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是当今文学界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它与文学欣赏基本同义,但认真分辨起来又略有不同:文学欣赏主动性更强,审美意味更浓厚,视野较窄,不是任何作品都可以进入欣赏的范围;文学接受既可以主动欣赏,也可以被动接受,标准更宽泛,接受的范围更广。当然,二者的细微区别无关宏旨,重要的是文学接受是革新了的文学理念,代表着当今的人们已经走过对作者和作品关注的历史阶段,进到对读者关注的新时代了。
在文学接受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初,阅读活动首先遇到一个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的问题。所谓期待视野,就是在读者阅读之前和之中,由于主观的和客观的、过去的和现时的诸多因素影响,阅读心理已经形成了某种认知结构和预期认知。这种期待视野决定着或影响着读者接受的方向和层次、接受的质量效果。也可以把它叫做阅读的前理解。本文就是基于期待视野展开的,还涉及本文、召唤结构和隐含的读者等新概念。
一、本文和作品有什么区别?
本文,又称文本,有原文、原本之文、初始之文的意思,它是西方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接受美学学派的眼里,本文与作品截然不同,本文属于作者这边,是作者创造的、尚未进入接受过程的产物,或处于原始状态、混沌状态的产物;作品属于读者这边,是读者阅读过、创造过的产物。任何本文,在进入读者接受之前是意义未定的本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本文一经读者接受,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全部的形象得以激活并呈现出来。
对本文和作品加以区别的意义在于,突出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历来人们都看重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即作者,把他们看成文学作品意义的惟一解释者,读者和评论家的任务就是发现、追寻、猜测文学作品的“本意”或作者的“本意”;现在接受美学的思路反转过来,把眼光投向读者这边,把读者看成文学作品意义的惟一解释者,强调了读者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革。
二、召唤结构对文学接受起什么作用?
本文就是召唤结构,二者是同一的,只不过说法不同。所谓召唤结构,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充满多种未定点和空白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结构。在这种结构里,隐含着作者的各种策略(即方法、技巧),让本文变得富有启发性、召唤性;在这种结构里,有多种未定点和空白点等待读者填补、充实,正是它们形成一种召唤的力量。那么,它召唤什么呢?召唤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思想和情感、认知和审美……
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开头,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其中有许多未定点:什么地方的“街灯”?“街灯”是什么样的灯,有多少盏?“远远的”,远到什么程度?“明了”是清晰明亮还是隐约模糊?对这些未定点,诗人并没有说明,既不愿意说明,也无法一一说明,因为诗贵凝练,诗贵含蓄。我们以前说这些意象性的词句组成一幅意味深长的画面,现在可以说这些未定点组成一种召唤结构,激发读者的想象之翼在本文的天地中飞翔。
单句诗是这种召唤结构,成段的句群何尝不是召唤性更强的结构图式呢?例如鲁迅《故乡》中的片段: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其中的未定点更多:月光下的这幅画面是清晰的,还是幽暗不明的?“海边的沙地”是什么样的?西瓜是什么大小形状、什么色彩花纹的?这个少年戴的银圈是什么样的?他手里捏的钢叉是什么样的?猹是什么样的动物?猹的反身动作是怎样的灵敏?还有,读者要有脑海里映现这幅画面,还得想象少年其他一些情况:他身材的大小高矮胖瘦如何?脸型、肤色如何?什么衣着?他为什么来到这里?在想象丰富的读者心中可以提出无数个问题来。
这些未定点的组合,就成为一种富有特殊意味的召唤结构。
既然是结构,就必然有系统性;作为文学的系统,又必然有认知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引导性、指向性,引领或激发读者领悟或创造本文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如当我们读“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会回荡着一种优美的旋律,一种美好的情感油然而生,“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就有审美想象的导向性。又如“一幅神异的图画”仿佛一种世外桃源的境地,宁静优美,不染世间尘滓,似乎含有一种归返理想世界的召唤。
三、“隐含的读者”如何暗自发挥作用?
