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进行此次比赛的主题是“传承汉字文化、共筑中国梦想”,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汉字的书写和听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不过,从比赛成绩来看着实令人担忧。
在比赛现场,让一个个选手或“瞠目结舌”或“望而却步”的,不只是诸如“髋关节”、“分道扬镳”、“炉箅子”、“腭裂”、“分道扬镳”之类的复杂字词,而是连“颠茄”、“熨帖”、“裘衣”、“咋舌”、“三聚氰胺”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词汇或者常见历史人物、地点名词如“恽代英”、“曾国藩”、“图们江”、“束河”等也让我们的学生束手无策。
这的确不仅反映出当下汉字教学的偏差,更反映出人们对自己母语的淡漠和忽视。汉字读写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专属,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孩子汉字书写能力,不仅是我们广大教师的职责,更是我们的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责无旁贷的义务,因为从选手们的成绩来看,语文课之外的汉字学习与应用,更是薄弱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说:“汉字用来记写汉语并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但这众多的“传承者”不仅与我们的许多学生“素未谋面”,而且也可能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熟悉的“陌生人”,这不由得让人捏了一把汗,难怪有人竟喊出了“拯救汉字危机”的口号。
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在当今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不坚持正确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君不见商场门前、街道路牌、媒体广告等诸多场所错别字俯拾皆是,这委实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我们能否拿起久违的笔,写一封信、题几句诗,养成书写我们母语的习惯,这不仅是对中华汉字文化的一种传承,或许更是一种获得温暖与真诚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