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郑州市惠济区第六中学 赵盼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文体以及本文特色,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概括内容要点,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品析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围绕这三个核心展开。课堂本来就是无法完全预测或掌控的,一节课结束,有些地方超乎想像的顺利,有些地方却不尽人意,可以说有得有失,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我个人认为本节课较以前的公开课有所进步的方面有以下几点:首先,课堂环节较为完整。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到检查预习情况,再到整体感知,接着深入研讨、突破重难点,最后拓展练习,课堂小结,整个过程较为完整,而且从前到后逐渐深入,符合认知规律;其次,整个课堂各环节衔接较为流畅,也注意到了各环节之间是需要恰当的衔接语言作过渡的。在刚走上讲台时,只知道上课按照备课时设计的,将各个环节走到就行了,不用管其他,后来才发现这样处理下来将课堂分解得支离破碎,不再是一个有机整体。
现在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已经可以用恰当的语言将每个环节之间做一个自然的过渡,使整个课堂自然流畅;再有,就是能够较好的把握课堂节奏,提高了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此次公开课避免了以前出现的课堂节奏前松后紧的状态,时间把握上也刚刚好,这方面有所进步。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做以下反思。
其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弱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只是考虑到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忽略了学生应是主体,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教师引导解决,进而准确把握文章。所以今后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该明确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避免本末倒置。
其二,课堂的学习过程面面俱到却没有探究透彻,未能将知识具体深化为能力。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这是一篇说明文,但却忽视了课时容量过大,就会导致知识点讲不透彻,尤其是语文课,点不透彻就没办法将知识转换为能力,这节课就出现了这种问题,面面俱到却处处蜻蜓点水,点到却未点透。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应该只盯着一节课,想每节课都按某种格式套路讲,应当从整单元着眼,将知识点分化到一单元的每节课,将每个知识点细化、深化,争取将知识当堂转化为能力,落实语文的语言交际功能。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善尽美的课堂可望而不可及,但我们可以让它尽量生动完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备好每节课,反思总结课堂得失,不断提高完善。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 郑州市惠济区第六中学 赵 盼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 题:大自然的语言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 计 者:郑州市惠济区第六中学 赵盼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在阅读中了解说明的表达方式。(2)注意领会作品中所表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3)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2.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科学知识的事理说明文。文章以物候为说明对象,这篇说明文重在说明物候观测可以预报农时、便利农林业发展等事理。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层次清楚。说明的语言准确生动,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3.学情分析:基于有了前面第三单元说明文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积累尚少,教学本课时,一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的表达方式,二是要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欣赏大自然的种种物候现象,思考物候现象和天气、气候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目标:1.概括内容要点,提取关键信息。 2.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3.品析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速读课文,通过“感知一篇,摘一摘”环节,结合预习的圈点批注,以补充填写摘录卡的的形式,圈画文中内容要点。从而引出作者科学家竺可桢简介。2.针对目标2,理清本文说明方法,通过“精读一节,品一品”环节,学生评价赏析自己喜欢的一节,说出文中的说明方法,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例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3.针对目标3,结合“精读一节,品一品”,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研读讨论,得出语言的生动性特点。进而通过课堂练笔:写一写练一练“我听到了 ,我看到了 ”进一步检验目标3是否完成。课文小结:走进自然、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伴随音乐《春野》渐入)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大自然在四季里写着……柳条初上,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荷儿舒展,层林尽染,北雁南飞,冬梅傲雪...... 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今天我们就跟随物候学家竺可桢走进他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二、学习目标1.概括内容要点,提取关键信息。2.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3.品析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三、课前检测(读准字音)风雪载途??? ━━ 记载衰草连天??? ━━?等衰连翘??? ━━?翘尾巴观测??? ━━ 道观播种?? ━━ 耕种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差异 ━━差遣差劲 ━━ 参差小组齐读,小组代表质疑,有无不理解的词语。例如:“等衰”的意思。生1:等次。(学生在预习自学中获取知识)四、目标实施(一)感知一篇 摘一摘 速读课文, 抓文章的关键语句,准确归纳内容要点,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看六个小组同学,哪一组表现优秀。(速读,抢答)
摘录卡 | |
课题:大自然的语言 | 作者:竺可桢 |
类别:内容要点 | |
(1) | |
(2) | |
(3) |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