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选文情况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五篇文学作品。《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老山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作品,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这些选文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
二、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所选的作品,有侧重抒情的(如《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有侧重叙事的(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都表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家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如何来体会,这就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精读”。
七年级下册的前三个单元的学习重点都是“精读”,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涵泳品味”。所谓“涵泳”,本义是“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进而引申为“深入领会”。具体到这个单元的学习,就是要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体验和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那么,如何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呢?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单元的单元说明中并未提及朗读(因为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事实上,朗读是进入作品,特别是抒情性、音乐性较强的作品的非常理想的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过去所学的关于朗读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进入作品的氛围和情境。当然,朗读只是深入理解作品和作者情感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段落,把握抒情方式,也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本单元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学习做批注。本套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课文采取了旁批的形式,有提问,有提示,有批注,也给学生留下了做批注的空间,可能有些师生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实践了这样的阅读方式。而在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黄河颂》中,编者则集中提供了一些“批注示例”,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了批注,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
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扣住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如教材单元说明所说:“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政治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唤起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
第二,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侧重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又有不同:前者更为直露,以气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情性描写,更为深沉隽永。同样是侧重叙事的作品,《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又有不同:《老山界》以红军攀越雪山的过程作为时间线索,记录作者亲身的见闻;《谁是最可爱的人》精心选取采访得来的材料,多方面展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木兰诗》则以民歌体式讲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来自民间的一位巾帼英雄的形象。同样是适于朗读的作品,朗读《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总之,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处理课文的教学,切忌千篇一律。
第三,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觉运用于写作和课外阅读实践。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会抒情”,而本单元的几篇阅读课文提供了丰富的例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品味这些例子,领悟写作方面的技法,并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此外,还可以适时推荐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
三、各课讲解
5 《黄河颂》
《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语言浅显易懂,情感豪迈直露,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障碍。本课的教学,应当以诵读为主,同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诵读前,可以通过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教师可以利用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朗读的知识和技巧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至于诗中采取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如直抒胸臆、呼告、比喻、比拟、反复等,都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不必做过多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进而模仿运用。
本课的“思考探究”的两道题分别是基于诗歌内容和写法而设计的,比较简单。“积累拓展”部分专门设计了要求学生学习做批注的题目。这种方式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使用过,本课则集中设计了一些批注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自行对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批注。学生初学做批注,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但更应该提倡真实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而非千人一面。此外,做批注不仅仅是一项学习任务,更是一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引导学生把这样的习惯落实到日常的课内外阅读中去。
6《老山界》
本文是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文章真实、生动地记叙了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写的事情不少,头绪也很多,却线索清晰,详略得当,将整个翻山过程写得十分清楚,是叙事散文的典范。文中有许多富于抒情气息的描写,一向为人称道,不仅极为生动、细腻,让读者读来仿佛置身于山路之中,目睹作者登山夜宿的过程,而且充满感染力,令人振奋。文章令人信服地展现了红军这支坚强的革命队伍的风貌和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品质。这篇文章的经典地位,就在于透过精到的叙事、生动的描写,张扬出昂扬的革命情怀。
文章按照时间的推进和地点的转移记叙红军翻山的过程,这种写法学生比较熟悉,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阅读边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文字,同时调动体验和想象,梳理红军翻山的经过。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对具体情节和相关文段的细读,体会作者是如何严密、清晰、中心突出地安排叙事的,以及这样安排文章层次的好处。可以抓住文中几处生动的描写,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描写对于表达主旨的作用,理解文章的叙述和描写是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对红军崇高品质的把握,要从细节入手,结合具体叙述和描写,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深入思考感悟,从而受到熏陶。要从“事”到“人”,让学生体会到红军的崇高品质既是在翻山过程中透过一处处细节展现出来的,同时又是翻山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切忌生硬灌输,或直接提供概括性的结论。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随军赴朝鲜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伟大胸怀,有力地证明了人民军队不可战胜、抗美援朝斗争必将胜利的真理,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天读这篇文章,仍令人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
教学本课,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精心选材,多方面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品质的写作手法。文章选用了3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第1个事例是松骨峰战斗,文章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英雄的战斗集体的“群像”,主要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坚韧刚强,展现了他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第2个事例是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助朝鲜群众,是“个人像”。文章既运用了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又结合了环境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这位战士品质的纯洁、高尚,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关心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第3个事例是作者与一位战士的谈话,三问三答,意蕴和感情逐步推进,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气质的淳朴谦逊、胸怀的美丽宽广,赞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写这三个事例,都不止于报道“事迹”的层面,而是深入发掘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从而使文章升华为对全体志愿军战士、对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的深刻揭示和深情歌颂。这3个事例的具体写法也各自不同:第1个事例呈现的是集体,以写战斗过程和战场面貌为主;第2个事例写的是个体,主要是通过行动、语言并结合环境描写来表现的;第3个事例写的也是个体,较多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8《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这是一篇类似散文诗的抒情散文,教学时如果不从“诗意”这个角度进行处理,将会使课堂枯燥沉闷、生气全无。学生由于年龄、经历所限,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一类的体验,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去唤起学生内心对于故土的朴素情感。可以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或者播放音乐《松花江上》,直接而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和理解文意。因此,品析文中的关键意象和抒情描写,应该成为教学的核心环节。本文众多意象列锦似的排铺,纷至沓来,加上排比句式的大量运用,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不断冲击着读者。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象、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这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是自读课文,虽然有一定难度,教师也不宜过多讲解,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大声朗读来感受和品味。本文设计了边栏和旁批,应该提倡学生在旁批和“阅读提示”的提示和指引下理解课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精彩语句进行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9《木兰诗》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材乎家喻户晓。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比较熟悉,语言也相对平易,虽然是教读课文,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宜句句精讲。在内容方面,应该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梳理基本脉络,理解人物形象,关注全诗叙事的详略安排,并思考这样安排的原因;从语言形式上,要注意本诗作为北方民歌的特点。这篇课文也很适合朗读,但这种朗读和《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的朗读是不同的。《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抒情的因素并不是完全没有(比如结尾处),但不占主要地位,它的诵读,关注点应该在作为民歌的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上,注意其节奏感、韵律感以及民歌中常见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互文、对偶、顶针、反复等)的运用,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基本上也是围绕上述几点进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