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
永寿县监军中学 葛艳琴
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江山多娇。入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壮丽山河的,让学生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言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被贬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于景物的描写以及抒情方式的表达有一定的基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学时侧重于对文言词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被贬之后寄情于山水的那种凄凉、忧伤的情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词汇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讨论、教师点拨等方法,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文中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被贬之后寄情于山水的那种凄凉、忧伤的情感。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3 16:08 编辑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导课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解题 三、初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五、精读课文 六、品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 引导 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柳宗元的文章和诗句,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知道的关于柳宗元的知识,并归纳、总结。介绍写作背景解题,“记”的含义,文体介绍。 1、教师范读课文,指名学生读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结合课文内容,教师设计下列问题:1、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2、作者在写小石潭时,写到了潭水和游鱼,他是怎样来写的?3、作者在赏小石潭时,看游鱼时,他的情感如何?4、小石潭的源头如何?5、小石潭周围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 围绕问题,启发学生合作思考、讨论交流。根据回答适当点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小石潭的水清,从哪里可以看出?2、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能够抓住特点,你能找出其中的语段吗?3、文中的那些句子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找出来,引导学生体会、赏析。 让学生谈收获,总结。 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三 2、背诵全文。 | 学生思考、回答:《江雪》、《黔之驴》等。 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识记。 听朗读,看谁找得准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美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小组合作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班级交流。 分组讨论,找出相关语段,合作交流。 找出句子、体会感情、赏析。 学生谈收获。 | 从作者的诗句导入其文章,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写作背景和“记”这种文体,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检测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流利、正确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便于理解、背诵课文 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抒情的表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的设计,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把握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 |
板书设计 | ||||
十六、小石潭记——柳宗元发现小石潭 → 潭水、游鱼 → 潭水来源 → 四周景物 凄凉、忧伤之情 |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2、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朗读指导只是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作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安排了再读、精读等环节,但对于读的方式方法没有做出要求,学生大部分都是速读或默读,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文言文朗读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加强理解、体会情感,从而发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作用。
3、有个别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节奏,疏通文意环节用时太长,学生讨论时有少部分人开小差,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不能放弃,要继续坚持“人人可成才,个个能进步”的教学观,课后学习小组要加强辅导,帮助他们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