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下午,港区教研室一行莅临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效度评测,语文教研员王鹏老师也来到我校对语文课堂进行指导,我校语文组参与做课的孟庆杰老师讲了杨绛先生的《老王》一课,我有幸参与了听课与评课环节。
孟老师的这节课围绕三个关键词“苦、善、愧怍”展开。首先她用一个主问题“你认为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默读课文后,对老王这一人物形象有了初步感知,他们的答案围绕“贫穷”与“善良”进行,接下来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从1—4自然段出发,分别概括老王的职业、家庭、身体、居住条件,再次让学生感受老王生活的凄苦。然后引导学生默读5—16自然段,概括老王与杨绛先生交往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事件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件事?重点分析了老王离世前来给我们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通过细节让学生感知老王与杨绛一家的善良。分析到最后,孟老师用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作者为老王做了这么多,为什么感到愧怍呢?课堂临近尾声,年轻的孟老师用一首自己写的诗结束了本节课,获得了学生的掌声。
王鹏老师课堂上参与学生小组讨论
三个词语,三个问题,把《老王》一课串成了一条线,思路清晰,但是课堂环节处理上还欠缺一点技巧,这是我对这节课最浅显的认知,坐在会议室里,我们期待着教研室王鹏老师的点评……
王老师从整节课的教学环节、重难点处理、课堂实效三个方面,进行了真诚而又专业的点评。
一、典型事例,塑造人物
“写人离不开事,要想真正理解这个人物的品质,需要从事件中挖掘和感受。”这是王老师评课时说的第一句话。反观我们的教学设计,第一个问题是概括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如先让学生概括老王和杨绛一家交往过程中的事儿,概括事件是学生必须学会的能力,事件概括完了,从这一件件事中,去探讨老王的人物形象就简单多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了,老王的苦与善也在事件中清晰起来,一个环节的调整,就可以带动整节课的转变。
王鹏老师评《老王》一课
二、抓住细节,构建画面
“写人写事离不开细节描写,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构建画面,深入理解人物形象。”这是王老师评课时的第二个指导。
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详写的是老王离世前来给我们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这个事件细节描写很典型,抓住任何一个细节,就可以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善良,这也是这节课最核心的部分,从这个部分出发,文章的主旨也可以挖掘出来,杨绛一家对老王做了许多,但为什么还感到愧怍呢?因为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因为她觉得在和老王的交往过程中,更多的表现的是同情而不是平等。一个细节的处理,就让我们看到作者写法之巧妙,详略得当,笔触细腻,作者表达的对小人物的关怀和同情也不难理解了。
三、关注学生,提高实效
“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教什么,还要关注到怎么教。”这是王老师送给我们的第三个法宝。
我们的课堂要做的扎扎实实,让学生在一节课上有所收获,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忘却任何一个。
评课结束后,王老师还不忘称赞孟庆杰老师写的诗,并且谦虚的说要带回去学习,王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和指导让我们感动,感谢《老王》让我遇到了老王(王老师,请允许我在这里亲切的称您老王),感谢教育之路上的遇见,感谢教育之路上的教导!我记得您曾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您仍会勇敢前行,”我想,我也会像您一样,做一个勇敢者,在教育之路上探索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