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叙事和抒情


一、什么是文学叙事?

叙事(narration)就是讲故事,或者说按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可能发生的状况,按作者的写作意图,按本文(或文本,作品的另一名称)的构成规律,来安线索,理情节,设悬念,造结构,完成故事,是叙事类文学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人说叙事是虚构人物、情节和场景,这话不完全正确,虽然大量的小说和剧本是虚构产生的,但还有不少纪实小说和报告文学也讲究叙事,它们用的是纪实的叙事方法,原则上不能虚构;再说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叙事类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纪实性的,它们的叙事很值得细品深究。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天都要“叙事”,与外界交流就要“叙事”,但这只是一般性的“叙事”;文学叙事技高一筹,意义更为深远,形式更复杂。

从形式上说,文学叙事是一种双重复合形式,即话语形式和故事形式的结合。话语原是语言学的一个术语,指语言运用中传达信息的一个独立的语段(Text);后用于文学研究,指文学表达的活动过程,即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也指信息沟通的结果,即产生本文的材料或本文本身。前者是动词性的,后者是名词性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可以理解为一种话语活动和话语交流,按自身的规律行事,并自成体系。对于故事来说,话语是它的形式;对于话语来说,故事是它的内容。二者结合构成了文学的叙事。

从内容上说,文学叙事传达社会生活的信息,展示人物性格和命运,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意趣。

从手法上说,文学叙事讲究精心布排,表现繁复的规则、技巧;还有,它常与文学抒情相结合,甚至在它的展开过程中常常暗含情感的潜流。

从性质和结果上说,文学叙事既虚又实,也就是既产生虚构性本文,又产生纪实性本文。

这些,都是日常叙事所不可比拟的;如果日常叙事也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就变为文学叙事了。

二、文学叙事有哪些主要特点?

文学叙事的特点很多,这里只挑出一些主要的加以解说。

1.叙事的完整性

从根本上说,文学是社会生活和作家精神世界的反映,文学叙事从社会生活之洪流中撷取一朵朵浪花,从作家精神世界中撷取一小部分,似乎故事变得不完整了。不然,文学叙事要求故事相对完整,建立一个话语系统,使本文自成一个完满自足的世界。当然,这种完整性在不同的本文中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为人物命运的完整写照,有的表现为人物性格的完整塑造,有的表现为人物活动场面的完整描写,有的表现为历史事件的完整叙述。也许有人问:不完整的叙事就不能称为文学叙事吗?不完整的叙事通常不出现在叙事类的本文中,而出现在抒情类或其他类的本文中。

例如鲁迅写《阿Q正传》,从阿Q生写到死,叙事相对完整,他出身卑微,生不知来历,连作者都不“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所以开篇第一章的“序”专门探讨阿Q的姓名,也算是追寻故事主人公的最早来历吧。鲁迅的另一篇小说《药》,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写一种特殊的“药”的来历和效用,尽管故事中多个人物都没有展现完整详尽的性格、命运,但“药”的事件是完整的,可以清晰地看出几个阶段或过程。

2.叙事的连续性

文学叙事应有一定的跨度,可以是时间的跨度,也可以是事件展开的跨度。在这特定的跨度里,一个个情节或场景前后必定有连续性,可以理出一种发展的线索来,这线索不能随意中断,除非为了某种表达效果而有意识中断,即使中断也是形断而意连的。现实生活的连续性常常是不为人所控制的,会插入意想不到的事件,干扰、打乱事件的连续性,但文学叙事避开随意性的发展,而追求与必然性相伴的连续性。

例如现实生活中的陈景润,一生之中经历了无数事件,有些事件与他钻研的“哥德巴赫猜想”有关,有些事件与之不甚关联。徐迟写《哥德巴赫猜想》,以陈景润的科学研究为线索,罗列事件,安置情节,各个环节依次布排,显出有序的连续性,同时舍弃了大量与陈景润的科学研究毫不相关或关系不大的事件、情节,以保持本文的完整性。

