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介绍物理知识的说明文,知识性较强。对于初次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一学生来说,如同乘快船摆篙,一不小心就方向不明。因此,教师应从教法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启学生的心智,吸引其静心阅读、专心阅读,使学生从文章中领悟科学家们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可贵的科学精神,并引导学生运用这种精神去探索科学的奥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请观看大屏幕(或电视显示)
播放关于物质结构组成原理的纪录片。这一环节可增强直观效果。科普读物是学生感兴趣的,为进一步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从课题入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设计如下问题:(1)“夸克”是什么呀?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的夸克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2)为什么只叫“三声”夸克,叫“七八声”不行吗?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
(1)“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科学家盖耳曼借其中的“夸克”为自己的假象命名。实际上“夸克”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三”特别有缘,再加上诗句中有“三呼”两字,作者便借用了,应该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无意义。
二、整体感知
读课文,应掌握以下知识点:①物理学家对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在不同的阶段对物质的结构会有不同的认识。②本文介绍的是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最新成果。采用以下方法突破:
1.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读完课文,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2.课文中提到了许多的“盒子”,请你列举出它们的名字。
3.请你给这些“盒子”排个队,简要说明排队的理由。
4.目前,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人们对物质结构探索研究的过程,说明了人们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不同认识,介绍了物质结构研究的新成果——夸克,激发人们对物质结构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2)“盒子”有:原子、电了、原子核、质子、中子、光子、介子、强子、夸克等。它们的大小可用下图表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理由:见课文中的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阐述。
(3)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夸克。
三、心智启发
这篇课文在说明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寄寓着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代青少年需认真学习的,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去探索科学秘密。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会有许多的感想,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可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算一算,夸克的研究与发现经历了多少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与认识?
2.你认为科学家发现夸克的过程有何特点?
3.你认为“叫三声夸克”是谁在叫?在人生探索的道路上你应该做怎样的人?
4.探究课文结尾,鼓励想象,发表见解。提出新的疑问:课文最后写到“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吗?盒子里还有盒子吗?”对你有什么启发与认识,为什么?
(进行联想式的片断写作训练,200字以内,把自己的大胆想法写出来。)
学生讨论,明确以下要点:
1.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坚持不懈,能够吃苦。(发现夸克花了近一百年。)
2.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敢于想象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精神。(提出假想——研究——证实。)
3.科学家们。(或善于探索之人)
四、探讨艺术特色
一篇好文章尤如一杯香茶,细细品味,才觉回味无穷。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此文语言所表达的精妙之处。
设计如下问题:
你读这篇文章感觉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请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发言之后明确:
理由:①课文所介绍的知识给人一种新鲜感和神奇感。
②课文本身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与可读性,具体表现在:
A.运用比喻说明和分类说明。B.运用设问,发人深思,把读者引向深入。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比喻句和设问句,进行具体说明,学生作点评) [新疆/孙丽君]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科学永无止境。人类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果,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离不开假想、研究和无数次的验证。学习这篇课文,一方面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探索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以同龄人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关注和思索,诱发学生联想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步骤:
1.精读课文。人类对夸克的发现与研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要求学生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发和认识。
2.人类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还在继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掌握的资料,大胆假想自己认为的物质最小结构形态是怎样的,最好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电脑设计自己认为的物质最小结构示意图。
3.多媒体显示初一学生的一篇习作。读完后,请学生就习作中作者的生活发现,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向大家说一说。
意外的发现 赵伟杰
暑假的一个早晨,妈妈照例给我做油煎鸡蛋。我看着妈妈打鸡蛋的样子,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妈妈打鸡蛋时总是侧着打,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侧着打呢?”妈妈说:“这样容易将鸡蛋打破。”这事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同样的鸡蛋,为什么正着打和侧着打不一样呢?为此,我决定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等妈妈走后,我从冰箱拿出鸡蛋,在阳台上将五个鸡蛋一字排开,然后开始实验。我先拿出第一个鸡蛋,学妈妈的样子,从侧面将它往地上一碰,鸡蛋便破了。我仔细观察鸡蛋的内外四周后发现,蛋壳的所有部位厚度都相同,这表明鸡蛋侧面易破不是蛋壳薄的缘故。为了进一步证实,我又拿起第二个鸡蛋做了相同的实验,结果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很疑惑。便又拿起一个鸡蛋,心想,给它换个角度会怎样?于是,我侧身将鸡蛋斜扔出去,蛋破了。接着,我又拿起一个鸡蛋,将它直竖着,抓住上端,手一松,鸡蛋掉在地上。咦?鸡蛋竟然完好无损。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我决定再试一次。这回我找来一根长一点的棍子,把鸡蛋竖放在墙壁夹角处,拿棍子支着不让它掉下来。然后我趴在地上,验紧贴着地面,想仔细观察鸡蛋落地刹那间的情况。棍子一松,鸡蛋竖着掉下来,还是没破。不过,这回我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在鸡蛋落地的一瞬间,顶端刚一着地就又“跳”了起来。
鸡蛋为什么会跳?带着疑问,我查阅了《十万个为什么》。书上说,拱形的弯曲弧度大,当弧形的拱头部分受到巨大压力时,压力就会沿着弧形的边缘向两边散去,从而减少了压力对拱头部分的冲击,使它更牢固、稳定。看到这,我豁然开朗,鸡蛋的顶端不就是拱形吗?当鸡蛋侧着打时,触地面积大,没有一定的受压力,所以容易破碎。当鸡蛋竖着落地时,它的着地面积小,拱形的一端产生了一定的抗压力,压力用不完,就会沿着鸡蛋壳往上走,自然出现鸡蛋反“跳”的现象。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成功的获得,都是实践的结果。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有仔细观察,主动发现,积极探求,大胆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4.谈谈自己学完这节课的收获。 [新疆/马玉玲]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这篇科普读物把学生带到了物理学知识的最前沿。关注科技新动态,树立科技意识是21世纪对创造性人才的要求。本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走进科学,去认识新科技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思索,从而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迎接现代科技的挑战。
教学步骤:
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研究的最新成果——夸克,通过课前的资料查询,认识这一研究的重大意义。然后请学生列举目前人类在高科技方面取得的成果,谈一谈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史上的每一次新发现、每种新成果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当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诞生后,能否克隆人便成为争论的焦点,请学生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3.搜集整理当今世界最新的科技信息,办一期科技资料展或召开一次科技信息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