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马说》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25岁即已高中进士,初登仕途,却一直不得重用,心情郁郁,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3、通过小组合作,能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4、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情感与价值目标:5、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22 11:40 编辑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一、导入 二、解题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四、整体感知 五、品味诗文 六、延伸拓展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 讲述伯乐的故事。 1、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2、点明本文体裁,介绍“说”这种文体。 1、听录音跟读,注意读音、停顿。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清文意3、老师指出文中要求掌握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4、请一个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补充。 5、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每段的内容。 6、全班齐读,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提出问题:(用原文回答) ⑴ 文章开头是如何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⑵ 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⑶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 ⑷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2、教师点评、归纳 3、提问: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1、(多媒体显示) ⑴ “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样? ⑵ 本文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⑶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有怎样的寓意? ⑷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点明“托物寓意”的写法,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平时写作中去。 辩论: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伯乐”? 1、古代还有哪些怀才不遇的文人,请搜集其作品。 2、课外阅读《龙说》,进一步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3、背诵课文。 | 一、学生汇报积累的有关“马”的成语,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 二、学生交流所查资料。 三、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提出质疑。四、学生思考后抢答。五、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六、确立辩题,发表观点。正反方学生辩论。八、搜集资料。 |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预习的习惯。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四、促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 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学习本文的时代意义。 八、巩固所学内容。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托马说 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 物 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 意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1、学生参与活动积极热情主动。2、合作探究意识较强任务完成较好。3、学生能按要求记录笔记,完整性一般。 |
教学反思
我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积极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学习由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例如:翻译课文由学生讨论完成,课文寓意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后归纳完成。
2、课堂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年的课文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目前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理”,更谈不上“通顺、边贯、得体”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我设计了辩论这一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辩论的情况来看,收到了预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