3.叙事的波澜性

文学叙事讲究技巧,创造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就是重要的文学叙事技巧之一。故事波澜起伏才有可读性。叙事波澜往往与描写矛盾冲突有关,包括矛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个阶。,有的本文在开头有所谓“序幕”或“楔子”,有的本文在结尾有“尾声”。虚构的故事容易造出波澜起伏,那靠的是裁剪的功夫,让矛盾的各个环节恰当合理地得以布置;纪实性本文的波澜性未必如虚构性本文那样鲜明,但作家善于发现平常事件中的“波澜”,有些波澜不一定是巨烈的外部冲突,有可能是人物内心“静悄悄”的冲突,这种冲突在高明的作家笔下照样能写得有声有色,有情调、有意味。

例如初中课文《羚羊木雕》,描写的一场家庭矛盾并不大,但是写得细致生动,加上“我”的心理感受的渲染,故事显得波澜起伏,矛盾曲折有致;还是初中课文《散步》,写一家三代人的一次出行散步,气氛本是平静、和谐的,可是行路多歧,在选走哪条路时发生了争执,最后一家人还是复归和睦,试想,如果少了这一小小“波澜”,故事会减色多少?

4.叙事的意外性

文学叙事经常会有一些“意外”出现,作家总爱选取事件奇特、情节曲折、出人意外的材料,即使故事本身不奇特、不曲折,作者也会用叙述技巧写出波澜,写出奇巧,当然,故事本身奇特、曲折,加上叙述技巧的高超,会使本文更富有诱人魅力。所以这里的“意外”,一指事件本身的意外,二指作者使用叙述技巧创造的意外。

例如莎士比亚写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有种种意外,意大利维洛那城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门第相当的世家,结怨多年,互相争斗,可是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相爱了,这是意外;就在罗朱秘密成婚之后,罗密欧意外地在械斗中失手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哥,由此遭放逐,这是意外;朱丽叶父亲强迫她嫁给贵族青年帕里斯,朱丽叶只好找神父劳伦斯商量,让自己在婚礼前一天晚上服药“意外地死去”;罗密欧从放逐之地赶回来,在墓地寻找心爱的人,意外地碰上了帕里斯,两人决斗,罗胜帕死,罗密欧为了心爱的人也服毒自杀,这是意外;可是朱丽叶药劲过后醒来,发现罗密欧已经死了,于是殉情,用匕首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意外;罗朱都死了,换来了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意外的和好,这又是意外。

5.倾向的隐含性

文学叙事只讲究专心“叙事”,不肯轻易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事件的倾向性由事件本身去显示,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情感判断交由读者去完成,即使到了情感态度非点明不可的时候,作者也会含蓄而隐晦,故意露一点“蛛丝马迹”给读者,适可而止。那么,有没有将创作意图和盘托出的文学叙事呢?当然也有,那将可能降低本文的品位。

例如鲁迅小说《祝福》里,祥林嫂的命运极其悲惨,作者不可能没有情感态度,但是作者有情感态度是一回,是否愿意表露又是一回事。作者只是专注地叙事,把情感判断留给读者,这样一来,反而增强了本文的深度和可读性,后人不断地解读本文,可以不断地挖掘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6.叙事的审美性

文学叙事是按“美的规律”来描写人物、设计情节、安排结构、布置场景,并表现出不同风格的语言美。正面人物都闪烁着人类精神的光辉,如罗密欧和朱丽叶就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即使反面人物或中性人物,其性格的构成也体现着“艺术美”;至于情节的波澜起伏、紧舒收放,同样体现着“艺术美”。
三、文学叙事有哪些不同的视角?

视角,也可称叙述角度,是作者采用某种特定的人称,来观察和感受世界,讲述故事的角度。本文中大量用第三人称“他”(或直呼其名)来叙事,也有不少本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很少有本文用第二人称“你”来叙事,当然还有一些本文为着创新,变换叙事人称,几种视角同时使用。

第三人称叙事,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这个旁观者在本文中并不直接站出来说话)。这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叙述方式,它的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地点,也可以在不同时间(短则一小会儿,长则百年)同一地点;可以对人对事进行外部的“察言观色”,也可以探入人物的幽深灵府替他传达心声;可以回望过去,也可以预知未来。这是一种充分自由的外在式的视角。

《阿Q正传》就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作者尽管对阿Q姓氏和过去“行状”不了解,但对他现在正在发生的生活十分了解,不仅如此,还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甚至知道其他人的内心活动。阿Q最后死了,但作者仍知道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