所谓文学的接受,是文学活动的全程性接受,不只是阅读中的接受,在作家创作开始和进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接受的历程。作家写作时,不管他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他都是在对一个隐含的读者进行叙事、抒情和议论,并通过各种策略激发这一隐含的读者的阅读兴味和阅读的想象力、理解力。
这个隐含的读者,既真实存在,又模糊不清;既像是一个人,又像是所有人。它很不固定,会随时间地点而发生变化。如中国古代的书信,如汉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当初写作的时候,作者面对的读者只有对方一人,但成为历史名文之后,隐含的读者就是天下所有人了,尤其是那些想象司马迁那样发愤学习、发愤著书的有志之士;又如儿童文学作品,隐含的读者基本上是少年儿童,但他们长大之后仍然怀念过去的阅读情境、阅读享受,可能再次阅读这类作品,再次在想象中体验过去的“幸福时光”,而且有些儿童文学作品没有年龄限制,如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隐含的读者既是少年儿童,又是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它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有阅读兴味的读者。
总之,隐含的读者与现实的读者是不一样的,现实的读者是具体的个人,隐含的读者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存在于作品之中,成为作品的一种神秘的召唤力量。
四、读者进入本文之前有哪些期待视野?
在具体的文学接受实践中,有多种期待视野,这里介绍四种主要的。
1.文体期待
任何文学本文都可以归“体”,任何文学体裁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哪一种文学体裁的特点,都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无数的文学本文的个别特点的集中和抽象。当我们接受具体的文学本文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已经贮藏着这一篇或这一部文学本文的一般性特点,如读小说,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唤起对小说文体的一些期待,如本书前面说到的小说艺术特征,有“细致地、多角度地刻画人物”“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的、灵活的、充分的环境描写”等,已经成为我们阅读前的“知识导引”了;我们读诗歌,会期待着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意境、情和理等出现;我们读一篇文章,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抒情散文,会调整心境,准备在散文原野上漫步,接受一次情感和思想的洗礼;我们读传记文学,会期待着主人公令人崇敬的形象的显露,或是他的悲壮故事的展开,或是他的奋斗经历的再现。
2.作者期待
这种期待需要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一是作者应是文学名家,广为人知,他的名声对抬高他的本文地位有作用;一是读者或多或少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这对读者接受他的本文有良好影响,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渗透进对作者的预先即有的认知理解和情感倾向。由于这两方面的影响,读者的阅读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比如你读鲁迅的本文,是不是预先在脑子里有“他的作品思想深刻,我得认真地读”的念头?你读周作人的本文,是不是预先在脑子里有“他有过不光彩的人生历史”的念头,而影响你对他本文的赏识?你读安徒生的童话本文,是不是预先就有一种亲切感?你读李白诗,是不是准备迎接一种豪放飘逸的情感的冲击?
