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郊区义井中学 阎智萍 |
1.教学目标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学习小说须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入手,而这三要素的掌握运用,对于初学复杂记叙文写作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加之本文的内容年代久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弃讲就说”。就是讲得不要太多,甚至树立起一个“没有多少东西好讲”的理念,而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质疑,去研讨,去取经。教师发挥创新精神,灵活处理,只需点拨,点明要点所在即可。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嘴巴子、脑瓜子、笔杆子”的训练,汲取《社戏》之精华,初步学会快速构思记叙文。这也正是对叶圣陶先生“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践行。 这节课,共分“四部曲”——进入意境;谈谈发现;研讨疑难;当堂实践。 2.教学实录 【进入意境】 (多媒体出示:儿童嬉戏的画面,轻音乐《雪绒花》) 师:童年,是没有脚印的雪地,是不停摇晃的铃铛,是道美丽的彩虹,是浸透雪的太阳。这个世界很大,溢满童年的芳香。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童年的遐想……现在回忆往事,该有一番多么诱人的情调啊!哪位同学简要说说自己的童年? 生:小时候,我是个爬树高手。在高高的大树上,我俯瞰树下的小伙伴们,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了不起的人。当时还心想:哼,我姓牛,今天还真牛! 师:真的很了不起,牛先生。在爬树方面,我甘拜下风。(大笑) 生:我从小就特爱干净。记得一次,玩累了的我,在澡盆里洗澡,妈妈几次催我睡觉,我仍在搓呀洗呀,平生第一次睡在澡盆里,现在想起来真好笑。 师:你这个卫生委员,同学们没选错。谢谢你带领大家把我们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生:我九岁时就看《三国演义》,家人都叫我“小书虫”,每天就知道“啃书”…… (全班笑) 师:以上同学的回忆把大家带入了美好的童年,今天,让我们踏着童年的欢快节拍,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社戏》,看看鲁迅的孩提时代又有怎样一番情趣,好吗?(板书课题) 【谈谈发现】 师:课前,大家自学了课文,现在我们比一比,看谁的“发现”多。 多媒体出示板书 (学生们跃跃欲试) 生1:我发现第11段写得真好,写出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美景。其中“清香、朦胧、依稀”几个词用得特别准确。 师:是吗?你能把这几个词串起来,组成一段话吗? 生1(思考片刻):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夏季的夜晚,我到同学季宾家玩。没走几分钟,渐望见依稀的季宾家。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刚走进院子,一股扑鼻的清香吹来,我孩子气的使劲嗅了嗅花香,心想:“真不愧是花匠之家,连院子都好像是洒过法国香水似的。” (同学们的掌声响起来) 师(翘起大拇指):我这个‘弟子’真棒!最后一句,把一个幽默、可爱的男孩子写活了。 生2:我特喜欢文中的阿发,他慷慨大方,偷豆时使劲蛊惑大家偷他家的。可我连一块泡泡糖都舍不得给同学吃。唉,想来惭愧吆。 生3:六一公公不仅不责怪孩子们偷他的豆,第二天,还给“我”送了一大碗,多善良、大方、热情的老爷爷呀! 生4:我发现文中有个比喻句很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师:你能再说说这个比喻句美在什么地方吗? 生4:我认为它是写孩子们高兴的心情和夸他们的摇船本领。 师:真行!品析很到位。 生5:我发现“一哄的出了门”的“一哄”用得形象,写出了孩子们欢快、急切的情形。我们下了课后,也是“一哄”的出了教室门。 (全班笑) 师: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真让老师赞叹。有谁发现文章有可改进的地方?希望你们大胆向名人挑战。 生6:我觉得“六一公公送豆”这个情节可以删去。因为本文的主人公是农家小伙伴。可这个情节在文中却占了相当的笔墨,文章显得不精炼了。 生7:我发现题目《社戏》太一般化了,我想改成《一场波折为看戏》。 师:老师非常想听听你拟这个题目的理由。 生7(搔搔脑袋,不好意思):暂时只觉得好听,不过今晚我一定给老师写一份不少于300字的拟题说明。 师:谢谢你,真诚期盼。 生8:我认为改成《乐土上的乐事》更好。《社戏》这个题目有点落入俗套。 师:有创意,不愧是个“小作家”。 【研讨疑难】 师:在自学中,一定有疑难。老师也有问题想请教大家。一个大困难说出来,就成了一个小疑点。愿意交流吗? (学生互相质疑解疑,略) 师:本文课题是《社戏》,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答:看社戏。 师:这件事给“我”的总印象是什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证明? 生9:戏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可以证明。 [板书] 戏好 师: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我”把这个地方称为什么? 生10:平桥村。“我”把这个地方称为“乐土”。 师: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给“我”的总印象是什么? 