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刘晓平
1.教学目标
⑴品味赏析关键语句,体会散文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⑵反复诵读,体会文章铿锵激越的气势,理解其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
⑶理解散文是对生命的热烈赞颂,是对民族魂魄的礼赞,感受其中生命的奔腾和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⑴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⑵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⑶多角度理解本文的主旨,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3.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想象法、探究法。
4.教具
安塞腰鼓表演的热烈场面的录像、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多媒体CAI 课件。
5.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
⑴生字词。
⑵充分诵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结构。
⑶学生主动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师生互动交流。
2.教学过程
⑴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文化,如古朴高雅的旗袍,香醇可口的美酒,格调清新的文赋,舒缓缠绵的乐曲……(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大家说,这是什么表演?对,是腰鼓,是安塞的腰鼓!(板书课题)
⑵作者简介: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刘成章笔下的“散文”确有大气象、大境界——像是苍苍茫茫的黄土高原,像是狂风骤雨般的安塞腰鼓!他写得最多、最好的一类散文是所谓“风情——神韵散文”。1986年的《安塞腰鼓》使他此类散文又跃上一个新高度。《安塞腰鼓》的气魄是震撼人心的。如果说贾平凹的《秦腔》是他从“秦腔”里发现并写出了秦人的精神“表征”的话,那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即是他从“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中发现并攫出了陕北人的元气和神魂!《安塞腰鼓》是—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⑶关于腰鼓:陕西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种类繁多,秦腔、秧歌、民间锣鼓、皮影、泥塑等闻名国内外。它们与陕西久远的人文、历史组成了陕西独具魅力的特色。陕西锣鼓节奏明快、粗犷雄劲,表演气氛热烈,场面壮观。陕西锣鼓又分为多种,其中陕北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咸阳牛拉鼓最为有名。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历史悠久。据传在秦汉时期驻守在万里长城的士卒,视鼓为战斗中必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和异常情况时,就以击鼓来报警;在作战失利时,作为求援讯号。两军对垒时,则以击鼓助威,鼓舞士气。取胜后则以击鼓来庆贺。传到民间后,截为小筒状,蒙牛、羊皮于两端,成为今天的腰鼓。其表演形式可分为文、武腰鼓。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武腰鼓表现激烈,粗犷雄壮,动作幅度大。男鼓手叫“踢鼓子”,女鼓手叫“拉花”。打腰鼓的人数可多可少,人少的时候可以单打、双打或者对打;人数多的时候叫多人打,可以多至数百人。打腰鼓时要求鼓手挥腿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转身有股猛劲,跳跃有股虎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1986年,安塞腰鼓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过,并远赴日本进行演出。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释。(多媒体显示)
瞳仁(tóng ):瞳孔中有人像(就是看它的人的像),因此通称瞳仁。也作瞳人。
羁绊(jī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颤栗(zhàn1ì ): 哆嗦,发抖。
蓦然(mò ): 突然。
恬静(tián ): 宁静。
冗杂(rǒng ): 繁杂。
戛然(jiá ): 突然。
磅礴(páng bó):(气势)盛大。
亢奋(kàng ): 极度兴奋。
烧灼(zhuó ):热情激荡。
晦暗(huì ):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⑸学生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放朗读磁带)
⑹学生自读,体会语气、节奏、感情。
提示(投影仪):鼓声起之前,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中间主体部分,激越、昂扬、饱满、迸发,快中有层次;鼓声落,读者若有所思玩味不已状,稍慢。
⑺学生集体朗读,揣摩文章的结构及蕴涵的思想感情。
方法:学生自读,提出疑问,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学生的疑问可能有:
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文章的结构如何?
②“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③“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
⑥大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⑦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适当点拨明确(多媒体展示):
①用“茂腾腾”来形容后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后生”,年轻的生命,如日中天,光辉耀眼,“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激情,“茂腾腾的后生”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按照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来结构全文。
②“那么一股劲”是要打破人们身上的各种束缚,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 “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了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根本。可能是贫瘠的土地、封闭的生活、落后的思想……
③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④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安恬的风格,而安塞腰鼓则使原始的、粗犷的生命力量得到宣泄,只有在北方才会有如此风格的文化。
⑤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是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但即使是实写,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⑥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霸世界的辉煌文明。逐渐地,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但“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活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各种政策,积极开发大西北,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所以不管在多么困难的情形下,我们都要珍爱生命;只要生命存在,“希望”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⑦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我们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打破套在我们身上的种种枷锁,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而要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⑻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⑼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