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重难点解决妙招


课题:醉翁亭记                编号: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准确理解重点字句含义;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方法和能力。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2、诵读、品析、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主题。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丰富人文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2、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3、理解文中虚词的使用,使文章既和谐又富有音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寻踪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文朗读视频五、【课时安排】三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  学  流  程(共案)  助教策略(个案)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我说一个说时间点,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件。“庆历四年春。”是的,“庆历新政”“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其实支持范仲淹进行庆历新政的,不仅有滕子京。因为庆历新政被贬谪的,也还有他人。比如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被贬滁州。在范仲淹被贬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他的好友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也寄托了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醉翁亭,感受古人风采。   二、【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主题一  简介作者及背景。  作者介绍:欧 阳 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之一,古文运动领袖。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典故:画荻教子)。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欧阳修为人忠直,敢于直谏,关心人民,要求政治改革。  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年),中年的欧阳修支持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上书替他分辨,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益,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得罪了当权派,受牵连而被贬至滁州做太守,但他虽被贬,却能以积极的心态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做事。被贬后,由于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教学策略:  1、朗读并识记作者、背景2、每组随机抽测一人进行识记大比拼(小展示)。  主题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测作者与作品。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畅节奏、揣摩感情  学法:阅读知识链接,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注释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一要读得准确  重点字词读音  滁   chú      壑   hè     蔚  Wèi     琅琊lángYá       潺    chán   酿   niàng     辄  zhé    暝   míng     晦   huì  伛偻   yǔ lǚ     佝偻 gōu lóu     携   xié      洌 liè       凛冽   lǐn liè肴   yáo      蔌   sù        觥筹 gōng chóu 阴翳  yì  二要读得顺畅  请给以下句子划分停顿: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三要读得动听  本文一共用了21个也字,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一下集中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教学设想:  1.带读。各组同时进行,选择本组朗读最佳者,带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  2.齐读。各组自创形式齐读全文,注意节奏。  3.留白读。本组成员朗读课文,停顿留白处邀请他组成员补充朗读。快速补充者加分,否则扣分。
训练反馈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滁  (chú        壑 (hè)  蔚 ( Wèi)   琅琊(lángYá)    潺    (chán )  酿   (niàng)     辄(zhé)        暝(míng)           晦  huì  伛偻  ( yǔ lǚ)    佝偻 (gōu lóu) 携  ( xié)   洌 (liè)         凛冽   (lǐn liè)  肴  ( yáo)   蔌  ( sù)    觥筹 (gōng chóu  阴翳  (yì)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第二课时
  教  学  流  程(共案)  助教策略  (个案)
一、【复习检测】   二、【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主题一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策略  1、先自主学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自研)。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疑难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弄懂全篇。  3、各小组提出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或请求老师帮助(小展示)。  4、轻声朗读课文,口头翻译全文。  5、识记重要知识点。  6、翻译PK赛(大展示)。  展示方案:  A、“开心辞典·智力快车”:出必答题和抢答题进行趣味语文活动,解释字词和语句。  (1)必答题为每组两个词语解释,一个句子的翻译。  (2)抢答题为四个词语解释,两个语句翻译。  B、“我是表演家”:组内派出多名同学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每名小演员抓住某一人物的主要特点发挥想象对其进行具体演绎,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主题二  文言知识积累。  第一段:  1、重点注释:                      2、疑难词语或补充注释:  滁:环绕林壑树林山谷                 ①  蔚然 树木茂盛的样子 深秀  幽深秀丽    ②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                ③  自  自称           醉翁之 情趣     ④  之心而之酒: 得:感受    寓:寄托     ⑤  3、翻译重点语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游览山水的乐趣,感受在心里,寄托在酒中。     4、段意:  写醉翁亭周围的自然景物和命名的缘由,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情趣。   第二段:  1、重点注释:                         2、疑难词语或补充注释:  林霏开:树林雾气 开:  消散              ①  岩穴暝:  山谷    暝  :  昏暗   晦明变化:有时昏暗,有时明亮             ②  野芳发:  野花        发:  盛开          ③  佳木枝叶茂盛    繁阴: 浓密的绿荫    ④  3、翻译: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级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4、段意   写醉翁亭周围朝暮,四时的景色。       主题三:研读课文,第三段  1、重点注释:                           2、疑难词语或补充注释:  负者  背负     树:  在           ①  伛偻: 老人       提携: 小孩           ②  洌: 清           山肴野 菜蔬      ③  杂然而前  摆   杂然:  交错的样子   ④    非 弦乐器,管乐器               ⑤  觥筹交错交互错杂     酒杯         苍颜: 容颜苍老    颓然: 形容昏昏醉到的样子        3、翻译: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到溪边捕鱼,溪水深因而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因而酒也清醇。       4、段意写滁州人、太守、宾客游赏琅琊山的情景。     第四段:  1、重点注释:                   2、疑难词语或补充注释:  已而:不久   阴翳:树荫遮蔽  翳 遮蔽       ①  太守之 以……为乐    快乐       ②     述以:记述    :  用                   ③  太守谁: 是                             ④  3、翻译: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4、段意    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    二、合作交流、预展(10分钟)  教学策略:  1.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思考;(自研)2.组内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合作)  3.随机抽测,回答以上文言知识积累题。(小展示)4、边读边对照课下注解理解课文大意。(注意重点词语一一对应)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训练反馈(共案)  助教策略(个案)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唐_文学_ 史学家  。字_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_六一居士_。  (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醉翁之意不在酒_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野芳发而幽香___佳木秀而繁阴__,_风霜高洁__,__水清而石出者__。  (5)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 _苍颜白发___,_颓然乎其见者___,太守醉也 _。  2.下列汉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C  )  A. 环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yá)     B. 翼然(yì) 辄醉(zhé) 酿泉(niàng) 繁阴(fán)    C. 酒洌(1iè) 野蔌(shù) 伛偻(yǐ lǚ) 觥筹(gōng)    D.颓然(tuí) 苍颜(cāng) 提携(xié) 喧哗(xuān)   3.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D )  A. 翼然于泉上(靠近)   B.醉翁之不在酒(情趣)     C.野发而幽香(香花)    D.佳木而繁阴(秀美)  4.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杂然而前者 ( B )         A.错开 B.陈列 C.姓氏 D.陈旧  (2)觥交错 (  A   )              A.酒筹 B.筹略 C.统筹 D.谋划  (3)负者歌于途 ( A )             A.背着 B.拿着 C.带着 D.拉着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那就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游览山水的乐趣,感受在心里,寄托在酒中。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通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啊。
第三课时
  教  学  流  程(共案)  助教策略  (个案)
一、【复习检测】   二、【自研自探、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主题一  研读课文,初步探讨  【教法】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醉翁亭的位置在哪?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醉翁亭坐落    
   
