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可以通过介绍圆明园或作者导入。
  2. 检查预习的情况,了解学情,为后面调整教学策略做准备。
  3. 读通、读顺课文。这篇文章比较长,生字词也比较多,读通、读顺课文是学好全文的基础。可分这样几个步骤:
  (1)听读课文(范读或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给生字注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以“字词积累”为主,结合学情适当增补)。明确生字的读音,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同桌间互相听读、听写、提问,注意字音、字形。这一步骤需要扎实有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自由朗读,读准读顺。教师可以抽几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4. 默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勾画文中重点语句。
  (2)同桌交流,说说这封信是针对什么事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注意这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老师不必在课堂上做过细的讲解,只要大家能活动起来,去读书、去交流就好。
 第二课时
  1. 复习字词,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动手写一写,重点放在“字词积累”中学生易错的字词上。
  2. 了解书信的一般知识。
  3. 阅读书信正文第1、2段,把握内容,明确与后文的关系。
  4. 精读书信正文第3段,理解这段的内容和写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找出这段的中心句:“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2)小组讨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圆明园是“世界奇迹”的?
  (3)作者围绕“幻想”,对圆明园进行了怎样的描述?
  (4)从文章的这些描述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5)结合这段的内容说说你对“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理解。
  5. 朗读书信正文1—3段。
 第三课时
  1. 让学生选择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造句练习。如“奇迹”“典范”“耗费”“惊骇”“眼花缭乱”“不可名状”“既然……就……”等。
  2. 按照上节课学习第3段的方法,阅读第4—8段。此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味,学习反语的使用,了解作者鲜明的立场,感受作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与批判。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组织教学。
  (1)默读第4—8段,勾画重点语句和不太理解的语句;然后,在班内简单交流。(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语句,可暂不做探究,先将疑问留给学生,留待在后面的教学中解决。)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强盗的故事”。(如果班内有擅长绘画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根据第5段的内容,画几幅漫画。)引导学生品味“闯进”“洗劫”“富丽堂皇”等词语,体会文中“漂亮”“胜利者”“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反语的作用。
  (3)重点语句品析。建议品析下面三个句子;也可将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①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②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
  ③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3. 大声朗读最后两段,说说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全文,体会“赞誉”一词的含义。
  第四课时
  1. 复习听写生字词;继续用造句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情况。如“劫掠”“赃物”“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赞誉”等。
  2. 回顾之前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这封书信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结合作者的身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伟大的人格。
  可以让学生以“从________(可以是文章的内容,也可以是某个语句)中,我读到(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自己对雨果的认识。
  示例:从雨果对圆明园的描绘中,我看到了雨果对中国建筑艺术高度的赞美。从“治人者的罪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这句话中,我读到了雨果对法国人民的肯定,对法国政府的批评。
  4. 课堂小练笔:以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这一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书信的格式;另一方面,归纳文章主旨,升华自己的认识。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