3.形象期待
这种期待是读者在接触文学本文中的形象之初,根据对形象的初步了解来预见或期待形象的继续呈现,关注性格的发展、命运的结局。高明的作家总是使用种种写作策略,在本文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心,牵引读者的持续的和紧张的关注。比如莫泊桑《项链》开篇写道: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故事开端,产生了一种事理的悖谬:美丽动人的姑娘照理应该交好运,可是命运不佳;在一个金钱万能的社会里,本该嫁一个有钱的好男人,可是嫁给了一个普通小职员。那么下面的故事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她一辈子就这样平淡地生活下去,就没有故事可讲,作者也不会写她了;事实上她后来发生了一件对她和她家来说是惊天动地的事故,这是读者怎么都想不到的,也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成果。《项链》迎合的是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期待。
经常出现于读者视野中的还有人物性格、品性的期待。比如托尔斯泰《复活》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有这样的描写:“她头上扎着头巾,明明故意地让一两绺头发从头巾里面溜出来,披在额头。……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旧放光。”读过这些描写,我们会期待着一个身世悲惨却不屈服,同时又有点风流的女子形象继续呈现。
4.意蕴期待
这种期待指读者透过一些较为浅层次的形象描写、语言形式待,期待着作者表达深刻的观点、哲理、情感、志向、趣味、操守等,或者是读者期待着自己挖掘出这些深刻的意蕴。正当的阅读行为,都是有层级并由浅入深的,一般都是先接受语言文字,认读语言文字中的表层信息,再“破译”本文的深层意蕴。至于由浅层阅读开始,最后仍停留在浅层认知的阅读行为,不是正当的阅读行为,不在讨论之列。
意蕴期待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所谓局部的意蕴期待,是读者对一些具体的字词句段的认知,期待看清其中的深层意味,比如上面说的《复活》中对玛丝洛娃的描写,从中我们悟出她的性格、品性,就是例证;又如我们读《老人与海》,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
他。”
敏感的读者应能悟到,这是全书中最精彩的话,最能体现老人的性格,虽然还没有读完全文,但已经对老人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理解,由此产生敬意。
所谓整体的意蕴期待,是读者对一篇或一部本文,在接受之后总结印象和体验,总体上悟出深刻的意蕴。如我们读杜甫《登高》一诗,应该体会到诗人目睹秋景秋色,观景生情,抒发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意。
整体的意蕴期待也有不同层次,有较浅的,有较深的。这里只说较深的一类,试看下面一首古诗: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表面看是讴歌历史名人诸葛亮,实际上,我们利用期待视野,可以隐约体会到作者在对历史人物的感叹中,也含对自己时运不佳、雄心未遂、赍志而殁的心意抒发,只有体会到这一层,才算触及本文的底蕴了。
除了上述四种阅读期待视野,还有本文的版本、标题、装潢设计造成的种种阅读期待,不一一列述了。
五、如何发挥阅读期待视野的作用?
下面探讨一下阅读的期待视野对我们的文学接受、语文学习可能发生的重要作用。
1.发现和尊重每个人的阅读期待视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期待视野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我们以前常被劝告读作品要尽力排除个人的成见、偏见,让脑子变“空”了,以便更加“客观”地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真实意蕴,这当然也不失为一种常规的阅读方法,但不能说就是惟一的方法。而且此法也有弊端,一则不能完全做到思想“客观”、内心虚静;二则不利于对本文的有效接受,有的时候,如果没有热情和很强的意向性,就很难进到本文深处,探及其底蕴。
当今的语文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独立见解,独立见解来自何处?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每个学生不同的期待视野,因此承认和发挥每个人的阅读期待视野在今天已经势成必然。从接受美学上说,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阅读经历、性格修养、兴趣爱好以及接受本文时的心境、情绪不一样,产生的期待视野效应也不一样;从文学的本质上说,本文是由抽象性的文字构成,每个人对文字符号所描绘的形象的认知,都带有个人独特的感受和想象,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例证;从心理学上说,每个人对抽象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是受过去储存在脑海里的印象影响的,或者说是根据心中已有印象来建构有待确认的形象,比如,少年闰土的形象,在本文里是虚的、未加确定的,但在我们的眼里、心里是实的,他的“十一二岁”的样子,正是我们平时所见的这般年龄孩子的样子;他脖子上的银圈,也是我们平时见过的银圈的样子,如果我们有谁没有见过农村小孩的银圈,就不能产生这一事物的假想形象。
因此,我们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应有一种自信,只要认为我们的期待是有根据的,即使跟别人不同,甚至跟老师不同,也要坚持发表创见,而且越是不同见解越有价值!
