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和活动片断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枞阳县金桥初中  李贵进
【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现代文,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 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及与鲁迅先生相关的萧红的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对鲁迅的思想性格、人生经历、及其文学创作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熟悉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背景理解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爱国青年”、“正人君子”的感情。
2、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和比较思维,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创意】
1.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抓住“伟大”一词展开教学,以此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
2.引读。在教师引领下反复诵读课文第37段,不但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渐入佳境,而且使课堂呈现一种重章复沓的音乐之美。
【教学方法】
1、        跳读法
2、        讨论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温故知新
同学们,鲁迅先生是我们熟悉,同时又是让我们敬仰的一位大作家。我们在七年级就已经学过先生的两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阿长和<山海经>》,这两篇文章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先生性格中金刚怒目的一面为一般人所熟知,而上学期我们还通过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认识了先生性格中鲜为人知的细腻、温情、敦厚的一面。今天当我们重提鲁迅先生的时候,我想一个立体的、丰满的鲁迅先生的形象早已矗立在我们同学们的心中。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另一篇散文——藤野先生。(屏显,强调“藤”字。)
二、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来日本求学的。1904他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后来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聚焦“伟大”:
(屏显藤野先生图片)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针对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鲁迅先生?什么是“伟大”?(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是啊,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二十多年后为什么说在“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板书:伟大 ?)
四、品味“伟大”:
1.先看两人的相识相处。指名读第6-23段。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提示:在学生容易忽略处着力):
①第一节课:工作中规中矩,生活不拘小节。
诵读:让学生模仿“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②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诵读:“你能抄下来么?”是商量询问的口吻;“拿来我看!”为学生可以抄下来讲义而兴奋。
比较:“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添改”,改为“修改”或“订正”行不行?(“添改”,即增加和订正。如果说增加讲义中脱漏的地方还是一位医学老师的职责的话,订正文法的错误就不是他份内的事了。)
③纠正解剖图:既严格又耐心。
比较:“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和原文比较,想想能不能这样改。(原文是委婉的批评,耐心的指导,怕“我”难堪。)
④关心实习:无微不至,充满尊重。
比较:体会下列三句话的表达效果:(屏显)
?“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相信鬼的。”
?“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是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这是对“我”的尊重,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
⑤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善良心地。
比较:(屏显)
?原稿:总要看一看才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定稿: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定稿更强调了一种郑重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妇女遭受摧残的同情,为自己不能亲见的遗憾。“好”字,还容易引起误解。)
小结: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比如“叫我”“将我叫到”,三次都是老师主动喊学生。写人,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去表现。
2.引读:与这位治学严谨、以诚待人的老师离别二十多年后,鲁迅还深沉地感叹:“但不知怎地——”(齐读)课文读到这儿,你觉得“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
小结:好,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来组织材料的,在叙事中有一条明晰的线索,在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如果孤立地去看那几件事,就说藤野先生是“伟大”的,还有些单薄,还不足以让鲁迅、让我们感动,因为这更多的是一个教师,至多是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本能。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原因呢?本文标题为《藤野先生》,为什么文中却旁逸斜出许多其他内容呢?是大作家的败笔,还是另有目的呢?要知其中原委,请听下堂课分解——
五、作业布置作业
1、加强诵读,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
2、作文片段练习:从小学到现在,你们一定也有自己难忘的老师。请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第二课时
一、        温故知新
1、上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感受了这份跨越国籍的师生情。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我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值得自己敬畏,给自己留下太多太多感动的老师的形象,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2、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二、感受“伟大”:
1.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呢?(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甚至走投无路;第二,你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
教师补充举例两篇赞美老师“伟大”的文章。一篇是张九韶的《太阳味儿》。文章写到“我”小时候很优秀,自尊心也特强,可是一天晚上突然尿了床,为了不让同学知道,就每天大义赴难般的钻湿被窝,可是有一天被子却被人偷偷晒过了。谁晒的呢?是班主任。班主任后来告诉“我”,尿床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被子是晒在他自家的小院里,没人知道。所以“我”由衷地说班主任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还有一篇是魏巍的《我的老师》。作者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结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发生背景,这件事就变得不平常了。
2.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藤野先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鲁迅相识、交往的。
①在《藤野先生》的前一篇《琐记》中,鲁迅这样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他在《<呐喊>自序》中也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屏显楷体字部分)
②从材料可以看出,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毫无出路,到日本寻求学问。那么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
默读第1-3段,思考:鲁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东京,后来他为什么又选择去一个不大的市镇——仙台呢?(通过在东京的两件事:赏樱花、学跳舞,他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到处乌烟瘴气,没有自己想要的学问。)
哪句话概括地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态度?(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反复朗读。对比(屏显):
?东京也是这样。
?东京无非是这样。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无非,只不过。“也”字,有照应上一篇的意思,表明作者的失望和焦虑并没有因为到了东京而改变。这句仅仅八个字,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鲁迅内心的极大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而沉重的感情。)
③“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岂不就是在极度失望之后再碰碰运气的侥幸和无奈吗?自己读读第4段,你感觉去仙台的路上,鲁迅的心情怎样?(“日暮里”,让人想到“日暮途穷”或“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水户”,是他的浙江老乡客死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会让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从这两个地名来看,他很颓唐、很失落,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味道。)
④读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鲁迅最需要的是学问和振兴祖国的良方,不收学费、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这些关心幽默地统归
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可见鲁迅对这种优待的态度是——感谢但并不感动。)
⑤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的鲁迅,真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藤野先生雪中送炭般地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这又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暗示我们:第一,他的境遇很糟,需要帮助;第二,他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而这时,是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去朗读第37段。(齐读)
现在,“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我们可能觉得已经够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止笔。
3.再看第24-31段,写了两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边默读边思考:这两件事给了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
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鲁迅是不是对对方的言行表示理解?“意见却变化了”什么意思?
