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案例、反思等



沉重的历史 美丽的呼唤

——浅析《亲爱的爸爸妈妈》

丹 赳



德国纳粹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后的1988年10月21日,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来到惨案发生地,参加悼念活动。面对残酷的历史,叙写了南斯拉夫人民盛大的纪念活动,并从历史的回顾中遥想人类未来的发展,以孩童美好的心灵为出发点,发出了让战争远离世界,让和平永驻人间这一全人类共同的呼声。

全篇文章按参加纪念活动的时间发展和地点的变化为脉络,以正文前萨特关于克拉库耶伐次惨案的精辟论断确立意旨,尤其是以其中“沉重”和“美丽”两个关键词作为贯穿始终的抒情线索,透过历史,面对现实,呼唤和平。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语言朴实感人,意蕴深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对于初读此文的人而言,看到文章的标题“亲爱的爸爸妈妈”,自然会想起在父母无私的呵护与爱怜下,快乐成长的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人,也是这个世界中最美好事物的一部分。然而,作者却将这最纯真、最弱小的群体,置于那个最邪恶、最没有人性的年代,用纯真和弱小反衬野蛮与残暴。文章第二部分引用了南斯拉夫当今著名女诗人迪桑的悼念诗文,第四部分不着议论地列举受害者遇难前的留言,是对孩子们美好生命与心灵的最好表现,面对恐惧,孩子似懂非懂,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留下的是“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心愿”。弱小者面对强悍和暴行时,显得越发地无助,反之,施暴者在弱小者面前,则显得更加地凶残,其泯灭人性的行径令人发指。歌唱孩子,怀念孩子,其意图就是无言地声讨、控诉纳粹的暴行和战争的罪恶,这样的反衬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冲击力,让读者对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有了感同身受的深刻印象,同时也是对萨特所说的记忆是“沉重”的论断的有力注解。就如同作者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经历一样,“饥饿、贫穷的旧中国,在聂华苓的心上投印过极为浓重的阴影,那些不能忘怀的往事,时常在她的记忆里展现,而且越来越清晰,‘七七’事变爆发,锦绣河山惨遭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时候,她的心像掉进了黄连里,痛苦之至。”

而另一方面,作者在文章中全力地描写了南斯拉夫人民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他们中有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有老人、青年和孩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作家、音乐家、演员、农民、工人等等。在惨案发生47年后,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他们用鲜花和歌唱甚至哭泣来悼念逝者。“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更何况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又有多少平凡的生命,就如文中提到的面对纳粹的枪口时,“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还有一位工人最后的遗言“孩子们为父报仇”,虽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面对血腥屠杀时的铮铮铁骨。这就是萨特所说的“美丽”的记忆。历史与现实在作家的笔下重叠凝聚,迸发出来的是南斯拉夫人民对侵略者的控诉,更是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作为一名华裔作家,聂华苓从小见证了旧中国的一切不幸,又长年在台湾生活,后来定居美国,一生在坎坷和漂泊中度过,“但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用中文写作的中国作家,写的是中国人、中国事,再现的是中国社会的苦难,中国人民的精神,正像她庄严声明的那样:‘我是湖北人!’”中国,是她的“根”,是她的精神的所在。她关心中国的前途,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当她站在克拉库耶伐次惨案纪念地,她又何尝不会想起自己的祖国曾经的屈辱,她这样写道:“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件、照片、报纸。”然后又严肃地告诫人们“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文章的思想意义至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即非正义战争是全人类的灾难,理应受到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向往和平的人的谴责。由历史着眼到现实,再由现实展望未来,文章的第三个部分中,作者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重点刻画了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对战争不一样的理解,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那位日本作家则厚颜无耻地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面对今天日本军国主义者歪曲历史、篡改历史的事实,以及伊拉克战争中饱受煎熬的伊拉克人民,作者的担忧和深邃是显而易见的。文中记述的所有的作家都主动地去和明赫白握手,而对日本作家却熟视无睹,就是作者及一切爱好和平和向往和平的人们,对不义战争和一切威胁人类和平的言行的最好的拒绝。

