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共3课时)


《<孟子>三章》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孟子>三章》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儒学经典《孟子》,是了解孟子散文特色进而深入学习议论性文体的不可多得的课本资源。
  孟子的散文,多记录他为宣传仁政与王道而演说的文章,为了打动诸侯,文章逻辑严密,具有鲜明的论说性、鼓动性和思辨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的观点,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意义;《富贵不能淫》论述了“大丈夫”的精神内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三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上乘之作。
  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期的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可以疏通大意。教师可以就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和部分难句的理解适当讲解指导。
  学生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等历史知识认识不足,对纵横家的处世态度比较陌生,教师可拓展相关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八年级学生对孟子了解不多,教师可引入相关背景,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孟子的文章,了解孟子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名言警句。
  2.通过归纳分析,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文章思路。通过朗读、品析语言,感受孟子语言雄辩的特点。
  3.感受孟子的品格和志趣,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名言警句。
  2.通过归纳分析,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文章思路。通过朗读、品析语言,感受孟子语言雄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孟子的品格和志趣,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教学创意:
  以读识文、以读悟情、以读会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歌曲导入,明要点
  1.视频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他确如歌中唱的,做到了“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已论证了这一思想。
  2.简介作者。
  【屏显】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与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对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该书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对民心民意的关注和思考;介绍作家作品,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的同时,便于学生“知其人、解其文”。)
  二、初读感知,明文意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注意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多媒体配乐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文句的意思。
  教师要求学生自读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尝试读出气势。
  3.重点字词理解。
  【屏显】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明确:a.“亲戚”“兵”“革”“去”等古今异义的现象;b.“域”“固”“威”等词类活用的现象(“域”,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c.理解“之”的意思和用法(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d.理解“寡”“至”“兵”的意思,列举相关成语(如:寡不敌众、曲高和寡、优柔寡断、寡廉鲜耻、至理名言、至高无上、如获至宝、兵不血刃、短兵相接);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4.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5.通读全文,检查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运用自主、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读准字音,理解文意。)
  三、再读分析,明论点
  1.解题:“道”的内涵是什么?“得道”就能达到什么状态?
  明确:“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也就是达到“人和”。
  2.快速浏览,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
  【屏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设计意图:从文题中的关键字入手,整体感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三读品味,明思想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提出论点后,文章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明确: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扩大到治国。
  4.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
  5.美文美读。
  孟子的文章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而见长,请学生自由选择有气势且最喜欢的小节,把自己想象成孟老夫子放声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思想,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理解“人和”的重要,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从而理解中心论点,学习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
  五、四读领悟,明情怀
  1.本文是议论文,作者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战争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古为今用,拓展迁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天时、地利”都是客观因素,客观因素难以操控,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又最为关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悠远,“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和”的思想是否添加了一些新的内涵?
  明确: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谐”,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共处,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希望战争永远远离我们……
  3.熟读成诵。
  举行一个即时背诵比赛,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或优美的语句背诵,比比哪个组、哪些同学背得最快、最好,以加强积累,达到熟读成诵而悟其旨意这一读书之至高境界。
  4.延伸小结。
  【屏显】
  “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
  通过短暂的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这种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需要“人和”
  防守——地利不如人和
  2.论证
  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得道多助——顺之
  3.结论        得道才能“人和”
  失道寡助——畔之
《<孟子>三章》教学设计(第2课时)


    [url=https://www.pep.com.cn/czyw/czyw/001/202112/t20211220_1972823.html#]章[/url]

  一、导入,激大丈夫之趣

  【屏显】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应该顶天立地!

  流血不流泪!

  同学们读一读屏幕上的三个句子,能不能在三个句子的横线上填上一个相同的短语?这三个句子说出了这种人的哪些特点?

  明确:男子汉大丈夫;讲信用、正气凛然、坚强不屈等。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对“大丈夫”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既掷地有声,又流传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解说“大丈夫”内涵的文章——《富贵不能淫》。

  (设计意图:用读句填空的练习,初涉“大丈夫”,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对“大丈夫”内涵的初步思考。)

  二、初读,晓大丈夫之争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2.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重点词语。

  【屏显】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学生通读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朗读情况。

  4.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中景春和孟子在争论什么问题?

  明确:关于“大丈夫”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与合作,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齐读全文,既检查字词,又整体感知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明大丈夫之辩

  1.景春认为谁是“大丈夫”?理由是什么?

  明确:公孙衍、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如果在“景春”后面加一个表现语气的词,你会加什么词?原句中的哪个词突出了这种语气?你能用这种语气读一读吗?

