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一个炙手可热的“旧词新用”
江西省星子中学 陈林森
“炙手可热”的典源,一般辞书都引杜甫的《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其实,比杜甫更早的崔颢诗中也有“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长安道》)他们的用意都是抨击和讥刺那些位高权重者的作威作福。可见,“炙手可热”在唐代就是一个流行的贬词。自从明代程氏编纂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把“炙手可热”作为典故收进去,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它的讽刺“权势大气焰盛”的含义也就在汉语语库中凝固下来。
问题在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在一般书报中难以见到它的“仙踪”,尤其是对人们学习词语有重要影响的中小学教材,绝不“昙花一现”。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越来越多地见到它的“尊容”了,可它的意义却又变得大相径庭,感情色彩发生了180°大转弯。以下是笔者所搜集到的近几年各种媒体的部分用例:
①在一个变化的市场中,冷门股和热门股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今天的冷门股,明天就可能炙手可热。今天的热门股,明天也可能“门前冷落车马稀”。(《北京晨报》2000/12/28)
②MTV音乐电视频道1981年创建于纽约,最初只是一个以播放流行音乐为主的音乐电视频道。……从那以后,很多歌手通过MTV音乐电视频道一步步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大洋网2002/6/24)
③《哈利?波特》新书炙手可热该书加印80万本(中新网2003/6/25)
④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加,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电子商务师将成为21世纪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搜狐IT2003/9/9)
⑤换成5年前,一块“海”字招牌或许意味着薪水翻倍、机会增加,而今,“炙手可热”、“头顶金色光环”一类的溢美之辞已渐渐远离他们,务实的广东人开始平静地看待海归派。(《南方都市报》2003/12/23)
⑥橘色无疑是今季最炙手可热的颜色,无论是脸上的彩妆、身上的新装,还是脚下的新鞋,都能与这种颜色扯上关系。(搜狐女人2004/7/7)
⑦在“阜阳奶粉事件”报道中,由于一些强势媒体和栏目的介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奶粉事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央视国际2004/7/8)
⑧南京高校中,南京邮电学院在历经两年的低潮之后再度雄起,今年分数线可能攀升至595分。而与此同时,几所多年来炙手可热的高校却遭遇“滑铁卢”,线上生源不足,可能要吃二志愿。(《现代快报》2004/7/9)
可以看到,在以上用例中,“炙手可热”的原义已经荡然无存,今天已经演变为热销、走红、受欢迎、人气旺、为大众所关注等含义,一般不再带贬义。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在1990年代多用于股市,指那些受股民追捧、热门的股票,后来进一步扩大,可以指人才、明星一类“抢手”的人物,也可指商品、物资、行业、单位、书报等各类事物,还可指话题、概念、题材等抽象事物。
对待“炙手可热”的这种“变异”现象,一些语文报刊持批评态度,其中最用力的似乎是《咬文嚼字》。1996年第3期发表董小英的文章,批评《中华读书报》的两个用例,认为该报把这个成语当作“热门”之义来使用,违背了“炙手可热”的原意。1999年第9期刊登戴建华《成语运用刍议》,文中引用《名作欣赏》的一处例句,指出“炙手可热”不能正面形容人物名声很大,认为成语褒贬,不可不辨。直到2002年第3期,还发表署名若谷的专文说:“近年来,成语‘炙手可热’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用来形容某些人走红行时,《北京日报》上甚至出现‘清华学子炙手可热’这样的标题。”文章批评了这种“望文生义”的现象。
实际上,近几年来,“炙手可热”违背原意而改用新义的例子有增无减。笔者最近从新浪网“查博士”搜索引擎所获结果,关于“炙手可热”的全文检索共6642条,对前100条作统计,其中用来形容人物的55条,包括影视明星、歌星、球星、导演、造型师、紧俏人才等,没有一条是贬义的;其他45条中与经济有关的事物和概念相对多一些,如市场、公司、商品、股票、土地、宾馆、职业、行业、专业、投资、旅游等。总之,没有一条符合现行成语辞典中的规范解释。这是一个“无情”的语言事实。这里存在一个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我们要规范词语的用法,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语言使用的实际变化,不可能对所有传媒违反现行辞书规定的“变异”用法采取一概“封杀”的立场。讨论这类成语的“变异”,不能不面对我国社会的历史变化。