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观摩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作者:朱自清)

作者及工作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元墩镇九年制学校    岳 冬

教材分析
《背影》写的是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的儿子时的一番情景,表现了父亲虽然屡经挣扎仍不免破产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伤情绪,所写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可是却很感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
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现力的形象特征来刻画人物、抒写感情。作者对父亲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就直接描写而言:先作外貌描写,写衣貌,然后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变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间接描写。作者选择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体地描绘,从而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父子之间那种骨肉至情,获得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贮满温厚、朴实、自然的真情美。学习本文,一定要进行品读,小声或不出声地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细品味文章字里行间蕴藏的思想情感。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较好,听说读写思查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因学校多次开展与“感恩”有关的活动,大多数同学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和较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过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尽管如此,但很多学生的家庭并没有经历过“祸不单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很难站在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角度来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将成为本节课学生认知形成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行文的思路;
(3)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关键语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净化自己的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激发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9 15:51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由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引人课文二、自主学习与交流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2、正音、释义                                                      
三、合作探究请学生研读全文,回答问题。(1)1——5自然段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2)“我”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领情了吗?四、拓展延伸五、完成课后作业第四题
一、教师动情地述说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的表情、神态和父子当时的心情 。二、教师指导学生介绍作者,并做适当的补充。教师用普通话正音,并指名学生说出几个重要词语的意思。三、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不时点拨,鼓励。四、教师要求学生在“背影”、“流泪”“父亲的语言”三项中,任选一项,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五、教师总结作业情况。
一、有的学生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为之欣喜,为之感动,想一睹为快。 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1)明确:安慰儿子,为儿子送行,照看行李,给小费,讲价钱,再三嘱托儿子路上小心。(2)完成儿子对“父亲”感情的转变。四、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发言踊跃。五、各组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分组交流,看谁的作业有特色,最后在全班交流。
一、由朱自清父子的神情激发学生急于认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二、了解作者、初步理解生字词,有助于很好地学习课文。三、研读是让学生真切地熟悉内容和体验感情。四、各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五、通过完成书面作业和班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背影——4次                 背影(朱自清)               浓浓亲情                          流泪——4次                        父子情深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填空
1.《背影》是一篇(       ) 散文,选自(          )。作者(       ),中国散文家、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散文----、-----等。他的散文风格是:(          ),(         ),
以(          ),(          )著称。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春]
2.《背影》这篇散文,以“-------”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了父亲------------------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之情。
3.《背影》一文的中心是通过--------的描写表现父子之情,采用-------法来选材构思。
4.课文主要写了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橘、回忆读信、北京思父几件事。其中作者着重写的是---------。
5.散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     散文、     散文。散文的特点是:     

教学反思



    本课聚集“背影”、“眼泪”“父亲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理解和反思,基本上做到了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经验和体验的真实碰撞,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
    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大喜大悲,课文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色。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产生自己的体验并进行评价?这一节课,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的感情投入不很到位。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环节,用“研读”来体验课文“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和“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和“几次写眼泪”为抓手,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当地点一下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到最后让学生完成“讨论、写作、交流”的课后作业第四题,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水到渠成。但仍有朗读不足的缺点,今后将在教学中改进。

 
热门八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