2.增加阅读积累,扩大和深化期待视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这告诉我们,要通过广泛阅读来扩大期待视野。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其实多读也能“生巧”,这后一个“生巧”指能够正确地迎合本文的召唤结构,正确地填补本文的各种未定点、空白点。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意思说,练习一千支歌曲之后才能真正懂得歌唱,看了一千支剑后才能识得武器;所以要获得对事物准确圆满的把握,一定要先广泛地见识。从古到今,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崇仰专家对本文的解读,也佩服老师对课文的领悟,其实他们之所以有深刻高远的见解,除了认真细致外,再就是读书多,人生阅历广。所谓见识就是期待视野中的重要内容,而见识又是千百次训练的结果。试想一想,面对同一本文,是初次见到它,对它的召唤结构把握得好,还是第十次、第一百次见过类似本文之后对它的召唤结构把握得好?
3.初识本文,发挥期待视野的作用
面对等待我们阅读的本文,如果时间允许,先不要急于阅读。不妨先做到识文体,认作者,读标题,看年代,察倾向,观风格。
识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你能召唤起所见文体的印象,就能对本文的一般性特点有所把握,接下来是对本文的个别特点的把握了。任何文体的个别特点,总能反映出文体的总体特点。比如读一篇童话,你会很快想到童话的一些特点:幻想、想象、夸张、拟人化,故事情节神奇曲折,表现方式简单而生动,语言亲切、儿童化……那么下面要读的这一篇童话本文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认作者。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形成他特有的路数、习惯。如果你对作者已经有所了解,不仅读过他的文章,还知道他的人生经历,那么把你的印象调动起来,就可以预先建立一种期待视野。比如读鲁迅的杂文,你应该知道他的杂文的一些特点,深刻、机智、犀利、反讽、简练、富有情感……读郭沫若诗歌,你应该知道他的诗歌的一些特点,他在解放前写的诗歌,早期的《女神》大气磅礴、热情乐观、张扬个性、冲破禁锢;而后的《星空》是“退潮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像产生《女神》时代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是没有了”,气势上逊了《女神》许多,但艺术形式上有胜于它。你未必能了解得这么多,但只要你读过他们的作品,总能有一点印象吧。
读标题。所有文学本文的作者都会在标题上认真深思,把标题变成最强有力的召唤结构。你面对标题,不管是感觉到富有深味的标题,还是平常的标题,都要沉吟、默想一番。标题是引领你进入本文的初始途径。比如鲁迅善于在标题上做文章,许多标题,如《祝福》《药》《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记念》等,都具有丰富深刻的意蕴。许多同学觉得鲁迅作品难读,或读不出什么味儿,如果在进入本文之前细味标题,可以获得对鲁迅作品的初步认知。
看年代。即摸清文学本文产生的时代背景,这就是与“知人”相对应的“论世”。把握了本文的时代背景,可以获得对本文的某些确定性认知。比如我们读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看了诗作最后的“1937年12月28日夜间”,就应该想到这正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践踏中国领土的时期,而且艾青又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诗人,那么你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意思应该有几分把握了吧?
察倾向。即通过读标题、看年代、扫视篇首和篇末的语句,以及跳读本文中一些关键性的语句,大致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倾向。有时不一定能把握得很准,但在正式进入本文之前有一个“参照”总该好一点吧?
观风格。即首先对本文的艺术风格粗略地把握,是平和的还是激荡的?是欣喜的还是沉郁的?是含蓄的还是豪放的?先在心里建立对本文形式的一个认知预期,可以与阅读完本文后的印象相对照。
以上是对本文阅读的期待视野的择要陈述,需要说明的,上述的过程、方法不是孤立存在和表现的,而是互相交叉、互相补充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期待视野实际上就是为着有效地进入本文和更好地接受本文“认个门儿”,即使你做的这些先期性活动还不足以让你完全把握本文,但你在不知不觉地中接近了本文的“隐含的读者”,开始与本文“对话”了。
学会与本文“对话”——话说文学接受之二
上一章谈文学接受发生之前的一些必要准备,以及发生之初的一般原理;本章谈文学接受深入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和原理。如此反复解说文学接受,一是因为大家对这一理论较为陌生,很多新概念、新原理都有必要介绍,并实证演示一番;二是因为文学接受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每天学语文,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是在进行文学的接受,即使学习某些非文学作品,也可以受到接受原理的启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为我们在语文教学、文学欣赏中运用接受理论指明了方向。当然,明确这么做的必要性是一回事,认真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怎么做”的问题总比“必须做”的问题要难得多。下面就教你一些“怎么做”的方法,引导你深入文学本文当中,开始文学接受的纵深探究之旅。
一、怎样理解读者与本文的对话?