“炙手可热”的传统解释,源于科举考试为入仕惟一途径的封建社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个人遭际变化,使广大士人极为敏感和拼命追求,由于步入仕途的机会少之又少,通过考试当官的道路极为艰巨,加之封建官场等级森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未能跻身于仕途的读书人对那些依靠正当或非正当途径升官进爵的人及其恶劣表现就本能地心怀不满。“炙手可热”的成语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士人“怀才不遇”的心理诉求和对世风不满的宣泄,也曲折反映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官场)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建国以后提倡“为人民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干群关系,旧社会的等级观念也有一定削弱,通过学校毕业或其他途径进入干部队伍的人数相应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为人们提供的机会越来越多,城乡壁垒逐渐冲破,“仇富”“仇官”的心态虽然也有,但人们更多地是千方百计去寻求晋升之道和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宽容和理性化。在这种形势下,“炙手可热”这样反映不无偏狭的心理状态的旧成语发生意义的“变异”就是非常正常的了。反过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追求时尚的心理越来越旺盛和普遍,而且生活方式不断更新,人们关注的热点不断变迁,客观上经常需要这样一类形容走红,热俏,受欢迎、被追捧事物的词语,“炙手可热”的新义也就应运而生。该成语原来具有的令人仰慕、崇敬的义素保留了,而令人敬畏、避让的义素则淡出了。因此,即使“炙手可热”的旧义所表达的现象依然存在,也已经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的“变异”便畅通无阻地在各类媒体中大行其道。
“炙手可热”的“旧词新用”决不是偶然的。类似的还有“首当其冲”“美轮美奂”“始作俑者”等。考察这些成语使用的新变化,以及历史上一些成语意义的演变,可以看出在语言内部有一个较普遍的规律:成语的意义往往较多地朝向由雅入俗、由狭到宽、由重典源向重实用的趋势变化。在历史上形成的那些释义过于艰深、复杂,义域过于偏僻、狭隘,来源过于古奥、儒雅的成语,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感到不便,影响交际,一部分逐渐消失,没有了实际的使用价值;另一部分为了争取生存而逐渐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意义更加通俗、显豁,义域更加宽泛、平一,使用更加方便、灵活。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可能是“钩心斗角”。众所周知,该成语出自唐杜牧《阿房宫赋》,四个字的解释在今天看来是何等烦琐、复杂:“钩”是动词,指攒聚钩连;“心”是名词,指宫室的中心;“斗”是动词,指相间接合;“角”是名词,指飞檐之角。“钩心斗角”合起来,就是描述宫室四周的檐角相互钩连,接合着中心的主体建筑,表现建筑物的结构错综复杂、精巧工致。这个意义当然也流行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但至少到了近代,这个成语的旧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以至于面目全非:形容各用心机、明争暗斗。比较两种解释,可以看出:前者释义复杂,义域偏狭,不易理解,使用频率低;后者意思显豁,通俗易懂,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当然还有一个文化背景就是古代宫殿建筑已逐渐成为历史陈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淡化。我们猜想,这新旧两种意义一定有一个“并存”的历史时期,而它们争斗的结果是,新义全面压倒了旧义,旧义全军覆没,以至于消亡。至于在新时期发生意义重大变化的成语,与之最相仿的是“美轮美奂”(参看《语文学习》2004年第1期拙文)。和其他事物一样,新词新义得以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贴近群众,反过来,“曲高和寡”就会影响它的流行。这些出现“变异”的成语往往利用它全部义素中最亮丽的某个字眼来拉动整个成语意义的变更,比如“炙手可热”中的“热”,“美轮美奂”中的“美”,“始作俑者”中的“始”等等,它们总是这些义素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易被人理解的成分,它们的光彩遮蔽了其他某些义素(特别是有生僻典源的义素),带动了整个成语意义的变化。
质朴自然妙理如画
──浅谈鲁迅先生的白描语言艺术
河南大学 王敬业
白描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它讲究以简洁明快的笔墨粗线条勾勒物象,以形传神。这种技法后来被借用来作为文学描写的一种手法,常用于小说塑造人物,但有时也被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用于杂文及其他文体,在行文上一般表现为采用复述、引用或简明勾勒的方式,来展现事物的神韵或人物的心灵世界。文学大师鲁迅多方吸取了绘画艺术的经验,将这种传统的白描技法成功地动用到语言艺术之中,使他笔下的物象呈现出形神逼肖的立体美,使文章达到神理极妙、引人入胜的效果。鲁迅先生的白描语言艺术,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质朴自然,平中有奇
