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人教课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在三单元事物说明文的基础上组编的一系列事理科普说明文,而期间我国著名的遗传学专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既让学生能够对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巩固,又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学情分析

1 本文介绍的处于生物科学前沿的克隆知识贴近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的专业术语较深奥,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2上一单元说明文知识的学习训练,已使学生对说明常识有了初步把握,他们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且通过一年多的训练,他们已养成了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克隆知识及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掌握着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常见的说明方法。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 领悟“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深层内涵。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0-3 09:39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希腊有句谚语:“不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现代科技的发展却使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那就是“克隆”现在就让我们随同我国生物学专家谈家桢的脚步,走进【奇妙的克隆】去领悟克隆的“奇妙”。

激发学生兴趣
{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思考每一节的内容。2.提问克隆的奇妙在何处。老师引导生活中的实例:吊兰、月季、土豆、各种蔬菜水果的嫁接等。
根据小标题,学生能说出每节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说出克隆的突出特点
筛选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研读探究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的说明了克隆的奇妙?   3.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学生能说出举例子、列数字,对于作诠释和下定义容易混淆。    逻辑顺序虽有些难度,但学生经过归纳、思考应该能说出来。
掌握说明文基本知识,筛选信息。
拓展延伸

克隆如此奇妙,有何妙用,又有何弊端?
学生能结合文本提取筛选关键信息。
拓展思维,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逻辑顺序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下定义、举例子 、列数字克隆绵羊“多利”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说明文。文章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有以下思考:
一、整体把握文本,弄清“克隆”的含义,理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除了要落实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对课文的读通读顺外,还应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一步步构建起克隆的含义。对于这一问题,课文用了四段文字,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即神话中的克隆、科学意义层面的克隆、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这也是课文的第一部分——介绍克隆是什么。在学生对克隆的概念逐步明晰后,课文以一句设问“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介绍了1996年人类得到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有了这次实验的成功,人们才得以将克隆技术运用于造福人类的各项事业中。至此,可以看出,课文是按“克隆是什么——克隆的实验——克隆技术给人类的造福”的顺序,逐层深入、步步推进来介绍克隆的。
二、拓展延伸文本,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的作用。
不把语文课上成划句号的课,已成为目前大家的一个共识。对此课而言,这个理念尤显重要,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远远不止课文所提及的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和蔬菜新品种,及优良的家畜,也不仅仅局限于在保护生态、医学上的重要意义,第八节最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引发读者去想象克隆技术的“诱人的前景”。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克隆技术的奇妙后,要引导学生利用书籍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除此之外,也可以“假如我是克隆专家”为题,让学生去想象,这也是诱发学生对未来科学的展望和憧憬。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