文章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与整篇文章叙述的博大内容和表现的深远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章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富于感情的叙述描写

首先,叙述描写蕴藉着情意。正文一开头就是一段八个字却分成四句话的环境描写:“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词语本身朴实自然,既是情境的实录,又把那种悲哀凄凉的气氛渲染得极其充分,使读者一下子就被这种情绪感染。对参加悼念活动的人的叙述:“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尽管不加任何修饰,但将隆重盛大的活动场景表现于真实自然的语言之中。再比如第一部分中的另一段描写:“雨哗哗地下。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走不完的人。望不断的路。”又是四个短句,虽然简短,却如同电影里宁静幽远的长镜头一般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传达出人们对死难者的深深悼念,对侵略者无言的愤怒。对场景的描写是这样,对人物的描写也是这样,文章第三部分,一个是“西德作家”一个是“日本人”,前者是“沉重地说”,后者是“要讲话了”,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恰恰透出她本人无声的评价,即对明赫白的反省与忏悔的尊重和欣赏,对日本作家的狡辩的反感和谴责。

二、富于哲理的议论句

文章除了富于感情的叙述描写之外,另一个特色就是富于丰富内涵、发人深省的议论句。在正文第一部分的结尾,作者见到了当年惨案的两位生还者,“他们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面对半个世纪前的灾难,面对灾难中的幸存者,作者这样写道:“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仍是儿童。但在这一刻,他们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怎样的重逢,活着的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者,而躺在地下的依然是儿童,默默无言之中,留给读者的就是残酷,对于战争尤其是不义战争给人类心灵的创伤是任何方式都无法抹平的。紧接着在第二部分开头,在朗诵迪桑卡诗前,作者又感叹“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历史与现实、悲哀与美丽、真实与荒谬在茫茫的大雨中如此真实地融合在一起,伴着凄楚动人的音乐,作者看到的是战争给人类心灵带来的巨大伤痛,更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对历史和死难者的深深追念。让战争远离世界,让和平永驻人间,是作家对历史和未来的终极关怀。本部分的结尾,作者由彼而己,想起了曾经同样灾难深重的祖国,情感也显得更加地意味深长。“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们要悼念无辜的生命,我们要谴责一切不义战争,谴责一切不人道的行径,但是在谴责以后,如何从历史中反省,如何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够铭记历史,更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巧妙恰当的引用

这篇文章之所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表现上除了能够在自然朴实的叙述描写中蕴含作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意味深长的议论中揭示深刻的哲理外,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整篇文章中大篇幅地引用。对于这样一件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为灾难,必将引起众多爱好和平的仁人志士的思索和关注,作家以独特的感受整合能力,恰到好处地穿插到文章中,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全文在正式叙写之前引用了萨特对克拉库耶伐次惨案的精辟论断,它一方面是结构全文的一个基点,另一方面,萨特论断本身的语言风格与文章的总体语言特色很接近,都是在一种平和自然及朴实之中,透露出沉重,很好地为文章奠定了深沉的基调。其次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作家又巧妙地引用了迪桑卡的诗,对于300个无辜儿童的生命,对于法西斯惨无人道的罪行,这首诗就是最好的注解,就像作家所说的:“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如果说这两部分的引用,有力地凸现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文章最后一个部分中,当年那些被残杀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的只言片语,更是在静默无声中将文章的主题无限地拓展,文章至此自然结束,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和反思的余地。

以上三点是本文的最主要的语体特色,文章在看似平和朴实的叙述中,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感染效果。

亲爱的爸爸妈妈



杨宏丽



教学目标

1.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把握文章主线展开深入阅读,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领悟文章情感。

