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一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教案和教例评析
  教学目的:
  1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难过的失落感。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写景)
  2、记叙的感情色彩。
  3、两相对比的结构。
  4、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叙事)
  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局部。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干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展示相关图片)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和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同学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因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平安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鄙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正字音:
  确凿záo菜畦qí蟋蟀shuaì缠络竹筛shāi觅食m渊博yuānbó
  鼎沸dǐngfèi绣像xiù锡箔bó签赏jiànshǎng脑髓nǎosuǐ盔甲kuījiǎ
  蝉锐chántuì.秕谷bǐgǔ锡箔xībó倜傥tìtǎng拗ǎo
  人迹罕至(稀少)人声鼎沸(水开).拗过去(ǎo用力弯曲)敛在盒里(liǎn放)
  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
  三分析(如何写景)
  1从标题分析写作内容和顺序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对比意味。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局部。每局部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全文可分两局部。
  第一局部(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溢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溢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和“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局部(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2找出两段生活的过渡段,划分结构。
  ——“我不知道……”承上启下,全文分为两局部。
  3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对自身的印象不能全成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
  ——关键句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4朗读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同学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标明常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示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和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5朗读美女蛇一段,同学复述,分析作用。
  ——运用了联想手法,增添神秘气氛,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特点,引入冬季。
  二、分析(如何叙事)
  1冬季百草园的特点,“比较的无味”该怎么理解?
  ——“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有雪则好玩,尤其是捕鸟,相对其它三季,乐趣少些,但还是有的。
  2有哪些趣味?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人迹罕至,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费字不多,写出儿童爱玩心理。
  3划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
  ——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发明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对比闰土父亲的描写,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
  4过渡段作用
  ——表达出作者深刻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势无奈与依依惜别的深情,加点词不可删,否则由猜想变成肯定,不符合文章原意。
  总结: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溢生气的乐园,充沛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好奇、求知的性格特点。
  三、分析第二局部:三味书屋的生活。
  1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感觉的词。
  ———陈腐、呆板、冷清,与百草园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
  2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的对比。
  ——学习环境:呆板(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冬天百草园
  二、分析(如何写人)
  1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
  ——写出我对先生的敬意,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
  2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同学读自身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同学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同学要求严格,但他,仍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存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坚持深深的敬意。
  3课外延伸:下边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三个故事:
  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方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经常背着老师拉他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身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读书时,还要协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笞自身。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把这些情况和课文作个对比,考虑下边几个问题。
  1.)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还对他的三味书屋生活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呢?
  2.)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呢?
  3.)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同学,两者有矛盾吗?
  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
  ——鲁迅还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好同学装,他只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而已。
  4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有下列三种理解,你是怎么理解的?(选2)
  1).嘲讽脱离实际的清末私塾教育,暴露封建社会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束缚、摧残。
  2).真实的再现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生活,表示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3.)表示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三、揣测·运用
  1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2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示出来了。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示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越100字。
  四、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1本文采取了由远和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又如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发明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
  2全文前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就局部而言,写百草园含三大块内容:夏天的百草园、美女蛇的传说、冬天的百草园。写三味书屋,先写三味书屋座落的位置和格局摆设,写第一次行礼、第二次行礼,插叙“怪哉”虫的传说,后写读书生活(读书、习字、对课),写溜到后园里玩耍,再写师生朗读,写小朋友们偷偷在课堂上做戏、描绣像。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幅幅生活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一幅幅画面,依照作者的思路,是有其内在联系排列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主要表示为内容上合乎逻辑、顺乎情理的承上启下,同时作为一篇好文章,在形式上也要求有相应的过渡文字,起到结构全文的粘合剂的作用。
  文章第一段,以回忆的口吻,简洁概括介绍百草园的位置、规模、名称、变化、景观,特别点出“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那么,“乐”在何处呢?带出下文。第二段写乐在夏季。第三段,由“长的草”不去,因为相传有“赤练蛇”,为下段写美女蛇搭了“桥”。第四、五段正好写乐在关于美女蛇的奇妙传说。这传说写完,第六段稍加议论,作为前面的收束。第七段,以“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一句起步。关键是“比较”二字,跟谁比呢?显然,是跟刚刚写完的夏天的百草园比。于是第七、八段写雪地捕鸟之乐。一直到第九段将被送进书塾而无限留恋地告别百草园一虫一鸟,一草一木,几行动人的抒情,完成转而记叙三味书屋生活的过渡。
  五、作业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第9期)。
  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动态
  碧绿的菜畦多彩
  紫红的桑椹生机勃勃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
  活动: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愉悦身心
  摘覆盆子乐趣无穷
  听故事
  拍雪人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书的线条:
  景物: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静态
  有鹿和古树的画单调
  狭窄的小园沉郁窒息
  活动:拜孔子
  拜先生枯燥无味
  死读书束缚不了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叶书层”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
  两种活动不同两相对比的结构
  两种情致不同传旨揭要的构思
  两种心态不同
  文旨:表示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在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雅,客观上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的方式。
  [教例评析]
  这个教例,淡痰地表示出过程,鲜明地表示出结果。
  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示方法,突出地表示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掌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同学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件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
  由这个“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学设计。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同学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公开课教案思路!
  请认真地运用这种公开课教案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出现在你的教学蓝图上。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