生11:有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可爱,淳朴热情。总印象是“人好”。 [板书] 人好 师:这件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充满着水乡特色。大家齐读一下描写环境的句子,好吗? (齐读第11段) [板书] 景好 师:请大家看板书,注意:刚才整体感知本文时,我们明确了地点、人物、事件、环境。这样,一篇文章的大框架就有了。同理,我们构思一篇记叙文时,也应该通过这些要素来构思谋篇,明白吗?同桌间交流一下。 【当堂实践】 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很多,请一个老师出个作文题,大家按照以上方法快速构思这篇文章的轮廓,好不好? (掌声雷动) 听课教师(教研组长):同学们敢说敢想,才思敏捷,很让我感动,你们是了不起的孩子,前途无量。我出的作文题目是《二十年后的我》。 (两分钟后) 生12:一个圆月高挂的八月十五的晚上(景),我和我的父母(人),在台湾的澎湖列岛(地点)赏月,共庆台湾回归祖国十八周年(事),我曾是大陆方面的谈判团团长,所以今晚心情异常激动。 师:预祝你为祖国的统一出大力。“团长”请坐。 (生笑) 生13:20年后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身高2.8米的我,带领着中国男子篮球队(人),击败了美国小牛队,夺得了NBA联赛冠军(事)。当时是姚明亲自给我颁奖的,那个高兴呀,用任何语言形容都显得苍白无力。 师:你在作文中,多次怪自己个子矮,长不高,20年后竟长到了2.8米,老师真诚的祝愿你能美梦成真。 生14:20年后的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景),我作为长虹集团的董事长,带着翻译(我们班现在的英语课代表)(人),在北京国际饭店和美国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签订合同,创汇100亿美元(事)。 (掌声雷动。) 生15:20年后的一个大雪纷纷的日子(景),我这个全国优秀班主任(人),正在给现在我们班的英语李老师的孙子补习英语(事)。 师(面带笑容):可这件事李老师本人就能胜任呀? 生15:我确信20年后我的英语水平会远远超过李老师,李老师不得不高薪请我给她孙子当家教。 师(翘起大拇指):哈哈,太棒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不必贤于弟子。你一定会超越你的老师,包括我在内。祝贺你! …… 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一幅名为《社戏》的画,画里有人、有事、有美景。其实我们写的记叙文里,也必须有这些要素。刚才听了大家出色的口头作文,又学会了通过“人、事、景”快速编剧本。这就是我们从《社戏》中学到的本领,衷心的祝贺大家。 下课铃就要响了,但有关记叙文写作的训练才仅仅开始,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板书设计】 3.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的定位让我欣慰。高明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我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案例中,无论是“发现法”还是“学以致用法”,都蕴含着“教是为了不教”、“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也正应了: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的现代教育观。 (2)对我的学生翘起大拇指。在课堂上我除了用言语来激励他们外,当他们很出色时,我会毫不吝啬的翘起自己的大拇指,用肢体语言来抒发情感,学生们会心的笑容充溢课堂。这种沉默是金,共鸣于心的氛围让我感动。像本堂课,多名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能勇敢的尝试,并且得到了赞赏,看着他害羞的笑,我了然他窃喜的心。还有一些私下里被我称为“小笨”型的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身的优点,我想对他们还是要有更多耐心,更多等待;当然,还要有更多的引导,更多的潜移默化。这些都需要我加强心理学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尽快的找到好的有效的方法,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闪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光芒! (3)合理巧妙地利用课程资源。借助课文学写作,是我一贯的做法。学生在感受《社戏》人文精神,受到一次心灵洗礼的同时,多方面的训练了自己的作文基本功,如串词成短文、拟题,特别是抓“人、事、景”快速构思文章轮廓。这些本领对于初学记叙文写作的学生来说,及时而必要。 (4)今后在激趣、引导方面还要多下功夫,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让自己变的睿智、幽默,以自身的学识吸引学生。 4.专家点评 正如教师在反思中所说,案例教学定位准确,因此,程序中的所有环节都能围绕一个中心有条不紊地进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实录层次清晰,难易适度,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且形象真切,读后有情境再现之感。 值得商榷的是扣单元目标还不太明确,应该从文化艺术方面进行设计课堂教学,重点会更突出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