前面说了读者面对本文时,心中已经有期待视野,实际上这种期待视野不只产生于阅读之前,也产生于阅读的过程之中。在对本文的“纵深地带”进发的时候,期待视野仍然起着引导、调节的作用,并接受阅读的确证。更进一步说,在深入本文之后,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更加频繁而复杂,其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按接受理论的说法,这里的对话不是比喻性的,而是真实的双向互动。
经过作家的“策略”安排,本文成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体,其中的不确定性体现为空白性、未定性和否定性。既然有这么多的空白、未定和否定,那么就给读者思想以巨大的“游刃”空间,这就是本文与读者对话的基础之一。本文召唤结构的召唤,就有吁请对话的意思。本文会像精灵一样,站在读者面前,或伴随读者身边,对读者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引诱、激发他思考。如果读者轻轻松松顺顺利利地读通本文,那不意味着顺利,而意味着失败,为什么呢?因为本文缺乏 “纵深地带”“幽暗地带”,一览无余,没有挑战性,没有给读者对话的机会;作者的“策略”总是使本文留悬念,含空白,有余味,读者进入作品,仿佛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也就是说,好的本文像是等待攀登的山,渡过的河,徒步穿越的沙漠,召唤读者的信心和力量,对读者的智力和耐性是若隐若现的挑战。最后的结果,本文由陌生的面孔变为熟悉的面孔,并完全接纳读者。
本文与读者的对话还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作为读者,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水平、志趣情怀、阅读情境各不一样,导致阅读期待也各不一样。他在问—答、答—问的思想意识活动中徘徊前行,不断“叩问”本文,也不断“反问”他自己,中间有无数个对话的“回合”。他在阅读中老“犯错误”,既有他本人粗心的错误和他水平不够造成的错误,也有本文“故意”给他制造的错误。他的心智在本文的疆场上纵横驰骋,却又处处受到阻遏;他的期待不断被修正,重新生出新的期待,被本文肯定,而后又被否定,受到种种“挫折”,他的思想开始明朗起来,眼界开阔起来,审美情感更加丰富起来。最后,读者征服本文、建构本文,新的创造物——作品由此产生。
例如《阿Q正传》是世界性名著,引发了无数人的无数场对话,恰好有人描述过自己的读此佳作的一个完整的“对话”过程:
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
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
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
第三遍:鄙视阿Q的为人;
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
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第六遍:阿Q还是阿Q;
第七遍:阿Q身自己身上扑来……
第八遍:合而为一;
第九遍:又一化为你的亲戚故旧;
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
十一遍:扩大到全国;
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国土;
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个镜;
十四遍:也许是警报器。
(王冶秋《〈阿Q正传〉——读书随笔》,1940年12月1日重庆《抗战文艺》月刊第6卷第4期)
这里清楚地描述了一个有思想、有鉴赏力的读者接受《阿Q正传》本文的过程,与本文对话,与阿Q这个形象对话,其间有挫折,有修正有思想飞跃,这是真正的对话。这种对话,在接受理论创造者们那里被概括为“本文-读者相互作用”模式,相互作用的实质,是本文对读者的期待与读者对本文的期待,在互相作用中重合一致。
另外,从文学接受的历史来说,对本文的接受还有一个纵向对话或垂直对话的问题。本文一经产生,便成为不可更改的固定之物,连作者本人也不能改变它的意义,但是读者可以不断地创造新的本文,创造新的意义。作品诞生的时间越是长久,积累的本文版本和本文意义阐释就越多,对于后来读者的阅读既是一种参考的信息,又是一种新的挑战——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感受、新的见解。前人也活在本文当中,向今人展示自己的思想成果,并向今人发问;今人继承并检视前人的成果,又不得不答前人之所问,并质询前人的思想之正确与否。
