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课外必须了解有关背景。教学本文,力求再现情境,借以直观感受,并迁移课外,从中有所感悟。
  教学步骤:
  一、描述画面快速默读全文,按时间顺序将文章内容切分为以下几个画面,学生续说画面,再现情境。可同时辅以播放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1.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四位登山队员轻装出发……
   2.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
   3.天渐黑,四人缓步前行……
   4.刘连满留下,他昏迷了……
   5.夜已黑,点点星光闪耀,三人辨认着路途……
   6.一次史无前例的无氧攀登开始……
  二、揣摩语言
    师生共绘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引导紧抓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可尝试如下方法揣摩词句,比较体味:
   1.力求复活形象化的动词,在“活”的表演中直观呈现人物动作。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一“插”一“蹬”显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难度。
   2.删减词句,对比效果:
    “……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如删掉“也”,效果怎样?(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前无能为力,“也”字有力地体现了登攀艰难的程度。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如去掉“才”,不足以表现他们以全部精力凝聚于攀登,不足以体现时间是攀登艰难的有力证明。)
    “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删去“更”比较效果。(队友的安全、自己的生命,孰轻孰重,天平的指针偏向前者,“更”不正是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精神的写照吗?)
    “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删掉“一寸一寸”,不能突出上升速度的缓慢。)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多么难熬!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如此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3.改换词句,参照原文,反复品味。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将“三米”改为“几米”,“三个’改为“几个”如何?(用确数而不用约数,确切体现距离与时冈的强烈反差,表明这是一段特殊的行程。)
  三、回味迁移
    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赞歌不断。回读课文,再迁移课外,撅取精彩文章、精彩片断共同晶读,学生将又是一次心灵的震颤、情感的升华。
   1.回读课文,整体感受。
   2.援引课外精彩片断,品读升华情感。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①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码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他在登山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感受:“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几乎已经麻木的腿移动。”
    ②“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这副沉重的挽联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功业绩、道德文章。
  2.课文扩读材料
    拉斯顿终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一把8厘米长的折叠刀给自己的右臂实行截肢。他忍着钻心彻骨的剧痛,用刀子在自己的右臂前肘处一下下地割起来。鲜血大量溅涌而出,染红了压住他右臂的巨石,并流淌到地面。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最后,拉斯顿的右臂终于被切断了。由于大量失血,他差点晕厥,然而,他仍从身旁的急救箱中取出杀菌膏、绷带等物,给自己被切断的右臂做紧急止血处理。流血止住后,他决定徒步走出峡谷。
                                      (节选自《登山勇士断臂求生》)
  提示:峡谷探险被巨石压住右臂,绝境被困五天断臂拯救自己,这是懦弱与勇气的较量,也是自我意志的考验。
  一路上陆陆续续凑在一起的我们居然也成了一个不小的队伍,蜿蜿蜒蜒地散落在山间的小路上。爬高上低,山腰间的这条小路逐渐显露出它的峥嵘来。紧贴着半山腰开凿的小道不足半米宽,有些地方仅仅可以放下一只脚。脸紧贴着峭壁,背后悬崖下是奔腾咆哮的江水,掉下去绝无生还的可能。每到稍微宽阔一点儿的地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惊叹。
                                      (节选自《背包穿越香巴拉》)
  提示:感受奔腾江水的震撼,领略一路旖旎的风光,勇于探索、不畏难险的人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提示: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生命才精彩。霍金,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不断挑战自身极限,与命运抗争,终成为人生的斗士。
教学目标
   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这是篇自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地复述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注意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叙事手法,通过典型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故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教学目标。
    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本文有许多优美的写景句子,可以让学生积累下来并学习、模仿、运用。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本文四个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细细体会、学习。故设置第四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2003年5月中国纪念登上珠峰50周年活动的新闻报纸。
   没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录音机,磁带《青藏高原》,以及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设计思路
   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速读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同时,能够抓住关键内容,进行有详略地复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而本文无疑是进行这方面训练的好材料。
   语言学习讲究积累。本文的景物描写很成功,故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积累和模仿很有益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登山队员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师:珠峰是雄伟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巨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梦想。
    出示2003年5月报纸新闻:纪念人类登上珠峰50周年,中国业余登山队员首次登上珠峰。
    师: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创设了一种美好的学习情境;而新闻报纸的出示,使学生感受到了新鲜,拉近了学习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应该关注生活。)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该选择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
  三、细读课文,复述细节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2.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然后推举一人进行全班交流、评价。要求学生注意叙事的详略。可以复述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叙事的详略和如何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同时让学生加以评价,是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要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
  四、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师:从刚才大家复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人物思想感情,感受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行情感体验。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亲身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同时,语言是要靠积累的,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积累一些好句,体验其中妙处,不失为一种学习语言的途径。)
  六、课堂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你的理想之巅。
  资料链接
  郭超人,高级记者,1960年,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了这次登山过程中的许多感人事迹。登顶成功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本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文章内容。
         2.讨论,抓住主要信息,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
  教学重点:
    简介背景资料,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课前专栏:
    积累汇报,观察说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
   1.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2. 写作背景简介: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3. 珠穆朗玛峰简介: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三、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思考:①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
         ②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③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
          (指定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四、精读课文,研究相关问题。
    学生思考: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
    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
      (为了表现珠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热门七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