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本命年的回想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让人回味无穷。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比较今天过年与过去过年的不同风俗,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目的:
   1.了解过年习俗蕴含的乡土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根据课前学生结合工具书查找字音,教师将以下字词板书并指名注音,带读:
   捅( ) 嚼( )  栗( )  丫( )   粘( )  秫秸( ) 盍( )
     烙饼( )  簸箕( )   门槛( )  馅( )  疮( ) 祟( )
    亲支近脉( ) 颇( )
   二、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1.同桌两人轮流读课文,要求流畅、自然。
   2.“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可为什么作者却偏偏只写春节?
   明确:春节是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
   3.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火热的春节景象,重点朗读课文的2—4段,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或者说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过年的热闹气氛,哪些语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畅谈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领会本文语言特色,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汇报:(引导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联系生活。)
   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哪些期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归纳,不求答案唯一,但注意概括得当。如: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
   5.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看谁读得最流畅,最能体现过年时的热闹、喜庆的气氛和充满浓郁的北方风味。
   三、作业:收集有关本地过年的习俗、传说。
第 二 课 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不必拘束师生间问好,教师伴着欢快的曲子,春风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当你听到这欢乐的曲子,看到自己亲自装扮得五彩缤纷的教室时,你想到了什么?眼前又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面呢?
   的确,今天我们大家就仿佛置身于过新年的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其实,还有一个人他在本命年里也回想起了小时候在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他是谁呢?(刘绍棠先生)板书课题。
   二、伴着音乐读课文,激发联想
   当作者回忆起这些往事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试从课文中找原话:返老还童)那么过年到底有哪些有趣的事,让他产生这样的感觉呢?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第四自然段)下面让我们伴着这欢快的曲子,小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第四段(既可同桌一人读一人听,也可小组齐读,还可独自一人读,但要小声点)同时想象,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热闹的场面。
   三、小组合作,概括主题词,整体把握课文
   1.读完一遍课文后,小组讨论:这段写了家乡过年时的几件事?请你们给它们写上主题词(即小标题),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2.完成最快的前四名小组各派一代表将主题词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价。(只要大体没错,不是十件事也没关系。注意概括时个别字的准确性,例如:“吃年货”与“炒年货”,“买糖果”与“卖糖果”等)
   3.学习文章有条理地安排结构。结合以上四组的汇报情况,引导观察归纳几件事情时是否与课文内容安排顺序一致。
   ①如果一致,可问:你们为什么没有打乱顺序?可以打乱吗?
   ②如果不一致,则请大家再看看课文,可以打乱顺序吗?为什么?你能从课文的原话里找到答案吗?
   归纳:课文内容是按过年的时间顺序写的,而文中所写的这些事情靠过渡句将它们联系起来了,这样文章就显得线索清晰,结构严谨。平时我们写作时也应该注意这一点。
   4.小结:大家看,其实作者正是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京都地区过年的风俗民情画呀!在这些画里充满了一种怎样的气氛?(喜气洋洋)父老乡亲们都很重视过年,这反映了他们一种怎样的精神?(热爱生活)
   四、以“话说家乡过年”为主题,进行现场采访
   1.确定采访对象以及采访时所要提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过年呢?想不想和老师分享过年的趣事呢?现在我们就以“话说家乡过年”为主题来一个现场采访。每人先确定好自己的采访对象,既可以是在场的老师,也可以是同学。然后确定采访时的提问内容,看看通过采访你最想了解什么?看谁的采访最精彩、最有特色!
   2.现场采访,适时评价采访效果及对采访基本要求的把握。
   3.通过采访你有什么收获?你发现现在人们过年有什么特点?与过去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五、说吉利话
   1.过年时,人们总是对新的一年寄托着自己最美好的愿望。相互见面时喜欢说吉利话、祝福的话,你听到过哪些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祝语:生意人、当官的、学生、工人、老人、小孩……)
   2.齐唱《新年好》
   六、总结:今天我们既了解了作者笔下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过年情景,也畅谈了如今大家热热闹闹过年的场面,看来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呀,这样的生活怎不叫人向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成为美好生活的拥有者和创造者。
   七、作业: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年卡,写下真挚的祝福,赠给亲朋好友。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通过朗读课文中一些很有情趣的句子,回味过去过年的独特滋味。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教学步骤:
   1.小组讨论,简洁地归纳文中描写的几种过年风俗,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很有情趣?
   2.现在人们是怎样过新年的呢?就地域而言,南方与北方过年又有哪些不同?
   3.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在宾馆、酒店吃年夜饭……)
   4.刘绍棠先生回忆往事时有怎样的感受?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5.针对过年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拓展:你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让学生收集有关过年的装饰品,如:对联、年画;让他们通过查找书籍、网络,收集有关过年习俗的图片,从直观形象上感受过年的气氛,理解风俗民情的深刻内涵。同时激发想象,憧憬美好的未来。
   教学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的对联、年画、相关过年习俗的图片布置在教室里,并且分别介绍相关资料的来历、传说、人们寄托的期盼等,充分理解风俗民情的深刻内涵。
   2.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畅想未来的年会怎么过,并将自己想象的情形画出来,制作成年画展出来。
   3.作业:收集其他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是如何度过一年中其他隆重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泼水节、庙会等等)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
   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小孩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粥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逝世那天也是农历腊八!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侯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选自《学习与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让学生通过阅读此文,了解有关腊八粥的来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自己体味人们于风俗中寄托的深深情谊。

 
热门七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