所以,如果说作者创造第一本文,读者继之创造第二本文,那么每个读者的第二本文各不一样,本文夹带着无数的本文,形成共时的群言舞台,又形成历时的对话场院。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是本文与读者对话,而不是作者与读者对话呢?按照接受理论的说法,一方面作者的寓意难于真实地把握,另一方面这也是接受理论的理论缺陷。作家创作时所产生的原始冲动、灵感妙悟、审美感受、审美想象、理想意念,以及当时的语境、语言储备、文化背景等,除了少数被书面形态固定下来,其余的绝大部分东西都随时间飘流散尽,不复重现。留下的只是一个有待感受和理解的“符号世界”。因此,本文与作者分离,它既成为一个空架子,又成为一个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实体。不过这种说法不能运用于所有作家的创作和所有的文学本文,因为完全抛开作者,仅仅与本文对话,在道理上显得勉强一些,无论怎么说,作家也应成为对话的一方,距离读者时间越近的作家作品越是如此。
二、怎样理解对话中的正解与误解?
上一个问题涉及本文接受的一般原理,这一个问题涉及本文接受的具体情形。本文接受的具体情形是极其复杂、难以一一言明的,这里只能概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希望你受到启发,自觉地按对话原理进行你的文学欣赏实践。
接受理论交给我们对本文的解说权、创造权,本文的意义和审美价值由读者个体从主客观条件出发而赋予,那么会不会出现众口异声、群言百端的情形?这是有可能的,历史上对文学本文千奇百怪的解说有的是。但是,在言论的千百汇流当中,总有方向的正误之分吧?不论当代读者和历代读者如何变化,本文的结构和因素是不变的;本文的意义和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产生其意义和价值的条件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作家创造的第一本文,限定和规范着读者的接受,在“经典的”定论不断被颠覆的同时,还保留着本文的稳定性,太离谱的解说可能轰动一时,但终将被否定。
所谓正解,就是与作者赋予本文的原有意义的切合,或是与某种主流的、权威的解说顺应。有时为了达到对某一著名作者的著名作品原意的准确把握,可能穷尽毕生精力,与无数读者进行深入细致的对话,却一直找不到公认正确的结论,《红楼梦》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这种正解对少数人才有意义,对大多数人来说,要达到专家、权威有深高度的意见,不是什么创造,对本文的阅读史没有贡献,只是磨练思想、提高见识、规范思维而已。中学生接受文学本文就处于这种创造前期、创造准备期。比如对“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一问的解答,学生回答五花八门,似乎各有道理,老师最后引导到“是万恶的封建礼教害死了祥林嫂”这一结论上,事实上这一结论早已写在专家的研究文章当中。
所谓误解,情况就复杂了,既是对作者原意的反叛,又是对其他读者意见的否定。这种反判有可能是差劣型的,因为读者眼界有所局限,所见还不如原作者或其他读者。比如对《诗经》的理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宋代,朱熹发出了封建时代的“权威”解说,试看他批注《关雎》:
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诗经〉集传》)
说的是古代周文王德性好,又有好女与之相配,宫中之人见这好女颇有妇德,所以作了这首诗。在今天看来,这近乎痴人说梦。本来是一首上古时代的爱情诗,被严重地政治化了,这样言论对后代读者没有任何正面的参考价值。
后者,如《阿Q正传》发表的当时,许多读者深感恐惧,怕作者要骂到自己的头上,甚至有人猜测这篇小说是某人写的,因为只有某人才知道他的这段隐私。鲁迅则说:“我只能悲愤,自恨不能使人看得我不至于如此下劣。”(《〈阿Q正传〉的成因》)其实作者怎会把眼光盯着某个人?他是在诊断全民族的痼疾。
以上是读者对本文的歪曲性的误解,可称为“反误”;还有一种正常的、普遍性的“正误”,是指读者所见与作者的创作初衷不甚相合,乃至相去甚远,但本文本身确实显示出读者所见的深刻内涵,证明读者眼界高出一等。正如古人说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清代谭献《复堂词录序》)其中包含所谓形象大于思想的道理。这里面情况很复杂,可能是由于作者描绘形象时有盲点,对自己创造的形象反倒认识不清或认识不全,同时代的批评家,作为旁观者能够客观地指出形象的深刻意义;也可能是由于时间久远,后人的视野是在无数前人的视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看得更远更清楚。
读者见解超越过去的作者,这在古往今来的接受史上普遍见到的。例如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名著《红楼梦》,自诞生以来经过了漫长的意义阐释历史。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并未看到这一社会最后崩溃的结局,也看不到社会应有的发展前景。他的本意似是表达人生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充满感伤主义、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当然也有初步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因素,他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又向往古代仁君之政。今天的人们突破作者原有的视域局限,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了整个社会必然覆亡的命运,或者说社会必然转型的结局。这就是“正误”的典型事例。