  【屏显】

  景春(    )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明确:羡慕、崇拜;分析“诚”的意思和语气。

  3.孟子是否同意景春的看法?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不同意;妾妇之道。

  4.“妾妇之道”有什么特点?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行为的实质是妾妇之道?这是什么方法?

  【屏显】

知识卡片:纵横家

  纵横家即指这一时期独特的谋士群体。他们深谙君王急切需要的政治利益,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游说于各个国家。他们事无定主,说无定辞,用自己崇尚的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的技巧,或拉拢或分化以取得成就,追求庙堂高位。

  纵横家特点: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

  【屏显】

张仪“连横”的努力及结果

  相魏,说服魏国背纵连横。

  相楚,二骗楚怀王


  一骗:以商於之地六百里骗楚怀王与齐国毁约绝交。


  二骗:楚国受骗,与秦大战而败,愿割地。


  相韩,说服韩王攻打楚国讨秦国欢心。

  归秦,得五城邑,封武信君。出使齐国,说服齐王归附秦国。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地归附秦国。出使燕国,说服燕王割地归附秦国。

  群臣多谗张仪曰:“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诸侯听说秦武王不喜欢张仪,都背叛连衡,重新合纵。

  明确:妾妇之道的本质特点是一味顺从,也就是说这是无原则,唯利而行的。

  身处战国争雄的乱世,“以攻伐为贤”的君王,需要的是能帮助他们成就霸业的人,张仪之流迎合君王的贪利之心,为自己的功名利禄,挑动战事,左右卖国,背信弃义,曾经重用过他们的六国,并没有因此得以保全,百姓更受战乱之苦。在个人品质和名誉上,纵横家形象的确算不上光辉伟岸的“大丈夫”,他们有才能,但是没有节操。孟子认为他们绝不是值得效法的大丈夫。

  5.如果在“孟子”后面一个表现语气的词,你会加什么词?原句中的哪个词突出了这种语气?你能用这种语气读一读吗?

  【屏显】

  孟子(    )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明确:不屑、轻蔑;体会“焉”“得”“乎”在表现语气方面的作用。

  6.学生分角色朗读,用声音演绎情景。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明确张仪、公孙衍看似建功立业,威震八方,实则迎合君王,背信弃义,这与“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毫无二致;由此弄懂孟子以“妾妇之道”类比张仪、公孙衍所为的说理方法;填添语气词,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精读,知大丈夫之义

  1.过渡: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可称为“大丈夫”?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大丈夫”?请分别用一个字替换“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话。

  明确:仁、礼、义。

  3.当“仁、礼、义”这一基本准则在现实中遇到不同的情形,“大丈夫”应该怎样应对?试着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的“不”字去掉读读看看。

  【屏显】

  居天下之广居(仁),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立天下之正位(礼),不得志,独行其道。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

  行天下之大道(义)。威武不能屈

  明确:第二句让我们想起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人生的两种际遇得与失,但是无论得还是失,我们都要不改其志。坚守原则,坚持操守。第三句是在富贵、贫贱、威武三种极端情况下仍然坚守不“淫、移、屈”,坚守原则,是从反面论证,进一步对“仁、礼、义”思想的补充。

  【屏显】

  居天下之广居(仁),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立天下之正位(礼),不得志,独行其道。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

  行天下之大道(义)。威武不能屈

  有仁德                   有原则

  有礼节       穷达有道       有操守

  有道义                   有骨气

  4.教师介绍孟子思想,小结孟子“大丈夫”内涵。

  【屏显】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以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仁政”是孟子的基本思想,其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爱心。是一种大爱。

  明确:景春的大丈夫观是对权、威的追求,是一种私利;孟子的大丈夫观是对仁礼义的坚守,是一种博大的情怀。大丈夫应该要心怀仁德,践行礼义,志在天下;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时,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

  5.指名读,读出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英豪之气。

  孟子用排比反复的句式回答景春“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更是将这股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宣之于天地之间。让我们用郎朗的书声来诠释我们对“大丈夫”的理解。

  6.古往今来,你认为谁堪称你心目中的“大丈夫”?

