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这个班的学生,总体而言在文言文方面基础还可以但班内“贫富”差距较大。所以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兼顾全体。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翻译时不成问题的,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理解上。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而言可能翻译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以本课主要要兵带兵解决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②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②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③联系实际,探求未知,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任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25 14:52 编辑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能同时领会文意。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情景导入 | 运用成语:夜不闭户、天下无贼、路不拾遗几个成语导入。 | 激情猜测 | 以谜语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二、预习检测 | 对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基础性的词语以及文学常识进行考察。 | 完成习题 |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 |
三、指导朗读 | 先听学生读,然后教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读。 | 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自由读,然后听老师读,多种形式读,生互读互相纠错(从读音、节奏和语调方面谈)。 | 朗读时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做好朗读工作为学生理解全文做好铺垫。先让学生自由读史为了暴露问题以便解决问题。教师范读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个范本去模仿。最后的学生互读互正部分,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养成学生互学的好习惯。 | |
四、翻译课文 | 学生翻译完后教师适当考察。 | 先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己翻译,再小组合作解决不会的问题。 | 小组合作组内解决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并且可以节省时间。 | |
五、合作探究 | 教师出示引导性问题,并巡视适时点拨。 | 学生讨论解决 | 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
六、拓展研读 |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 |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激励学生开辟未来的蓝图。 | ||
七、当堂检测 | 教师引导出题方向 | 学生自出题自主选择答题对象。 | 增进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考察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
八、课堂小结 | 教师小结本课所学重点。 | 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所学。 | ||
板书设计 | ||||
大道之行也 《礼记》 1、人人都能得到关爱大道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大同社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
教学反思
针对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我以前总认为学生自己独立是很难完成得,但经过这节课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发现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
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本来觉得我的导入应该是个亮点,可后来才知道这样的导入由于与学生的距离有点远,导致学生有点茫然。远不如用《桃花源记》中相关的句子导入更能贴近学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一点就是这节课似乎内容太多时间把握不够好。提醒老师在以后备课的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适当的调整。第三点是老师的课堂语言不够美,以后要多看美文常积累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首先我要改掉导入的方法,改成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人生活的句子来导入。朗读方面,要压缩学生划分节奏所用的时间,或者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到课前。最后老师一定要精简自己的课堂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