俭和艺术性;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其说是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我们仅能够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绝望的泪!
  5.保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局部,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本文的语言也极有特色,富有文学色彩,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洒脱峻丽,读来爽心悦目。
  六、延伸扩展作业
  课外查找并阅读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短文,在札记本上写下你的阅后札记。
  和:板书设计


议论性散文:既有议优秀论文的形式,也有文学的色彩
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公开课教案之三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
  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揣测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
  四、课时布置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讲讲看到的环保广告
  人是大自然发明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生长壮大。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到自然惩办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
  阅读本文后,我们会多一些考虑。
  (二)整体感知
  1、读一读,写一写
  蓬篙咫尺
  狼藉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2、自读课文,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
  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局部”。论智慧,自然指挥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第一自然段,作者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指挥并不值得自傲。
  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第二,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时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得很。
  第三,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倔的陷阱。
  第四,作者推断,“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就算不得什么。
  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发明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发明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发明宇宙的一切。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所不和的。
  作者进一步的论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一、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局部,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二、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既然人是自然的一局部,人与自然是一体。理所当然,人类应该保护自然。
  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得出结论。
  3、考虑问题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括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
  [明确]
  (1)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认为,人类不要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2)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局部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发明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身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身。”
  4、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身?
  因为人们经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办。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保护自然,人类才干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身”,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发明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局部,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身。再则,敬畏自然,就是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身。
  (三)研读赏析
  我们感知到人类应该敬畏自然,敬畏,就是敬重又畏惧,敬畏就是保护。对于这样的观点,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读者明理呢?
  1、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2、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3、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1、本文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2、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
  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
  3、运用对比、拟人、反问。
  (1)对比:
  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两大方面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括着对比。
  (2)拟人:
  “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把宇宙比拟成为人,将宇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发明,那么这种发明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
  “人自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接触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3)反问:
  “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更有力地强调讪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反问更能激发读者的考虑,语气也更强烈。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四)体验反思
  本文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句子,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谈谈看法。可以写在摘抄本子上。
  1、人类为自身取得的这些成绩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和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和人类自身。
  2、宇宙之所以发明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身壮丽无比的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发明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于自身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发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局部,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五)小结
  长期以来,人类就宣称自身是“万物之灵”,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局部,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局部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平等呢感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六)作业
  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