3.在再现历史画面和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恨和对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的由衷敬佩,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同时能关注现实,提高警惕,树立自强意识。

教学过程

1.相关基础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到法西斯的野蛮与残酷,罪恶战争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学习本文有必要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写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制造了多起屠杀事件,凶残地杀害了难以计数的无辜人民和儿童。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二战后,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本文追述和悼念的就是1941年10月21日发生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库耶伐次的一次血腥屠杀。这一天,纳粹疯狂地夺去了7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回忆,从1945年起,每年的这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为受害者举行大规模的悼念活动。1988年,本文的作者——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亲历了当地的追悼活动,将她在小城克拉库耶伐次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纪实作品。

作为二战中的受害国,中国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惨痛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野蛮策略,犯下了滔天罪行。为建造“东方马其诺防线”日军征用大量中国劳工,而为了掩人耳目,每当一处工程完工后,日军就用注射毒药、暗下枪杀、诱骗活埋甚至细菌实验致死等卑劣残忍手段将劳工秘密处决,致使百余万名劳工无辜丧生。更加惨绝人寰的是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短短的时间内被害者竟多达30多万人,这次事件成为烙印在中国人民心上永久的痛。

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切肤之痛,无疑会使他们更好的理解作者呼吁和平,远离战争的创作意图。

2.内容理解

此文通过记述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追悼活动的所见所闻,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罪恶战争导致的残酷历史,表达了全世界热爱和平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文章由引言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用序号自然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述在墓地的所见所闻。通过莫马·迪密的讲述,回忆了当年大屠杀的惨状,接着描述了南斯拉夫人民盛大的纪念活动。第二部分着重记述了悼念活动中的朗诵、合唱、歌剧等演出,同时引用了南斯拉夫女诗人迪桑卡的诗,抒发了遇难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用强烈的对比来控诉法西斯的罪行。第三部分写事后的作家座谈。通过西德作家与日本作家对战争罪行的不同态度告诉世人:正视历史,真心忏悔,是能够得到人们的宽容与理解的,而回避历史,无理狡辩,注定要被人们孤立和鄙弃。本文第四部分写参观纪念馆,不加评论,只摘录下遇害者们临死前留下的片言只语,这些遗言无声的寄托着他们对亲人、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强烈地引发了读者对这段血染的历史深沉的悲哀与思考。

了解文章四部分的记述内容,学生可以循着作者的笔触出入于历史和现实,沉重与美丽,并由此对战争与和平展开自己深入的思考。

3.形式把握

学习本文应注意作者写法上一些独到的处理,经由这些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

首先是引文与正文的紧密联系。萨特的那段话警辟深刻,是全文的引子,当中的“沉重”和“美丽”两个词语可视为全文的文眼和纲领,残酷的战争和屠杀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沉重的,然而塞尔维亚人民的勇敢抗争和凛然正义是美丽的,遇难者们遗言中对生活对亲人的热爱是美丽的,人们不忘历史呼吁和平的心声是美丽的。抓住这两点去解读文章,情感脉络自然变得清晰明确。

再者,文中其他几处引用也不可忽视,迪桑卡的诗和遇难者的遗言值得学生们仔细品读,借助联想他们可以入情入境地去感受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渴求,从而产生对战争的厌弃痛恨之情,对和平的执著热爱之感。

而作者在作家座谈会上对西德作家与日本作家表现的专门描写则是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敲门砖,如此强烈的对比,放大来看就是对战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孰是孰非,不妨交给学生冷静客观地去评价。

4.语言揣摩

本文语言叙述朴实凝重,描写情景交融,议论发人深思,值得引导学生品味揣摩的语句很多。

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本句连用四个句号,形成四个短句,一词一顿,使每个词语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开篇就由天气渲染出沉重悲伤的气氛,将读者带入哀悼仪式中的哀伤情境中,感受到无限悲痛的氛围。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此句中“悲哀”与“美丽”“真实”与“荒谬”两对词语看似矛盾,实则准确恰当地说出了历史与现实交融时人们的内心感受。回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然而牢记历史、悼念亡者的行为又是美丽的;法西斯对无辜人民的惨杀是血腥真实的,然而纳粹这种消灭劣等种族的战争政策、灭绝人性的屠杀行为又是何等荒谬。

