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重难点解决妙招


《伯牙绝弦》重难点解决妙招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
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教学过程
高山流水 偶遇知音片段
师:真有讲故事的味道,看来同学们都把这个故事读懂了。那伯牙和子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深情厚谊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公元2500年前的汉阳江边,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伯牙乃晋国上大夫,本是宫庭的琴师,被称作“琴仙”,但当时所有的人只能听出他的琴声的美妙,但无人听出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心志,伯牙身感孤寂,唯此次在汉阳江边的偶遇砍柴的樵夫钟子期,不论他弹什么,不论他有怎样的志向和情怀,子期都能在说“善哉,善哉”必得之,当伯牙志在高山时,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当你读到“峨峨兮”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
生: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一座高高的泰山,它显得很巍峨。
师:巍峨高耸的泰山,是吧?请你再来读读。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师:峨峨兮若泰山,谁再来读一读,你在读“峨峨兮若泰山”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什么?
(指名生读此句)
师:不愧是男子汉,读起来就有男子汉的味道。后边一句谁来读一读,志在流水。
生: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巾帼不让须眉呀,洋洋兮若江河,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宽广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应该指的是什么?
师:你的古文底子真好,是的,这里的“江”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江,是什么江?(长江),这里的“河”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河,什么河?(黄河)讲到长江和黄河,你还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
师: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我觉得你读这两个词的时候一点波浪都没有。
(生有感情的把这两个词再说一遍)
师:正是这样的洋洋兮志在流水,请你再读。
师:真好,就是这种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江河。
(指名再读此句)
生: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真好,同学们,正是这样磅礴高耸的泰山,正是这样连绵不绝、铺天盖地的江河,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这两句)
师:是的,不论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来,用文中的一句话就是说,伯牙所念,这里“伯牙所念”的“念”跟前文中的哪个字是一样的?(指句回答)
生:这里的“念”跟前面的“志”是一样的。
师:都是什么意思?
生:都是伯牙想。
师:心里想的意思,找一个字是什么?志,念,都是想。
师:我们理解古文就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词汇,不论您伯牙所志,所念、所想,我钟子期都必得之。我想问问,钟子期必得的是什么?
(我想他都知道伯牙心里在想些什么。)
师:也就是说子期不仅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而且听懂了这位名满天下的琴师倾注在琴声里的什么?(心声)这样看来,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的也不只是伯牙的琴声吧?他也道出了伯牙内心的什么?
(也道出了伯牙的志向和胸怀。)
师:你可了不起,就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智慧。子期不仅听出了伯牙的琴声,还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什么?
(志向和胸怀。)
师:什么样的志向?
(志向是以后能像巍峨的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
师:什么样的胸怀?
(胸怀是心胸宽广像江河一样能撑万里船。)
师:这样看来,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那仅仅是想吗?那是志存高远的志,胸怀大志的志。伯牙的琴艺是妙绝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志向,情怀他们能得知吗?唯有谁能得知?(钟子期)
师:唯有谁必得之?(钟子期)
师:这才叫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伯牙是位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只有泰山、江河。你觉得还有哪些景色呢?
志有徐徐清风,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志在依依杨柳, 生: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志在皑皑白雪,生:善哉,皑皑兮若白雪。
志在茫茫大海,生:善哉,茫茫兮若大海。
师:真乃知我者,子期也,无论我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道出我的心意。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板书:好一个伯牙所念必得之)
师:好一个伯牙所念必得之,一个所念,一个必得,能用哪一个词来形容?
心心相印,心有灵犀。
师:(板书:心)是啊,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这样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知音)
师:(板书:知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出示)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生:(逐句对读,读完后换角色再对读。)
师:就是这样的心灵相契。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些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感觉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对应的。
师:一句伯牙,(一句子期!)
师:这样的形式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
师:一个倾诉(一个回应!)
师:写得多妙啊!让我们仿佛看到伯牙和子期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默契!何等的和谐!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