质朴,是语言的一种艺术也是美的必要条件“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不难于曲而难于直,不难于细而难于粗,不难于华而难于质。”(宋代李涂《文章精义》)真正质朴自然的语言,应该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语言,有助于表达真情实感。鲁迅先生笔下的白描文字,语言风格质朴无华。从外表看,它朴实素淡,天然无饰,然而“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经得起反复咀嚼品位,发人深思。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段:“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是一段在行文上动用复述方式勾勒柔石被害情景的白描文字,也是作者痛定思痛之时的回忆:一床被褥,一只饭碗,看似平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却最能表现出鲁迅先生对战友安危、冷暖挂念的深厚和细微;看似近乎慈母唠叨孩子般的家常闲话,恰恰却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的自语独白。两个问句的连用,一层紧似一层地渲染了作者对战友命运忧虑不安的心情,将作者的复杂感情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在这种“毫无确信”消息的情况下,文字突然一个转折:“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接着一笔一笔历数柔石等人被杀害的情况:“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这几句点出了柔石遇难的时间、地点及悲惨情景。其用语虽质朴无华,却描绘出反动派暗杀革命青年的惨状,字字千钧,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这样的语言,小中见大,文浅意深。虽然没有故作惊人之笔和专门的心理描写,但是它却能把鲁迅先生内心激荡复杂的感情,刻画得汹涌澎湃。字句中饱含着作者对战友至诚至爱的真情厚意,剔肤见骨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嘴脸。无限文章,无限情理,尽融在这质朴自然的语言之中,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就是鲁迅白描语言质朴自然之美的艺术效果。
二、以形传神,妙神妙理
“以形传神”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绘画艺术理论,它以“形”为基础,以“神”为表现重点,通过形来写神。鲁迅先生是一个高等画家,他把这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通过形象化的描绘来传神写意,这是他白描语言令人感到“神理极妙”、“神理如画”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他在小说《祝福》中三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时,用的就是这种手法: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是新寡后初来鲁镇做工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段肖像白描,表明她是一位勤劳、正统的农村妇女,性格内向,本分善良,身体健康;又是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年轻寡妇,因家境贫困及难言之隐而外出打工糊口,希望通过自食其力的劳动改变她眼前的命运。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是因为她再婚再寡后无依无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又只身来到鲁镇做帮佣。这时的“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段肖像白描表明,她在经历了被迫改嫁、丧子再丧夫、大伯收屋等一系列残酷生活变故的打击之后,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摧残,特别是丧子之痛,更使她难以承受,忘却不了的悲哀促使她未老先衰,逐渐变得恍惚健忘起来,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待祥林嫂第三次来到鲁四老爷家时,“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段肖像白描,表明祥林嫂在经历了一生悲惨遭遇之后,最终沦为乞丐,流落街头,她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变成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精神麻木的苦人。就这样,祥林嫂大半生的悲惨经历被浓缩在三段形神逼肖的自描之中,同时也把她三个不同时期的肖像特征浮雕般地矗立在读者面前。