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这三组短句,层层推进,既体现了善良人们的宽容和谅解,更强调了历史不可忘却,惨痛的历史教训不可忘却。只有牢记历史,吸取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④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这一句叙述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蕴含着作者作为一个华人,一位爱好和平人士的个人感情色彩:称其为“日本人”而不是日本作家。而“也要”二字意味着他将要发出对待战争与历史的不同声音,颇具暗示效应。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实录(片段)



济南市西藏中学 丹 赳



师:战争带给聂华苓“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的大声疾呼,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时,她不禁引用了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一段话作为题记。让我们先把这段题记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沉重”又“美丽”,为什么萨特会有这样矛盾的感受?通常来说,题记是正文的灵魂,引文与正文往往在观点与情感上也是一致的,在文中作者也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作者的感受也是这样矛盾,这都是为什么呢?仔细阅读文章,结合课文内容,你肯定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有自己的深切感受。

(学生默读,圈点批画,写出自己的感受后全班交流)

生1:纳粹杀了很多人,特别是有300个孩子,这是沉重的记忆。

生2:我读到“那V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的班级……最后一声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地方。”我心里感到很难过,他们比我们还小。

生3:他们还杀了普通的劳动者,这个记忆很沉重。

生4:那些人死亡之前写的那些话,让我觉得他们死得很可怜。

生5:在萨特那段话的最后写了“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想那“整个民族的英勇”就是萨特心中美丽的记忆。

生6: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老师说的那句话:“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这是一个老师在枪口下的宣言,他英勇无畏,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让所有人永远记住,法西斯是无情的,是残忍的。我觉得那个老师很美丽,他不怕死,很英勇。

生7:我也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他是想告诉孩子们,生命虽然如此痛苦地结束,但是要以血的代价告诫人们,我们要热爱和平和祖国,临死不屈,反对战争。

生7:还有那些遗言,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家人,这是美丽的。那些孩子们在临死前,依然惦记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亲朋好友,虽然惦记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足以表达他们对父母、对亲朋好友的感情。这点我很感动,我们平日里对待父母有些冷漠,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不安哪!我认为不要等到临死前,才知道与父母之间无价的亲情。

师: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是宁死不屈的。他们不做民族的叛徒,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却不向刽子手乞怜。正像萨特所说,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这真是个美丽的记忆。大多数同学谈的是“沉重”和“美丽”,谁再来谈谈你怎么看“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

生8: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 ……

师:当悲剧已成过往,战争也似乎走远时,作者用这样一句话表明了她对待历史的态度:“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文章第三部分的作家座谈会就像是当代人对历史种种态度的缩影,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所代表的正是二战中罪恶深重的日德两国对待侵略战争的不同态度。现在,老师在为同学们介绍一篇文章,看完以后,请你结合课文和这篇文章,对这样两种态度分别说说你的心里话。

(投影出示同类文章)

生1:我从这几位知名作家之间的谈话中感受匪浅。其中身为德国人的作家,因感到祖国犯下的滔天恶行,身感痛心而泪流满面。他这种行为是美丽的。日本人就坏多了,还狡辩。而且是自私的狡辩。

生2:我认为把南斯拉夫的屠杀和南京大屠杀拿来比较写,印象很深。南京死了三十万人,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让我们感到德国、日本人太残忍,我非常同情死去的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他们是无辜的。

生3: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那个日本人只记得自己的痛苦,却忘记带给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忘记历史,这是自私的。中国人在这里提到南京大屠杀,并不是要报仇,而是让子孙明白和平来之不易,让日本人的内心感到无地自容。

