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⑵ 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⑶ 揣测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身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语言、行动特点的句子,考虑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优秀教案】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进入情景,感知氛围
  1、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叙了星期天福楼拜家的一场聚会。)
  2、这是一个怎样的聚会?(充溢学术气氛的、气氛热烈的、充溢艺术气息的、充溢生活色彩的、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充溢了心灵内在的欢乐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着重刻画了哪几位?(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据课文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请说出你的依据。(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生:A应该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是最多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图中除了福楼拜他的手势最大。
    师:这些句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生:活跃、好动。
    师:是啊,你看,一进来他就说个不停。(齐读第五段)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善于考虑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示了一位破产商人的凄惨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还有“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我觉得B比较吻合。
    生:不对,B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发上”,而左拉是“歪在”沙发上。相比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来得大。所以B应该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还有“蓝色的大眼睛”“白净的脸”“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
    师:“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样的?(因为屠格涅夫是背对大家的,所以在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图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说明他非常善于考虑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生:他是个热情外向、个性张扬的人。比方:朋友来了,“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又比方“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生:我反对。那是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结尾“他分别送到前厅……”,倒可以看出他对待朋友非常热情。
    生:但佣人不是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几乎”二字,和前面的“总”相结合,说明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屠格涅夫都会亲自为朋友开门的。因此我仍旧坚持自身的观点。
    (反驳的同学嘟囔着说:“我又没说他不热情,只是最后一句话更能看出来嘛!”)
    师:同学们看得都非常仔细。那福楼拜还有怎样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络绎不绝,“以至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呢?
    生:博学多识。“他可以用一句话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争辩”;“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在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
    师:正是因为他的热情好客,客人愿意来,更因为他是博学睿智的人,大家乐意来。“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愿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最后我们来谈谈左拉吧。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他很温和。在话被人打断时,他仍“从容不迫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同时也很执着。
    生: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外貌中透露着坚毅的性格。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四、总结积累,以文读人
  1、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从莫泊桑的文章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
    教师预设:
   ① 细观察,抓特征;
   ② 多角度,有重点;
   ③ 要准确,求生动;
   ④ 有思想,表情感。
  2、莫泊桑用自身的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他的文字中,你能体会他的性格特点吗?让我们学学西门,在文中寻找蛛丝马迹。
  3、出示莫泊桑头像,试从外貌描写中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应该也是这个家庭聚会的参与者。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他们会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样不同的表情?请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关资料,考虑莫泊桑为什么选择这四位作家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教后感】
  图文结合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插图的介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在莫泊桑细腻的描写中,学生了解了几位著名作家的性格特点,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学生也了解了几位大作家作品的风格。由课内到课外,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
  本单元资料介入的方式很多,比方文字资料、录像资料、音乐资料、图片资料、课内资料;介入的时间也多种多样,有课前介入,中间介入,还有课后介入。课前,教师要细心地研究,精心地指导,明确所搜集资料的特点,提高搜集资料的质量,在课堂中合理灵活运用,使资料的介入进一步协助学生解读文本。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