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五柳先生传》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专题,所选取的文章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志趣。编者将其编排在这里,就是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而感悟古代文人生活与志趣,培养他们高深的情操,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者处处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学习本文,要注意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由少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有待形成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语言材料来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培养。与此同时,他们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活力,但是在阅读中往往缺乏理性,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吃不透、抓不准,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但就是“心中有景道不出”,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处于表面的浅层次和被动的接受,这就是初中学语文学习普遍存在的“瓶颈”。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思维的理性,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识记名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作者高洁的人格与品质,培养学生对理想竖起不屈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高洁的人生品格。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27 07:55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走近作者
二、整体感知
三、疏通文意
四、讨论探究
五、拓展延伸
  
一、同学们,下面我提示几句诗文,大家猜一位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二、请一个同学试读,其他人评价订正。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指导朗读。
三、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难明确翻译文言文的要诀:
一是注意关键词,二是注意特殊句式。
提醒学生积累文言词汇,降低识记名句:如“辄”“或”“晏如”“戚戚”;“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
四、教师设疑:
1、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
2、你如何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今天“不求甚解”的意思发生变化了吗?
3、你喜欢五柳先生这个人吗?说说理由。
要求学生阅读时“依文解文,言必有据”五、教师设疑:
1、课文的句式为何多用否定句?
2、“安贫乐道”的思想在今天有无价
一、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朗诵,并异口同声地回答:陶渊明2、学生对陶渊明的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学生自主阅读,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请学生一人一句试译课文,其他人订正。
四、1、小组讨论,就“五柳先生”这个人物展开辩论。
2、学生代表发言
五、学生齐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发言。
就“安贫乐道”的思想展开辩论,各抒己见,不求苟同
一、 导入中联系学过的知识,既温故又启新。
二、先让学生熟悉本课内容,并进行深入理解。 对课文有个整体印象,另外,也可订正读音。
三、让学生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掌握重点字词,进一步熟悉课文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五、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在读中迁移。
板书设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爱好: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
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有三点感触:
文言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地诵读,他们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进而体会到作品的意蕴和理趣。
要充分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从表达者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需求等角度去理解他们对文本的诠释,理解他们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