宋朝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过:“传神之难在于目。──传神写照,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正如传神的写意图,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数笔而神情毕肖。”作者紧紧抓住了祥林嫂头发及面部的特征粗线条勾勒,画出三副脸谱,其重点还是着墨于她眼神的变化:“顺着眼”──一个温顺善良女性的眼神;“眼角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遭遇悲惨、内心淤积伤痛尤深的眼神:“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木偶人眼神。在鲜明的对比映衬中,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凸现出祥林嫂三个不同时期的命运。她一生处在强大的封建牢笼的桎梏之中,无论怎样拼命挣扎,都逃不脱夫权、族权、神权的重重挤压,变得精神上麻木不仁,最后在爆竹声声的除夕之夜,活活冻死在雪地里、祥林嫂的命运为什么这么惨?是谁杀害了祥林嫂?还是许寿裳说得好:“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祥林嫂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作者写祥林嫂的死,实质上是在含蓄地无情地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不公正待遇,揭露那个吃人的病态社会,疗救那些被封建思想束缚毒害的心灵
鲁迅先生“以形传神”的语言艺术,绝不只是个技巧问题,重要的是,它来自作者对社会生活深切地体验,对人物性格特征准确地把握.才能在文字上做到行文如绘,一语通透灵魂,造成神情活现、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墨落毫收而神传言外、妙神妙理的美感享受。
浅析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类及特点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王卉
颜色词是描述色彩的词汇,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颜色词都是不可或缺的。据科学家测定,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同样颇具特色,词汇丰富,词汇量很大。
一、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及分类
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但都有一个基本词汇的范畴,这些基本词汇成为颜色词扩展的基础,其中最基本的颜色词是黑和白,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有,按重要程度,依次增加的颜色词有:红、绿,有学者认为,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11种色彩范畴。现代汉语中同样有稳定而能产的基本颜色词,它们可作为词根,构成以其为核心的一大批颜色词,形成一个个小的成套地、相对应地发展的颜色词词群。
根据颜色词的构成方式,我们可把颜色词分为以下几类:
(一)独立构成的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可独立使用,在其前面均可加上定语,使之变成另一颜色词。
1.可作为词根的基本颜色词:
这类词多为单音节词,是随着人类的辨色能力、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及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几千年来语言发展中固定下来的,也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具备稳定而能产的扩词能力的基本颜色词是“红”“黄”“蓝”“白”“黑”“绿”“灰”“紫”8个颜色词,这8个基本的颜色词指色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再用来表述颜色,即我们描述一件物体的颜色时可以说它是:红的、黄的、蓝的……,也可以说它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2.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具备扩词能力,可作为词根使用。其构成有以下几类:
(1)随人类辨色能力发展而发展并固定下来的基本颜色词之外的专用颜色词:它们多由古汉语保留而来,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全部成了专指某种颜色的词,例如:棕、褐、青、粉、黛、绛、绯等;
(2)借用动物名称命名,例如:水鸭色、麒麟色等;
(3)借用植物名称命名,例如:亚麻色、栗色、桔色、橙色、紫罗兰色等;
(4)借用食品、饮料名称命名,如:巧克力色、奶油色、蛋青色、米色、麦色、茶色、咖啡色、香槟色等;
(5)借用自然界已有的物体或矿物质命名,如:琥珀色、象牙白、珊瑚色、金色、银色、古铜色等等。
这类词使用时一定要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才能描述颜色,否则其指称意义会发生变化,不具备颜色词的功能。即描述颜色时只能说:棕色、褐色、青色、水鸭色、亚麻色、咖啡色……,而不能像基本颜色词那样说成棕的、褐的、青的、水鸭的、亚麻的、咖啡的……。