  【屏显】

  如:文天祥,面对敌人的金钱物质的诱惑,拒不投降,这就是“仁”,这就是大丈夫。

  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豆羹,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如:……

  7.句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三句采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尤其是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推到极致。

  (设计意图:依据孟子论述大丈夫精神的三组句子,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理解“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同时利用上一环节对于纵横家的分析,出示表现孟子思想的相关名句,结合实际事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大丈夫”的内涵。)

  五、悟读,立大丈夫之志

  1.过渡:每个时代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会因为时代要求的不同在其内涵上也有所侧重,如唐代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侧重于建功立业,元朝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侧重于民族气节,到了现代的大丈夫精神可能侧重于责任担当与勇气魄力。

  2.播放视频。(钟南山在餐车的图片、郑州在雨中提醒车主的小孩、抗洪官兵就地而眠等)

  3.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的今天,你对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有什么新的理解?

  明确:孟子这49个字,高度总结和概括了大丈夫的标准。无论时代如何演变,大丈夫精神中的德行要求和社会责任感,都一直是这一精神的内核。坚守这两样,一个人就有骨气,就能成为民族的脊梁和精神丰碑,就能被称为真正的大丈夫!

  (设计意图:古今融合,古今贯通,将两千多年前的经典论述与现实当下联结,鼓励学生修养品性,树立宏图大志,担负时代与社会的责任。)

  板书设计: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狼是鹿的天敌。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曾大肆地追杀狼。不料,鹿在安定舒适的环境中不再为了生存而奔跑挣扎,体质明显下降,失去了健壮的体魄,鹿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狼的减少反而不断减少和下降。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又充满活力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危机,可能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动物是这样,那么我们人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到这篇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讲述故事,调动兴趣,引发思考。)
  二、诵读文章,整体感知
  1.诵读全文,注意节奏,
  【屏显】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字词检测,疏通文意,
  【屏显】
  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使……劳累。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贫困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3.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以读会意,在加强文言文基础训练的同时,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内容。)
  三、研读合作,体会思想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想要说明什么?
  明确:都由出身卑微变为身份显贵,历经苦难磨练,最终都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
  2.朗读这六个人物的事例,要注意什么问题?
  明确:这几句构成了排比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朗读时可以先缓后急,语速渐进,读出铺排的气势。
  3.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磨练目的是什么?
  明确: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培养其忍耐力,增强其能力)
  4.第二节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
  5.文章最后总结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安乐”?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6.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
  明确:先从个人方面谈生于忧患,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列举6个例子)要经过磨练,还要有个人主观上的努力奋发才能成为人才,由此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再从国家方面谈死于安乐,也是两个方面——先从国内,后从国外,这样的国家生活在安乐中,往往都会灭亡,进而证明“死于安乐”的观点。
  【屏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位圣贤事例)  苦难造就人才   安逸危害国家
  个人(正面)      国家(反面)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7.再读课文,吟咏回味。
  (设计意图:紧扣文本设计理解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意旨,理清论证思路,形成思维脉络,从而理解孟子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和思想;与此同时,体会孟子的语言气势磅礴,一气贯通的特点。)
  四、综合学习,关联生活
  1.课堂微型综合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近日,本校开展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向同学推荐学习榜样或引以为戒是人或事,并用文学性的语言撰写50字—100字的推荐词或警示语。
  2.方法指导。
  (1)可简述被推荐者的基本情况(姓名、生平等)。
  (2)谈谈推荐的理由,即他(她)为什么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3)要求:结合人物的事迹,突出人物精神。
  3.出示范例,激发学生灵感。
  【屏显】
  我推荐太史公司马迁。
  他终生致力于历史的编纂事业,几十年如一日。身受腐刑却初衷不改;深陷囹圄而不畏强权。《史记》一百三十篇,字字贵如珍珠,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历史文化瑰宝。
  4.随机抽取学生练习,通过投影展示作品,简要点评。
  5.教师小结本课。
  作者在本文中逐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儒家思想,启发我们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设计意图:利用微型综合的形式,从现实切入,与生活联结,既深入理解文本,观照历史星火,又关注着眼当下,定位生活坐标。)
  五、分享歌曲,寄语未来
  1.分享歌曲《追梦赤子心》。
  【屏显】
  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吧/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协直到变。
  2.燃情结束,寄语未来。
  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练中形成增长的。
  才能不是天生的,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练中来。
  另一方面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
  老师希望,你们能勇敢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位圣贤事例)  苦难造就人才    安逸危害国家
个人(正面)        国家(反面)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反思:
  《<孟子>三章》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所以我依照“以读识文、以读悟情、以读会意”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章教学基本由“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研读文本”“要旨分析”“古为今用”五个板块构成,力求让学生在学习经典、积累经典的同时,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运用现代观念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课堂设计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增加课堂新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在课堂切入点的选择上,还需不断致力于语言的媒介,努力于思维的创新。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