第一人称叙事,是以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叙事,“我”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事视角移入本文内部,成为内在式的视角。这种视角有两个特点:

一是“我”既讲故事又参与故事进程当中,还可以对他人、对环境、对故事本身进行充分地感受和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二是“我”受视角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知地叙述任何事情,超出“我”的认知、感受范围之事不能直接叙述,否则视角就乱了,读者必然产生迷惑,这种视角有利于拉近本文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诗经》里的《氓》就采用第一人称,自唱自述;现代小说《祝福》《孔乙己》也采用第一人称,“我”成为故事的旁观者。二者的区别在于,孔乙己身边的这小伙计“我”只是旁观者,他的存在意义只是叙述故事而已;而与氓相恋并结为夫妻的“我”,则是故事的主角,“我”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的感受比孔乙己身边的“我”更强烈,更感人。《氓》中“我”的故事,实际上是主人公的自叙传。

文学叙事尽管角色分明,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变换的。现代派作家总想花样翻新,有时就在叙述视角上做文章,即变换人称,变换视角,这样的本文也自有一番新貌,耐人寻味。另外,即便是传统的本文,细察之下也会发现叙述视角时有变化。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是第三人称叙事,但作者对老人倾注的热情,从老人的视角看海,看鲨鱼,体验与鲨鱼搏斗的情景,看起来很像第一人称视角。

再看《阿Q正传》一段:

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小D说了便走;阿Q却逃而又停的两三回。但他究竟是做过“这路生意”的人,格外胆大,于是躄出路角,仔细的听,似乎有些嚷嚷,又仔细的看,似乎许多白盔白甲的人,络绎地将箱子抬出了,器具抬出了,秀才娘子的宁式床也抬出了,但是不分明,他还想上前,两只脚却没有动。

这是第八章“不准革命”的一段,写阿Q在深夜碰上打劫赵家一事。本来是第三人称叙事,但这里很像是第一人称叙事,因为是从阿Q的视角来看这次打劫,写出了事情的神秘性,也写出了阿Q的观感,阿Q早幻想过“来了了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叫喊:“阿Q!同去同去!”可是这伙“革命党”竟然抛开他单独行动,让他非常失落。因此,可以说这一情节不像是第三人称的冷静、客观的叙述,而像是带上了阿Q的主观情感色彩的第一人称叙述。

四、文学抒情和文学叙事有什么不同?

抒情(lyric),是从古希腊文lyra一词演变而来,lyra意指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转意为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或文学手法。

抒情与叙事经常是相对而言的,不过二者的区别也显而易见,抒情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叙事表现外在世界的景象、过程和规律;抒情用声音话语(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和画面形象象征性地表达情感,叙事用本来意义的话语讲故事。简言之,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偏虚,一个偏实。

现代抒情本文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两大类,尤其诗歌,是抒情文学的典型形态。不过也有小说被称为抒情小说的。中国古代的戏曲文学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外国戏剧如莎士比亚剧本也有很强的抒情性。如此说来,抒情手法和抒情本文在文学园地里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要生硬地将抒情与叙事分开也是很难的,从根本上说,文学总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必然呈现客观性特点;另一方面,文学又是作家诗人劳作的产物,必然呈现主观性色彩。具体到某篇某部本文,抒情叙事往往兼而有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然客观的没有主观情感的叙事是没有的,全然主观的抒情而没有任何叙事的本文也从来没有过。例如鲁迅《狂人日记》是一篇第三人称视角的小说,作者未曾出面表露过思想感情,而是借狂人之眼看出全部的中国历史只不过写着“吃人”二字,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这就是客观叙事中有主观抒情;再看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纯正的抒情散文,其中不乏叙事和写景:

叙事:“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写景:“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叙事和写景对抒情性诗文来说尤其重要。抒情,感情总是强烈的,同时又总是显得有点“空”,需要有实景实事作为依托,写景叙事可以而且应该细致一些。反此,抒情便成为空洞无物甚至空穴来风的东西。

五、为什么说文学抒情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方式?