现在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是不是今天对《红楼梦》的认识就至于止境,将来无可发展呢?《红楼梦》在将来的意义和它的命运谁也难以料定,但有一点似乎可以认定,就是读者以时论文,本文因时而变,将来的人们的视野会更加高远,会在我们今天的基础上发现更多更新的东西来。正如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说:“一切理解永远只是相对的,永远不能完美无缺。”是的,接受的历史是一条永无终端的长河,它的每一段都跟过去不同,一定会呈现新景象。
三、怎样理解以读者为中心的新文学史观?
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它强调作者、作品和读者三方相互作用,共同创造文学的历史。
在接受理论看来,过去的文学史,只是有关作家生平和作品的编年史,无视读者的存在,也无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历史流变。可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流逝,作家的生平事迹逐渐湮灭,作品的背景也逐渐烟消云散,惟有一代代读者生生不息,阅读活动兴盛不衰。文学作品要保存其价值,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就得通过读者的接受活动来实现,读者的接受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功能和历史地位。从这意义上说,读者对作品不是被动地接受着,而是主动地创造着,不只是创造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创造作品的历史、整个文学的历史。
上面说了,文学接受就是对话,那么整个文学的接受史,也是多重对话的历史:读者与作品对话,读者与作者对话,读者与当代读者对话,读者与历代读者对话。读者是对话“主办方”“主动的一方”,是对话的核心。读者创造了对话活动,对话创造了意义和价值,创造了作品本身,也创造了文学史。读者还通过对作品的反应,影响作家们的写作,作家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读者的需要来写作的,不仅面对隐含的读者而写作,而且面对当代的和未来的读者而写作。
从另一方面说,读者也时时被作家和作品改造着,他们的期待视野时时适应本文的召唤结构,经历期待的挫败,接受本文的修正,开阔了眼界,提升的精神境界,也发现了作品的新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作品的历史正是在这种挫败—修正—完善的循环中演进着,作品也由此成为创造读者、改造社会的精神力量,演变出一部文学史。
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有共时性的一面,又有历时性的一面。所谓共时性的一面,是指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发出不同的接受态度和接受理解,也指同一时代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某些相同的倾向,从漫长的文学史上可以看出这一规律;所谓历时性的一面,是指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接受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这是由于不同时代的读者期待视野发生变化,导致作品的潜在意义从不同的侧面被发掘出来。从这意义上说,读者的接受一方面是接受眼前的本文,另一方面又是在接受历史本文,既用当代视野与本文对话,又以历史视野与古人垂直对话,所以文学接受就是阅读活动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任何一次对话都是作品接受史无限发展链条的一个结点。
例如同一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时代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成为不同思想感情的代言人;阿Q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中也先后被赋予不同的解读意义,等等。我们从哈姆雷特、阿Q等典型人物的接受经历可以看出作品的接受史,甚至从所有有价值的文学名著中都能理出一条接受史的发展线索,这是确定无疑的。
四、对话理论对语文教学有什么启发意义?