(二)词根颜色词加上修饰性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
1.基本颜色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颜色词:一般由两个基本颜色词组合而成,词序大多约定俗成,已几近固定。如:黄绿色、兰灰色、灰紫色、绿黑色、紫红色等;
2.基本颜色词和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颜色词,如:青绿色、橙黄色、粉红色、棕褐色等;
3.词根颜色词前加上作为定语的修饰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
(1)作定语的修饰成分以形容词居多,如:浅咖啡色、深麦色、大红、鲜红、嫩绿、暗绿、苍绿色、亮紫色、淡茶色等;
(2)名词也可以成为修饰成分,借用此物体形容颜色,如:苹果绿、铁锈红、柠檬黄、天蓝、玫瑰红、橘黄、沙褐色等。
二、颜色词的词性及特点
(一)词性:
颜色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辞典》(李行健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3年)中都被标注为形容词,但有些学者认为颜色词中的一小部分,应属区别词范畴,如能够以“色”作为词根,加前缀的复合词:湖色、藕色、米色、茶色、酱色、桃色等都是区别词。
(二)特点:
1.可作为词根的基本颜色词均是状态形容词,具有生动形式(按吕叔湘先生的提法)
(1)8个基本颜色词都可重叠,构成“AA的”形式,如:红红的、绿绿的、黑黑的……,用以描述颜色;
(2)8个基本颜色词ABB形式,用以形容颜色,具有生动鲜活的效果,如:红彤彤、黄灿灿、黑漆漆、绿莹莹、蓝晶晶、白花花……等;
(3)8个基本颜色词都有“A不XY(X)”非重叠式的生动形式,一般表贬义时使用,如:红不棱登、白不刺拉、黑不窿咚、紫不拉叽、灰不溜秋、绿不兮兮……等。
2.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和词根颜色词加上修饰性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不具备上述特点,作为颜色词使用时它们不能重叠,构成AA式,或其重叠形式已不具备表颜色的意义。如:粉粉的、粉嫩嫩、青青的、青涩涩,都并非指颜色,已转移了意义。
三、近年来新兴颜色词
在中国文化中,色彩与工艺美术、风俗,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汉语中很多颜色词都有“糹”旁,《说文解字》“系部”关于丝帛的颜色词有20多个,即红、绿、紫、绛、绯、绀、绌、缥、缇、素、缟等,至今它们中的大多数已退出社会交际舞台,可见这些缤纷的颜色词是古代丝染纺织业繁荣昌盛的象征。那么,进入21世纪,随着化学工业、汽车工业、印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于色彩学的充分认识,也不断有新的颜色词被创造出来,这些颜色词同样成为行业兴旺的标志,至于它们能否成为语言中的新词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入交际领域,还有待于时间考验。现仅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试探目前出现的方兴未艾的颜色词造词高潮。目前出现的颜色词所描述的颜色在语言中已有相对应的颜色词,但制造商为标新立异,引起人们的注意,为它们另起了名称,新造颜色词无一例外均由作定语的修饰成分加上基本颜色词构成,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形容词修饰基本颜色词:如典雅绿、透明白、梦幻蓝、温馨黄、浪漫红、璀璨金、经典红、酷金等;
(二)地名、人名或制造商名修饰基本颜色词:如印第安红、富士白、极地白、地中海蓝、阿尔卑斯白、三菱红、法拉力红、温莎红、福莱尔红、中国红、太平洋蓝、皇家蓝等;
(三)物品或自然界名称修饰基本颜色词:如珍珠白、宝石蓝、火焰红、苍穹蓝、长城蓝、乌木黑、金属银、田园绿、丝缎白、香槟金、糖果白、海豚银、夜鹰黑、鹿皮色等;
(四)其他修饰词修饰基本颜色词:如狩猎绿、激情蓝、反射银、幻想绿、魔力黑、赛马红、丰收金、都市灰等;
(五)其他颜色词:沙漠雾、红云母金属色等。
因新兴颜色词囿于行业的特点,它们的使用范围单一,仅在指某物体的颜色时使用,有特指性,这些词能否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还有待时间检验。
说“军”
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吴非
“军”,金文小篆字形从“车”从“勹”(音bāo,包裹)会意,表示用车包围成圈,这是古代军队宿营时的驻扎形式。古代打仗常实行车战,一般是用四匹马驾车,军队驻扎时,就把战车排着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止敌人袭击、这就是“军”。营垒开口处是营门,营门是把两辆车驾马的辕朝上竖起,相向而立形成,这就是所谓的“辕门”。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诗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提到的“辕门”,就是这种军营的门。