抒情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层面的内容。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只有物质性,还有精神性,社会上物质的、精神的东西必然在作家诗人心中投下影子,烙下印记,作家诗人也必然关心普遍的精神文明、社会心理、时代思潮等,并在自己的本文反映出来,当然可能是直接的反映,也可能是曲折的反映。

再有,抒情的功能不只是被动地反映现实的精神现象,还表达作家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评价,而且由于抒情的主观性非常强,致使这种评价具有鲜明的倾向、强烈的情绪色彩。

例如闻一多的《死水》抒发了嘲讽的情调、激愤的态度,这正是当时黑暗的社会、腐败的政府给诗人造成的心头阴云,通过一沟小小的死水反映出来;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或明或暗地反映作者对独立人格、纯洁心性的追求,以及对污浊官场的不满之情和逃离的心愿。

所以,我们应该在品味作家诗人情感的时候,挖掘这种情感背后的社会意义,这是品味文学的要诀。

六、如何理解文学抒情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我们知道,文学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应该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既极富于个性又深含社会意义、时代精神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环境。典型化方法在这里仍可借用,同样表现为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即文学情感的细致、鲜明、独特的个性和深刻、丰富的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文学所抒之情应该是细致、鲜明、独特的。唯有细致才能见到情感形象,粗率之情不属于文学之情;唯有鲜明独特才有阅读价值,个性越强,越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例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些情感、情调是非常特殊的,常人难以理解、体会,试举几例: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恨晨光之熹微”?奇特,大概心想:天光怎么还没有亮啊!心枷锁既已解脱,要好好欣赏天地光景。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瞥一眼庭院里的树木就会心旷神怡?这纯属个人化的感觉,心神自由之后看什么都成了审美,一个细小的举动和表情蕴含丰富的情思。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手抚一棵孤松环绕行步,多么奇特的动作!就像一个孩子似的,天真情态表露无遗。

在这种个性化的情感表露中,一个天真任性的、热爱自然而与自然贴合化一的、酷爱自由又得到自由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同时,精明的读者会想到陶渊明脱离官场是一种积极的背叛,写诗作文就是这种不合作态度的宣言,这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文人的人格独立意识、对自由美的觉醒意识、对人性的全面复归意识的诗意表达。尽管作者没有说出这些深刻的东西,但今人读作品确能感悟出来。

七、情感的艺术表现与自然宣泄有什么不同?

人类的情感在自然状态中,是一种单调的、粗糙的、随意的、混乱的存在;只有进入艺术之中——审美的形式之中,才成为一种清晰的、丰富的、灵动的、美感的、可感的存在。而情感要成为艺术表现,又必须通过形象化或意象化的途径才能实现。

高明的作家诗人在表达某种情感时,不像平常的人那样,随意地把情感一泻千里地宣示出来,而是首先进入一种想象世界,将情感化为意象,描绘一处景、一物体、一件事,这些意象与某种特定的情感具有相似的动态结构,用外国的格式塔心理学的说法,是一种异质同构型。读者通过意象,可以曲折地感受到诗意化的情感;而这种意象又自有一套创造的法则——艺术的法则,把读者的心灵引向意象-情感的两重天地(也可以说一重天地)。

例如相爱的男女青年在海誓山盟的时候说:“我死也不背叛你!”“不管怎样都不分离!”这已经是真挚而富有激情的话了,作为实用话语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就是缺乏艺术性。如果转换成艺术性的抒情,应该是这样的: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唐五代时的民间词,描述了六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明分离万万不可能。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与男女青年情爱不可能分离,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其实是异质同构的。读者读了这首词,不仅体会了其中的爱情,而且在脑海里对“青山烂”“秤锤浮”“黄河彻底枯”“三更见日头”等景象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景象本身就有的动态感和谐趣性,如“三更见日头”是一幅荒谬的画面,“秤锤浮”是一种可笑的景象,这些都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词作情感变得摇曳多姿,趣味盎然。

当然,表现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甚至“青山烂”“秤锤浮”的意象化也不是惟一的最佳选择,大千世界意象无数,作家诗人的艺术表现力是花样无数的,可以用诗化情感装点自然景象,也可以点化自然情感的顽石为金玉珍宝。如果说自然宣泄仅是“一”,那么艺术表现就是“百”“千”“万”。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