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诗两首》教材研讨


  初一语文《诗两首》教材研讨
  
  《诗两首》整体掌握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百折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筹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说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防止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广博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身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身前进的座右铭。
  
  二、《未选择的路》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经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考虑。
  
  诗分四节,第一节写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迟疑,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不能同时都走,必需选择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这样的开头,自然使人联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时间,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无法收回,因为时光不会倒流。所以诗人望着那一条消失在丛林深处的小路,陷入了深思。在这深思的过程中,他心里也许已经作出了决定。第二节,诗人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路,这条路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种留下很多旅人足迹的路。诗人也许知道,这样的路是平淡的,没有挑战性的。第三节,诗人踏上了自身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可这时候诗人心中对于另一条路也是非常留恋的,他知道只能选择一条路,却舍不下另一条路,因为他虽然作出了选择,但心中仍有迟疑,万一这一次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将“难以再返回”了。这里诗人写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最后一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在一个小树林中,选择了其中一条路,从此决定了自身一生的路。这里,诗人并没有沿着第三节的诗意写下去,没有告诉读者他选择的那条路结果怎样,而是写未选择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间,让读者自身去体会。是的,人生的道路,结果谁料得到呢?诗人显然有宿命的意味,带着一丝难过。但这样写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状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标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发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来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
  《诗两首》问题研究
  
  1、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假如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会觉得很美好。诗人在这里是要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反对失望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珍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掌握人生。
  
  2、诗人为何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的重点却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何要这么写呢?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考虑人生的选择问题。
 


 
  《诗两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却是一首著名的诗,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本题旨在通过课堂讲解,使同学喜欢这类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并对人生构成积极的影响。
  
  这是一道主观题,同学回答喜欢或不喜欢都可以,但通过教师的教学,最好使同学能喜欢这样的诗,并说出一点自身的想法。不要求有统一答案。
  
  二、朗读《未选择的路》,说说“路”包括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本题旨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初步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提高欣赏新诗的水平。
  
  诗人外表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需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身的考虑,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三、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本题旨在让同学积累名篇,打好文化根基。
  
  
  《诗两首》教学参考
  
  1、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这里同学第一次接触他们,教师可以做些介绍,使同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书店里普希金的诗集很多,图书馆也不少,可引导同学进行主动的探究性的阅读。
  
  2、《未选择的路》中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而不是已经选择的路?这恐怕是同学理解的难点,教师对此要重点加以讲解。
  
  3、给同学一点关于诗歌中象征方面的知识,注意区别比喻和象征在诗中的表示。
  
  4、外国诗不太适合朗读,所以不必过于强调朗读。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