可见,“军”本义是围成营垒(军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军”下解释“圜围也”(圜,围绕)。《左传·成公十六年》:“宋、齐、卫皆失军。”俞樾《群经评议·左传》对此解释说“军者,谓营垒也”。《左传·昭公十三年》:“乃藩为军。”“藩”,是篱笆,意思是说筑篱成营垒。《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之余师不能军。”“不能军”,即不能围成营垒。《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于军。”韦昭注:“军,所军之地也。”
《汉书·霍去病传》中有这样一句:“于是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这说明直到汉代还用战车环绕作营垒。
军,由军队驻扎的营垒引申为驻扎(军队)。
《左传·桓公六年》:“军于暇以待之。”暇,地名。这句意思是,驻扎军队在暇以等待。《战国策·齐一》:“军于邯郸之郊。”古文中像这样的用例很多。如《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伐隋,军于汉淮之间。”《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驻扎的主体是军队,所以“军”又进一步引申为“军队”。《史记·淮阴侯列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守卫帝王居住地“宫禁”(严禁老百姓入内)的军队叫做“禁军”,家喻户晓的《水浒》人物林冲就是宋朝八十万禁军教头。
军,又为古代军队的编制。
《周礼·夏官》:“凡制军,万有二干五白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据此,周代的制度:天子设六军,诸侯大国设立三军。所谓“三军”,是指上、中、下军的合称。后来“三军”泛指军队,成为军队的代称。《左传·子鱼论战》:“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今天“三军”则多指军队的军种陆军、海军和空军。
由“军”构成的词语很多。军队的成员是“军人”;全军的主将叫“军将”、“军主”,副将叫“军副”;军中的将帅官佐称“军吏”;任辅助之职的军官叫“军校”;充军的罪犯叫“军犯”;军中的执法官叫“军正”;维持军纪的军官叫“军侯”。“军师”原是军中专门监察军务的官,后来在戏曲小说中用来指帮助主将出谋划策的人。
“军戎”是军队、军事;“军容”则是军队的仪容,指军队的礼节、风纪及装备。“军旅”指军队,也指军事、战争。“军锋”指军队的前锋。“军心”是军队官兵的战斗意志;“军令”是军队的法令;“军法”指治军的法令;“军政”是军中的政事;“军功”指战功,即从军所立的功劳;“军伐”也指军功“军帖”是军书,军中的文告。《木兰辞》有诗句“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军簿”是军中的文书、簿册,《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提到与李广治军作对比的将领程不识治军有这样的句子:“军吏治簿册至明。”“军用”是军费,“军帑”是军用的库藏。“军府”既指储藏军用器械的府库,也指将帅的幕府。军事防务叫“军防”,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叫“军符”,军前大旗是“军牙”。“军礼”是军中所行的礼节。
“军机”是军中机要之事,“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充任,称为军机大臣。“军令状”是接受军令后所立的文书保证,上面载明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后来它成为一种保证形式。“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都是说军令的威严,不可违抗。“军法从事”,则指按军法处断。
今天各类比赛中的第一二名称为冠亚军,这名称的来历也与军队有关。军中把战功显赫、英勇善战的人封为“冠军将军”,为将军之冠。《史记·项羽本纪》介绍项羽初起兵时,军中有一位“卿子冠军”宋义,后来死于项羽剑下。这个“卿子冠军”是因得宠而被册封的,宋义战绩平平,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冠军”。仅次于冠军的,就是“亚军”。第三名叫做“季军”,这是根据节令起名。因为一季有三个月,每季的第三个月叫做“季”,第三名就叫“季军”。最后一名叫“殿军”,因为古代军队行军,担任后卫任务的部队叫“殿军”(“殿”、有“后”的意思),“殿军”往往走在军队的最后,比赛最后一名“殿军”由此得名。
“琅琅上口”与“朗朗上口”
──兼与漆德平先生商兑
张遵融 张菁
《语文月刊》2004年第10期《“琅琅”与“朗朗”》,漆德平先生在该文中对“琅琅”和“朗朗”作了全面地辨析后写道:“‘朗朗’不能与‘上口’搭配。”(言外之意是只能写作“琅琅上口”,)而文中对“琅琅上口”释义为“诵读熟练、顺口”。笔者认为这均失之绝对化。其实,《汉语大词典》(第6分册第1261页)已收入“朗朗上口”词目,其释义为“谓诵读诗文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笔者查阅了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十几家出版单位出版的成语词(辞)典,均只收“琅琅上口”词目,其释义可归纳为:(1)诵读熟练、顺口。(2)文辞通俗,便于口诵(3)形容诵读诗文声音响亮、顺口。有的还在释义(1)(2)后标出“琅琅上口”的反义词──佶屈聱牙。由此看来,释义(1)(2)是“朗朗上口”所没有的,只在释义(3)上“琅琅上口”与“朗朗上口”相通,也就是说,前者包孕后者。
