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1、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了解花红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结构。
3. 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难点】:了解花红的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拔
【知识链接】:
1、说明文是以 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事理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4、理清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文章。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成长过程,说明物品的生产程序和使用程序,介绍人物传略常常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等静物一般按空间方位的顺序安排文章。首先要确定观察点,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观,按一定方位,从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内外中心来说明事物。
逻辑顺序: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安排文章。一般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顺序。如因果关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5、判断说明方法
6、辨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结概括如下:
说 事物说明: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特点、功能
事理说明:解释事物含义、原理、关系、 演变
明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文 空间顺序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现象—本质
原因—结果 特点—用途,主要—次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过关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体裁是 事理 说明文 文中引用的诗句“蜂争粉蕊蝶分香”是唐朝温庭筠《________》中的句子。
2.题目“红”的含义是 红色,这里泛指一切颜色 。
3、本文的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题目有什么样的好处?
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4.作者 是一位 作家。
5.掌握下面的词语
灼( )伤 分泌( )柑橘( ) 萎谢( )褪( )色 三棱( )镜 灼( )伤 花huì( ) yōu ( )长 并蒂( ) 蜜xiàn( )
二、整体感知课文
6、填空
(1)本文的说明对象:_花儿为什么这样红_、说明对象的特征:__红_____。说明的顺序是:__因果关系的逻辑的逻辑顺序___说明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本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本文采用了设疑——解释——总结(或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课时
三、合作探究
7、研读文章第二部分(2——10节)
(1)、研讨(2——4节)这三节从物质基础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顺序?当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花青素是红色,________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花青素是蓝色,________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________性时,则呈紫色。
(2)、研讨(5节)这节从__物理学原理_角度一说原因,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
(3)、研讨(6节)这节从_生理上的需要_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说一说原因,试一试,能否把其它几种颜色也说出来,并用直观的图把它表示出来。)
(4)、研讨(7节)这节从____进化的观点___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说一说原因、并用直观的图把它表示出来。)
(5)、研讨(8——9节)这两节从_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_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说一说原因)
(6)、研讨(10节)这节从_人工选择_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并说一说原因)
四、学会质疑:
人们说:“发现一个问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有价值”,学了本文,你对课文内容还存有什么疑惑吗?请说(写)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五、拓展延伸
8、 研读赏析倒数第二段。
①本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②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③本段列举牡丹、大丽花、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从那几个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比较,突出了选择的显著成就。(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
④本段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的结构)
9、“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
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阅读全文,简洁地回答森林的两大功劳。
(1)吞水吐雨器:_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__
(2)吞碳吐氧机:__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的氧气。
14.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4分)
(1)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2)_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5.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__。
16.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粗词“近200年间”强调了__ “三分之一以上”强调了_时间之短 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17.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
答:(1)_水土流失
(2);动物家园遭到破坏
18.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2001年武汉市政府在全体市民中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
【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