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与象的诗性元素——话说意象


刘真福



  
一、如何理解所谓“意中之象”?

意象,简单的词蕴藏丰富的意义。简明地说,即意中之象,也许我们早已接受了这种说法。但它是谁的意中之象?是作者的还是读者的?为什么不说文中之象?我们历来尊重传统的作者中心论,但也应该尊重新的文学理论——承认作品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中的合理成分,把作品视为一个完满自足的小小独立世界,并正视作品客观意象与作者、读者的主观意象有或多或少的差异,那么,意中之象是否真的等于文中之象就值得怀疑。

我们还是借用一个简示图,标明意象产生的流程:

客观物象—→诗人意象—→作品意象—→读者意象

也就是说客观物象可以产生出多个意象,这多个意象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由此我们可以给意象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意象就是来自客观事物表象,蕴含作家诗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用语言文字显现的诗意形象。

理解这一概念要注意这样几点:

首先,它是客观外界之“象”的摹写。它具有生动可感的形式,或来自自然,或来自社会生活,当然也可能来自作家诗人的臆想,以夸张或扭曲的异形呈现,但也是有形的,而且是在现实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的,它是物象,但又有景象、图像、肖像、心象、事象等种种杂名。

其次,它表作家诗人之“意”。物象只是表层,主观之意才是内核;摹象只是依托,表情达意才是真正目的。从这意义上说,“意中之象”不如“表意之象”更妥贴,因为后者强调了“表达”的意思。

再有,它在阅读中变异。同一个意象不同人心中产生的映象是不同的,有人理解得浅,有人理解得深,有人强调这一面,有人强调那一面。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个性化的、独创性的,所以应当尊重解读意象的再创造,在再创造中充分体悟人生,体现个人的感受力、理解力。

最后,它是诗性元素。所谓元素,就是整体中相对独立存在的东西,也是不能再切分或不必再切分的东西,因此有人说意象是诗歌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诗歌是由一个个意象排列组合而成的,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至于说“诗性”,是说以诗歌为主,意象一般指诗歌意象,但诗歌并不是意象生长和活跃的惟一土壤,其他作品如散文也常常存在意象化的情况,有些西方现代派小说中也会出现古怪深奥的意象。

二、意象与“形象”有何什么相同和不同?

这里的意象定义好像与“形象”相近相似。确实如此,不过这里应该强调二者的不同。文学形象所指宽泛,包括单个形象,也包括群体形象;意象是文学形象之一种,而且是其中意蕴最为丰富深刻、形态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意象是以单数命名的,多个意象应命名为意象群。

象征,对于意象的形成和显现非常重要,它是意象的表达手段和存在方式,也是区别意象和形象的重要标志。象征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之一,它通过具体形象暗示某种抽象的意义,象征物和象征意义是两个必备条件,暗示是象征的常用手法。所谓暗示,就是不将意义明显地表达出来,取消或阻断象征物与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把这种意义之间的联系留给读者去操作完成。

那么,文学形象又怎样呢?文学形象是现实人物、事象或物象的直接摹写、忠实描绘,可以不夸张、变形,可以不运用象征手法;如果运用象征手法,那就变为特殊的文学形象——意象。

所以象征性、暗示性成为意象的主要标志。

例如老舍写济南冬天里的水: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再看闻一多写“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显然,老舍写水是忠实于现实情景的摹写,没有暗示性;闻一多写水富有深意,是把水当作一种抽象的事物或不便说明的事物来写的,运用了象征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因此我们说,老舍笔下的水只是一般的文学形象,而闻一多笔下的水则是特殊的意象。

三、意与象合有哪几种情形?

大自然蕴藏无限多的神奇景象,作家诗人心灵也孕育无限丰富的思想感情,客观外物和主观情思两个世界相互碰撞产生闪电、火花,这就是意与象合的过程,也是意象诞生的标志。那么,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思的结合有哪些情形呢?