(这两件事不仅是鲁迅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分别的直接原因,更重要的是,给藤野先生做了反面的衬托: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发生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不但是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且在追求中常常受辱;是发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麻木不仁。)
4.藤野先生这种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已经是常人所不及的大爱、大善、大美!这样的人格才是“伟大”的,这样的老师才是“伟大”的!所以鲁迅感激地说——(齐读第37段)
四、升华“伟大”:
1.二十年后,在寂寞中战斗的鲁迅,从这段温馨的回忆中汲取到无穷的力量。所以他感慨地说——(再读第37段)
2.如果说,我们最初提到“伟大”,是模糊的,在解读了两人的交往之后,“伟大”一词开始变得清晰,那么,在弄懂了他们交往的背景之后,“伟大”这个词就是立体的,动人的。它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曾经怎样的鲁迅,在一个怎样的境遇之下,遇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所以鲁迅真诚地说——(再读第37段)
3.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1935年,日本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鲁迅选集》,专门去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选录进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偏居乡下的藤野先生看到了别人推荐来的《鲁迅全集》。得知昔日的学生已成为中国的大文豪,他异常惊喜。但没过多久,鲁迅先生就与世长辞了,师生再也没能见上一面。当藤野先生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他正襟而坐,默哀良久,徐徐抬起头来,用颤抖的双手把鲁迅的照片高高举起,然后饱蘸浓墨,提笔写下“谨忆周树人君”。
后来当有人问及他当年教鲁迅的心情时,藤野先生说:“少年时期,有一位先生教过我汉文,我尊敬中国,也就觉得对那个国家的人也应该高看的……前后外国留学生只有周先生一人。因此我帮他寻找住处,学习日语,虽我能力有限,却要尽力关心……我是为了对道德的先进国家表示敬意,而不单为周先生一人。……”(屏显)
最后,让我们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屏显并齐读)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教学反思】
分析,从矛盾开始。
这篇文章是教材里的经典篇目,过去我执教过多次,但总感觉文本千头万绪,教学设计更是拖沓芜杂,似乎教了很多东西,又似乎什么也没教——找不出隐藏在文本中的矛盾,分析就变成了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那样的文本分析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如果说,这次的教学有什么突破的话,我认为就在文本解读上。这主要是受了孙绍振教授的影响,他在《名作细读》等多部著作中都对文本分析做了精彩的论述。他认为,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分析的对象就是矛盾和差异,无矛盾无以分析。怎样揭示文本的矛盾?那就是还原法,也就是想象出未经作者处理的原生的状态,原生的语义,然后将之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出差异来,这样就有了分析的空间。
鲁迅用“伟大”这个词评价藤野先生。我用还原法:藤野先生仅是一位普通医学专科学校的普通医学教授,况且鲁迅后来也放弃了从医,时间是二十年后,作者是文学家特别是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老师一般就是感激,怎么能说是“伟大”呢?这样矛盾就出来了,分析的空间就有了。从文本出发,揭示出这个经典文本里“伟大”的特殊性,就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无矛盾无以分析。本文的“矛盾”就在“伟大”这个词上,抓住这个情感的聚焦点展开教学,更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也使教学找到了一个进入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温度,更要有深度、高度、广度和厚度。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