            远                                    近                                              大                                    小        
     
  环滁      西南诸峰      琅琊        酿泉      醉翁亭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         
  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 由面到点,或由全景到局部。  2、 这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教法】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物时写了六幅画面,各用一个字概括。六幅画面:                               每个季节分别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分别为春花芳香      夏木繁阴      秋高爽洁   、  冬石出水  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总、先写山间之景,再写景中之乐,强调了“其乐无穷。”  教学策略  1、自主思考,完成上题。(自研)  2、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合作)  3、全班共同讨论,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或请求老师帮助。(小展示)  主题二 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教法指导】研读第三至四自然段,体会“醉翁之乐”。  1.  第三段共写了哪几个场面?每个场面有怎样的特点?  滁人游:络绎不绝    太守宴:美味杂陈     众宾欢:纷纷热烈    太守醉:与民同乐     2、怎样理解太守的“醉”?  第一:太守真的喝醉了。与上文“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相照应。第二:太守醉情于山水,为人民安居乐业,与民同乐而心醉。(真正原因)  3、文章写到了哪几种“乐”,境界最高的是哪一种?作者为什么要将多种乐趣放在一起写?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最高境界为:太守之乐。  写众宾客宴游表现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写滁人游山反应出百姓和乐。写禽鸟之乐和宾客之乐是为了衬托太守之乐。  4、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其中的“乐”的含义有哪些?  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了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乐: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     主题三拓展提升,对比阅读  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谈谈两文在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方面的异同。  写作手法:  相同点: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情景交融。都有记叙、描写、抒情。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  2、《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景和晴景做对比等等,但《醉》中没有。  思想感情:  相同点:两文都寄托了作者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教学策略:  1.自主思考答题;(自研)  2.组内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合作)  3.全班共同讨论,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或请求老师帮助。(小展示)  教学策略:  1、自主思考,完成上题。(找出句子——读一读——译一译——品一品)(自研)  4、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合作)  5、美文共赏。(大展示)    
教  学  流  程(共案)
训练反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1.【甲】文中的“进”是指“ 在朝为官   ”,“退”是指 “  隐居江湖(不在朝为官)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3.《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忧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醉 ”与“  乐”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与民同乐   的情怀。  4.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png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