●一意一象。以一种思想感情对应一种物象,虽然是单一的对应,但其中的意味可能是既单纯又深刻的。如流沙河诗《就是那只蟋蟀》,描写一只神奇的“蟋蟀”,它“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并延伸到古代时空,延伸到古典文学作品的同类意象群中,表达的是一个中国文化人的民族观念、民族感情,情意指向性是单一的;诗中只有这只“蟋蟀”是意象化、象征化的,其他景物都是实描实述,没有象征意义,所以意象是单一的。虽然一意一象单纯对应,但诗作意蕴较为深刻。

●一意多象。以一种思想感情为中心,统摄着几个物象,呈现思想感情的单一性和物象的复合性的有机合成。如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运用了多个意象,来表达热烈的感情和忠贞的信念,“我愿意是急流……”“我愿意是荒林……”“我愿意是废墟……”“我愿意是草屋……”“我愿意是云朵……”,意象可谓多矣,而情意是单一的。

●一象多意。一个意象中包孕多样化的情意,让人看出意象的不同侧面所折射散的情意光彩,这情意既有作家诗人赋予的,也有评论家指明的,还有许多读者各自品味到的。如臧克家《老马》写了苦难深重又无法摆脱枷锁的疲惫老马,其他意象并不突出和明显。据说当初诗人只是写自己的个人感受,为生活所压迫,喘不过气来;但一经发表,引起强烈关注,评论家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诗人一贯的创作题材,指明老马象征中国农民;时间久远了,又有论者指出老马象征那个时代的受剥削受压迫的全体中国人民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这里的意义一层大于一层,显示一象包容多意的神奇效果。

●多意多象。多种物象和多重意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需要读者认真理清和品味。意象虽多,不过必有一种主要意象,起着主导作用,承载作品的核心情意。如闻一多诗《死水》,如果我们认同前面所说诗人可能赋予“死水”三种思想感情,那么这首诗就呈现“多意”状态;诗中除了里“死水”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意象,如“清风”“漪沦”“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虽然不像“死水”意象那样鲜明、突出,但似乎也是富有象征意蕴的意象,这就是这首诗的“多意多象”。

意与象合的情形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有一共同特点或共同要求,那就是两者相得妙合,如同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不过浑然一体之中,又有所偏重,各显特色。这里的偏重大概有两类:

一是突出意的深刻性和独特性。这类作品往往以情意的魅力吸引读者,留给读者以“意”的回味。如闻一多《死水》,人们更多地是追究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而对其中的意象外观描绘则没有太多的关注,虽然这些描绘都是有很深意味的唯美主义的精彩表现。

二是突出象的鲜明性和意味性。这类作品往往难寻作者写作初衷,或写作初衷不太重要,情意的深刻性、丰富性不足,但作品以意象形式的优美和奇特吸引了读者。如李商隐诗《锦瑟》,描绘了鲜明生动的画面意象,千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道,即便无法说清诗人写作初衷,但人们对诗作品味的兴致依然不减;又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并没有表达多么深刻的思想感情,但画面意象的生动优美和语言的精致和谐同样吸引读者的关注。

一般说来,作家诗人创造意与象的最佳组合时,是偏重于情意的酝酿和表达的;作品的情意无非情与理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有时均衡展示,有时偏于一端。偏于一端又分两种情况:

情胜于理的,如宋词《雨霖铃》,现代诗《再别康桥》等。

理胜于情的,如苏轼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又如卞之琳诗《断章》:
你在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两首诗中哲理凸显,而情感隐藏不见。

不过意象的象征性、暗示性的特点,决定了意象本来就应该情理兼具的,只是具体到某篇作品,或情显而理隐,或理显而情隐。

四、意象的组合有哪几种方式?

意象的创造和组合,在作家和诗人那里是高度自由的,难得寻出什么颠扑不破的定律、法则。有人说过天才就是创造法则的人,那么后人总结所谓法则,只是用有限的尺度去衡量无限的创造力。这里提示的,仅是一些现象的归类,还有许多类别有待总结。

从时空关系来说,有三大类,一类是横向的空间组合,一类是纵向的时间组合,一类是跨时空的组合。

●横向的空间组合,即所有意象同处一个空间内,画面感强,意象组合和谐优美,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其中“黄鹂”“白鹭”“千秋雪”“万里船”等意象同处一个空间。

●纵向的时间组合,即意象按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具有流动性和情节性,如柳永《雨霖铃》,“寒蝉”“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意象,它们出现的时间次序很明显。

●跨时空组合,即将不同时间或空间的意象拼接在一起,时空纵向横向同时展开,意境宏大而深远,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秦时明月”和“汉时关”即是异时异空的组合,“人未还”“龙城飞将”“胡马”也都是异时异空的组合。

从意象性质异同来说,又有同质意象组合和异质意象组合的不同,其间思维的跳跃性非常大,体现诗性思维的特殊性。如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其中“面孔”和“黑色枝条”“花瓣”的出现不是时空的同向或反向的组合,而是意象异质性的组合,显出诗歌跳跃性思维,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从具体方法来说,意象的组合还呈现多种情况,试举几例:

●并置,即几个相关意象并列在一起,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句的意象匀称地排列在一起。

●包容,即意象之间有着大小关系、归属关系,总体意象之下包含一些小意象,正如上面所说,闻一多《死水》中“死水”是总体意象,其他一些意象分布其下,如众星拱月,月的流辉包容了繁多星星,其间形成一种亲密的融合与交流。又如屠格涅夫散文《门槛》中的“门槛”是总体意象,其中包含了一些小意象,即“黑暗中散发着寒气”,“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厚厚的门帘”等,甚至连“一位俄罗斯的姑娘”也意象化了,因为她象征当时那些坚定的革命者或革命女性,或象征当时俄罗斯民族的正义、勇敢的力量。
叠加,即意象异质同构(表象不一,而核心意义相同),多个意象围绕一个中心次第开展,如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即是运用这一写法;又如前面所述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也运用了这一写法,每一节都有一个相同结构的诗句作为开头,这些意象表面看各不相同,但都有同样的意义指向性,都贯穿着诗人同样的思想感情。

●流动,一般以时间为序展开,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如前面提到的柳永《雨霖铃》就是运用这种写法;又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象的出现也隐约呈流动状态。

以上所说意象组合方式都是举例性的,其中一些方式还互相交叉、渗透,如意象并置就与同时间组合、同空间组合大致相同。

也许有人会问:了解意象组合的这些方式有什么用处吗?其用处不仅在于明了意象的生成原理,而且可以指导欣赏实践,解析作品的意象组合方式有助于深入探究作品的表达效果。

五、辨析、欣赏意象应该掌握哪些方法、要领?

你平时欣赏文学意象,有过“方法意识”“要领意识”吗?辨析、欣赏意象的方法、要领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一般性的方法、要领应该通过欣赏实践,内化为读者个人东西。

1.注重整体感知

有许多意象是篇章意象,也有些意象是局部意象。对篇章意象需要整体感知,对局部意象则容易忽略整体感知,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这一点。如果没有整体观照,势必会误读意象,误读作品,就像观照人的肢体不能脱离对人的整体形象的观照一样,这是创造意象的普通规律。

例如我们读流沙河诗《就是那只蟋蟀》,会感觉“蟋蟀”这一意象非常深刻,意义难以把捉,那么通读全篇,整体感知一番,又会发觉诗人似乎隐隐透露对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的认同和歌颂;同样,解读《死水》中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也要联想“死水”的总体意象、总体背景,品味出其中恶心、憎恨的情意。

2.充分感受“象”

感受“象”实际上是对意象的“形”的认读、联想、想象。古往今来的好诗好文只要有意象,都必定有值得品味的鲜明生动的“象”。对“象”的感受可以是读作品的目的,因为美学分析也是文学欣赏的一种;这种感受也可以是读作品的手段,即通过感受“象”而悟得“意”,达到得“意”的最终目的。

例如我们读《锦瑟》,会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深深地迷住,这是两幅千古奇绝的优美画面,需要调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储备,唤醒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我们沉浸其中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即使最后没有猜透诗人写作的真正意图,也算是纯正的文学欣赏。

3.细心体会“意”

象和意两方面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意更重要,因为写意抒情是文学创作的最常见的目的,所以解读意象,探寻根柢,一般都会追问意象的情意内容。当然,由于意象的象征和暗示手法的运用,探求意象之意有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再细心。

例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中关键意象是“一只鸟”,看似写鸟的内心痛苦和悲惨命运,如果细心地读,会发现字里行间非常丰富的情意。我们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我死了”,“眼里常含泪水”,“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悲惨、悲哀的感受,还有愤怒、向往、热爱之情。只有把握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才算读懂全诗;只有细心,才能把握作品的全部底蕴。

4.学会知人论世

简单地说,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了解时代背景。任何意象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特殊经历或特定感受的,任何有代表性的意象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就像任何树苗产都生于特定的土壤一样,我们借助于观察和分析土壤,可以获得对树苗的丰富认知;我们借助于知人论世,可以获得对作品意象的深刻感受、理解。

如上面提到的《我爱这土地》,请注意它的写作年代,诗作的最后标明“1938年11月17日”,就是说它写于抗日战争的初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凶恶地践踏中国的土地,中国人民正遭受空前的灾难,作为一个正直的青年诗人,面对这样的形势,能不在内心产生悲痛、愤怒、怜悯和爱的情感吗?同样,前面提到的“死水”意象三重意义的分析,也是知人论世的结果。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