“琅琅上口”与“朗朗上口”不仅在词义上有所不同,在语用上也是有区别的。“朗朗上口”只能用来形容诵读得语流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顿挫。而“琅琅上口”除此义之外还可以用于诵读的十分熟练,但不一定声音响亮,如“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二岁时,她已以把唐人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琅琅上口。”(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另外,“朗朗上口”必须用于有诵读的动作时,形容诵读的状态,而“琅琅上口”还可用于虽没有诵读的动作,但一经诵读便非常顺口。如“儿童文学工作者,以及老师和家长,是应当抓住儿童们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编出内容优美生动而又琅琅上口的歌谣……”(刘鼓楼)
【练习】
在下列横线处分别填入适当的词语(A.琅琅上口 B.朗朗上口)
1.这段课文她读得虽然声音不大,但________。
2.面对广大观众,主持人把这首诗诵读得________。
3.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谐音换新义,读来________。
4.她把唐诗背得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或B 3.A 4.A或B
“血”、“塞”、“肚”、“吐”
广东韶关学院 吴有定
前不久教师普通话考级,考前有不少年轻教师来问:“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xiě和xuè两个读音,在什么情况下读xiě,在什么情况下读xuè?“塞”有sè、sāi、sài三个读音,“肚”和“吐”各有二个读音,它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这问题看似简单,可找出答案就不那么容易,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辨音这个功能。
其实只要作如下辨析其读音就清楚了:“血”字在单独使用时读xiě,当作词素与其他词素组成合成词时,读xuè,如“血案”、“血本”、“血仇”、“血管”、“血迹”、“血浆”、“血统”、“血缘”、“血(xuè)债要用血(xiě)来偿。”至于“血糊糊”(xiěhūhū)、“血淋淋”(xiělínlín)、“血晕”(xiěyùn)仔细玩味可知,其结构相对松散,有点像主谓句的味道,故也可将其中的“血”归单独使用之列。而“塞”字可通过词义或词性来判别:(1)可作屏障的险要地方读sài,如“边塞”,“要塞”等;(2)合成名词一般读sāi,如“耳塞”、“活塞”、“塞尺”、“塞规”、“塞子”等;(3)表示发音方法读sè,如“塞音”、“塞擦音”:(4)单独作动词读sāi,如把东西塞进箱子里;(5)合成非名词(“塞”一般位于词的末尾)或成语一般读sè,如“闭塞”、“堵塞”、“充塞”、“梗塞”、“搪塞”、“淤塞”、“阻塞”、“茅塞顿开”、“闭目塞听”(“塞翁失马”的“塞”是“边塞”的意思,故读sài);(6)述宾关系的合成词,宾语词素若是述语词素“塞”的直接受事者,则“塞”读sè,如“塞责”、“汗牛塞屋”;宾语词素若只是述语词素“塞”的涉及者,则“塞”读sāi,如“塞车”。“肚子”的“肚”也有二读:当表示动物的“胃”时,读dǔ,如“买个猪肚子”;当表示腹部时,则读dù,如“这母猪已经有息了,不要打它的肚子”,“这小孩今天吃得肚子饱饱的”。“吐”字,不管读tǔ还是tù,都表示东西从嘴里出来,问题是要看它如何出。如果是出于主动的、可控制的,则读为tǔ,如“不要随地吐痰”;如果出于被动的、无法控制的,则读tù,如“这几天他呕吐得厉害”。)
消失消逝消释
河北玉田一中 静恩星
“消失”和“消逝”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由于意思接近,经常被误用。那么二者有何异同呢?
这两个词的相同点都为动词,都指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版)对“消逝”的解释就是“消失”。
其实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要理解两个词语的差别,首先是必须搞清楚“失”与“逝”这个语素的区别。“失”的意思为“失掉,丢掉(跟‘得’相对)”。“逝”的意思为“过去”,多指时间、水流等。由此可知,“消失”侧重结果,强调永远失去了或很快失去了。例如:“瞬间,一颗流星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消逝”侧重过程,指逐渐减少。例如:“火车的隆隆声慢慢消逝了。”
与这两个词相近的还有“消释”,它有两个义项:①<书>消融,溶化。②(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如“误会消释”。
【练习】
在下列横线上分别填入适合的词语(A消失B消逝C消释)
1.我站在故乡的山冈上,远望西边地平线上,那一抹残霞渐渐在天边________了。
2.“落霞与孤鹜齐飞”,那一点孤鹜终于________不见了。
3.小华与丽丽就因为那么一点误会已经半个月不说话了,后经团支部书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向两人说明了真相,终于使两人________了前嫌,重新和好。
4.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脸上的笑容马上________了。
5.失意、寂寞和无声的叹息,随着岁月的________无影无踪了。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