师:是啊,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但大多数人的态度是鲜明的,对吗?人们爱好和平,不会忘记历史,不会让悲剧重演。

师:走出战争的阴霾是人类永远的美好愿望,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会发现即使是今天,那些不和谐的音符也还时时会奏响在人类社会,二战带来的惨痛教训难道还不够沉重?和平与幸福怎么就那样的难以企及?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有关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4:日本人不但入侵中国,还实行愚民政策,否认这段历史,修改教科书,也就是“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现在我真切地体会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谁否认过去,谁就在冒重蹈覆辙的危险。

生5:南京大屠杀是血淋淋的事实,居然还有人否认它。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日本人是丑恶的,它也让我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用智慧和科技武装我们的头脑,强大我们的国家。

生6:前些日子我读了关于侵华日军介子气毒害现在中国人的报道。五十多年过去了,它们还可以杀人,多可怕。从报纸上描写的那些中毒者的情形,我可以遥想当年被毒害的无数中国人的惨状。再不要有战争了,它留给人类的痛苦太长了。

生7: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的儿童让我想到伊拉克的儿童。在电视上看到他们血淋淋的样子,还有那么小都拿着枪,我感到真可怕,也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和平环境里,真好。我一定会更珍惜它。
  生8:我想对布什说:我们不要战争,为了伊拉克人民,为了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请撤军吧!我还想对沙龙说:相煎何太急,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走向和平吧!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的地方硝烟弥漫,母亲们痛苦的眼泪,孩子们惊恐的哭叫,那一双双流露着悲痛和渴望的眼睛似乎在向我们呼喊:不要战争,保卫和平。同学们,希望我们都是和平的维护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教学反思



济南市西藏中学 丹 赳



像《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样的文章应该是极易抓住学生的,可以说,这是一篇能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好文章,因此,初读时学生就很喜欢,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面对这样的课堂反应,作为教师如果接下来还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领读、导读,难免会压制住学生最初产生的阅读兴趣,于是,我把所有的问题高度集中和压缩,设计了把握主线、自由品读的环节,利用发现“沉重”与“美丽”、“历史”与“现实”、“悲哀”与“美丽”、“真实”与“荒谬”这几组矛盾统一的关键词语作为品读理解的突破口和线索,让学生广泛而自由地循着这条主线去仔细发现,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就如同“带着镣铐的舞蹈”,美丽又合拍,既避免了东拉西扯的所谓放开,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大大提高了课堂阅读效率。

同时,这又是一篇适宜彰显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好文章,它所体现的对历史的牢记与反思无疑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很好的影响,所以,在课堂的延展阶段我逐步把学生的关注点推出课文,推向了当代世界,把从文中获得的感受与自己平日积累的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结合起来,大胆阐发自己的观点,使其在课堂上收获到胸怀天下的感觉,树立起和平至上的正确观念。从课堂实际收效来看,学生们情绪激昂,发言热烈,甚至让我这个课堂上的老师也深受感染。
专家点评



张伟忠 杨宏丽



看到这篇实录,觉得有两点深受启发:

1.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一个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之所以能自如地设计教学、驾御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能对文本有深入的、富有个性的解读。教师读出了作者在写作此文时的一个纲,而这个纲就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矛盾而又真实的情感,这也是解读本文的一把钥匙,抓住这一点组织教学,教师就是在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文本、打开作者的思想、打开自己的情感闸门的一把钥匙,而不是已经打开的锁。因此,学生能在教师提供的开阔的话语背景下走进文本,深入解读,读出自己独特的个人感悟。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正如某位名师所言:“突破一点带动全文,挖掘内涵、感动学生,这就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师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整合者,教师能根据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广泛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整堂课不再拘囿于一篇文章,从文本走向现实,从历史走到现代,使课堂具有了一种历史感和时代感,使文本具有了现实意义,使学生具有了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语文也就关注了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