1.开阔视野,进行全方位的对话。
前面提到,高中课标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其间包含接受美学原理,纠正了我们以前的狭隘阅读论——以为阅读就是单纯的吸收、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叩问、探寻,更不是 “全方位”的、多“回合”的对话交流。不过按接受美学原理来说,课标的“多重对话”仍不嫌其多,它只是说共时的、现时的对话,还没有提及历时的对话——与前人的对话,既然文学史可视作作品接受史,那么前人的观点、视野也就成为本文内容的一部分;再有,还应有更大范围的对话,比如与作者的对话、与专家的对话。不论是与前人还是与作者和专家对话,都要求广泛查阅资料,或倾听解说,以求对本文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入的领会。
参与对话的“角色”这么多,群言杂语,是不是有点“乱”,以致迷失了你自己?别忘了高中课标还有一句话:“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就是说,对话的主体是学生,而且是作为个体的学生。当你参与本文对话时,一定要以主体的心态、姿态出现于对话的场院或舞台,绝不能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把话语权转让他人。
2.破除迷信,不盲从权威性结论。
人都会尊重和相信权威的结论,但不要把这种尊重和相信当成“迷信”和“盲从”。权威性观点也有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时候,哪一方能代表绝对真理?你应从接受美学原理受到启发,任何人对本文的接受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瞬间行为,任何本文的意义都是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不定的,任何权威结论都和本文一样要经过无数读者的叩问、质询,没有哪一家结论经得起千百年的检视而不见错失的。要正确理解“接受”二字,它不仅指读者对本文信息的单纯接收、提取,而且指对信息的高度复杂的处理,包括反思、批判、填补等,这里的“接受”与“创造”应是同义语。
3.否定自己,不断开掘新的本文。
既然本文总是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历史上漂流不定,那么本文新意义召唤读者新视野。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对某一名篇,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前面提到某专家读《阿Q正传》,读到第14遍时悟到非常深高的道理,与先前读第一遍相比,思想认识不知前进和深化了多少。所以检验好的本文有一标准,那就是百读不厌,每读一遍感受更加深入了一层,扩大了一层,那些平庸本文或不良本文是每读一遍“味觉”更坏一层的。
开掘新的本文的过程就是读者否定自己的过程。如果在与本文对话过程中,一切顺顺利利,行而无碍,你仿佛充分肯定了自己的眼力、智慧,其实这不是好事;真正的良好阅读是遭遇挑战的阅读,迫使你改变期待视野,改变认知模式,甚至改变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不是一次阅读活动就能完成的,每一次阅读都要对自己有所超越、有所否定,你能做到吗?
4.尊重本文,认清创新思想阈限。
有些学生敢于“开放思想”,在对本文没有足够认知的情况下就随便下结论,这样的结论不仅对他人没有参考价值,对个人也是有害的,因为照此发展,势必养成粗心、浮躁、不负责、放言无忌的坏习惯。本文是文学接受、文学欣赏之本,认真解读本文,尊重本文的本意,是与本文对话、与他人对话的先决条件。本文中俱已呈现的东西应该全都把握到,隐藏的东西应该挖掘出来,而本文中没有的东西不应该随意附加,胡乱生发。任何事情总有两面性,就文学接受而言,既要鼓励创新,又要守住原本,正如开放思想的洪流,既要汹涌澎湃,又要依凭河道顺流而下,不可无边无际肆意泛滥。那么,怎么样才能把握好这种既开放又收束的尺度呢?还是要读本文,细读本文,多读本文,本文是你开口说话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