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境偕的审美天地——话说意境


刘真福



  
意境是富有中国文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概念,历来中国文人对意境情有独钟,有人甚至认为,意境理论是支撑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创作、文艺理论的最重要基石;西方文学理论没有与之相应的词语,也就是说在西方文学家和理论家的头脑里没有意境的概念。对这一独特的文学遗产,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

一、怎样理解“思与境偕”?

意境在古代简称为“境”,古人的“意境”,是将“意”与“境”分开说的,意思是“情意之境”“意想之境”。因为古代汉语多用单音节的词语指事称物和表情达意,一些词语从古到今出现意义的差异;与现代意义完全相同的“意境”用法,是很晚的事。到清末王国维,把意境当作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审美标准,不过他改意境之名为“境界”(他在这方面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境界说),名称变了,所指范围也变宽了,境界泛用于评价一切文学作品,如“意境者,文之母也”(《春觉斋论文》),甚至连戏剧文学也要用境界标准来衡量。不过我们还是取用它的狭义,话题可以集中一些,否则漫谈无边,不可收束。

朱光潜这样给意境定义:“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朱先生抓住了意境的情景交融这一本质特性,这是关于意境概念的经典描述;不过还可以在“情景交融”之后再补述“虚实相生”的字样,有关这一补充的说明详见于后文。

所谓情景交融就是“思与境偕”(唐代司空图),或“境与意会”(苏轼),或“神与境合”(明王世贞),其中的“偕”是和谐共存的意思,也就是情思意绪与客观外物和谐统一为一个富有诗意的整体。情和景是构成意境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正如宋代范晞文所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对床夜语》)又如清代王夫多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因此,意境中的景是含情之景,情是寄寓于景中之情;真正有意境的文学作品,是不会偏于情或景的一端而失掉另一端的。试看下面王安石写的两首截然不同的诗: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贾 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第一首是有景有情有意境的诗,第二首是有情有理而无景的诗。有情有理而无景,便是无意境,诗无意境便缺乏形象美感,变得无诗意、诗味。即便出自同一诗人之手,诗作也表现出不同的诗性和品位。

所以说,如果光有景物描写而没有情感渗透和注入,景就没有生命,没有光彩,这样的意境不是好的意境,或者说这样的作品就没有意境。

总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是意境的本质特生,但是,至此还是没有见到意境的定义,意境到底是什么?说到底,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诗意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有人说它是一种想象世界、艺术境界、形象体系,亦无不可。本文更认同文学形象说,因为文学形象更为普通而朴素,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意境可以说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学形象。

二、意境与意象有怎样的关联和区别?

从广义上说,意境和意境都是文学形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关联。

不过,二者也有区别。从内容和性质看,意境重在写境,意象重在绘象(或绘像),这是它们的一种区别。境和象是不同的,境显得空灵,广阔而深远,远看似有,近看却无,如古人所说“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唐戴叔伦);象显得具体而实在,晶莹而透亮,似可把玩,似可咀嚼。总之,境是整体形象或形象整体,象是单个形象或形象个体。

从呈现方式看,意境对应于篇章,或整体段落,或整个句子;意象对应于单个的词或词组。当然这也只是二者相对而言,有时也很难截然区分。

从二者的关系看,意境包含意象,若无鲜明的意象,意境就难生成;意象存在于意境当中,若不借助于意境,意象就失去了“生存环境”。一种意境通常由若干个意象组成,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元素。

我们以古诗名句为例证,请看: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第一句,有意象“红湿”“花”两个意象,其实“红湿”和“花”是一回事,前者描述情状,后者指明物名。花既“红”又“湿”,是具体实在的形象描述,诉诸人的视觉和触觉;“花重”是说花沾雨露后分量加重了,也是诉诸人的感觉,既是意想的感觉,又是具体实在的感觉。这是两个意象,作为意境的主要组成主体部分,对表现春晨、雨晨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晓”字似乎有天光明亮之意,锦官城似乎是“红湿”“花重”的背景,它们对形成意境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句,有意象“沉舟”“千帆”和“病树”“万木”,它们单独地看是一个个意象:“沉舟”“病树”是象征衰朽的意象,“千帆”“万木”是象征新生事物的意象。都是具体的可视意象。它们组合在一起,表现一种旧事物死亡、新事物朝气蓬勃的意境。两幅画面各是一个意境,两幅画面加起来又组成一种更加广大的意境。“过”和“春”字虽不是意象,但也是意境的组成部分,意境远远大于意象之和。

第三句,有意象“沧海”“月明”“珠有泪”和“日暖”“玉生烟”等,有的晶莹剔透,有的光亮而迷蒙,个个意象都很鲜明,都很美。这些纷繁的意象合在一起,也组成两幅形象丰满、富有深意的画面,意境朦胧而深远,至今人们都难以揣测清楚其中的象征意义,这说明意象的明确和意境的朦胧之间存在一种矛盾,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如何理解“境生于象外”?

我们在上面了解了意境是由意象组成这一规律之后,仍然没有完全把握意境的本质特点,意境还有更为深层的内涵。

也就是说,意象之和不等于意境,意境等于实境加虚境。实境好理解,是一个个可视可听可嗅可触的可感意象的总和;虚境不好理解,它是一种超然于“物”外的隐约可感而实不可捉摸的空灵境界,就像唐代皎然说的“文外之旨”、司空图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刘禹锡说则简洁明了地说“境生于象外”。

不过对刘禹的话要正确理解,它的本意应该是,意境是由实虚二境组合而成,当中最重要的是实境之外的虚境,实境易得而虚境难求,有了虚境,意境才真正产生了。不能理解为意境只是指空灵的象外虚境,不包含具象的实境。

由此说来,我们发现意境创造的一个规律:实境是基础,是虚境所赖以生产和存在的前提;虚境是更高目标,是给实境以映照的光源之所在。那么如何通过实境写虚境?

其一,尽情地写足实境,做到“真境逼而神境生”(清代笪重光《画筌》),也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景与物描绘到逼真的地步,意境也就呼之而出了。

其二,情意要丰满,意蕴要深远,就像宋代吴乔说的:“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实。事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围炉诗话》)景与物后面应有“蕴藏”,这“蕴藏”就是情和意,情和意一定要充实、丰厚。

那么,情感是否就是构成虚境的全部内容?不是的。虚境是非常复杂、非常丰富又非常虚而难把握的一种境界,当然包括情感,也包括思绪、意念,此外还有宇宙自然的规律、人生的哲理、艺术的法则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读者阅读时的个性化再创造,想象、体验、省悟、评价等。可以说它是一种无限的空间,随诗人或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纵横驰骋而无穷变幻。其中读者的再创造非常重要,留待后文再述。

试看下面一首古诗:

绝 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中有一些明丽、静态的意象,它们组成一种春暖花香、恬静安和的实境;同时创造一种虚境,这虚境中含有诗人情感、心态的内容,即有的评论所说:“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唐诗鉴赏辞典》)这里的虚境内容是文字上难以实见的,要在文字背后才能读到。而要见到这些内容,又得以实写的景物为基础,对实境体会越深、越清楚,对虚境的把握也就越容易。

四、意境有哪些类型?

意境的类型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这里只能概略而言之。

上面提到实境和虚境,是从虚实对立的方面即意境的性质方面来说的,还可以补述真境、幻境;此外,从意境的内容方面说,还有物境、事境和情境、神境等。

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描述的二十四种诗歌品格或风格(雄浑、冲淡、纤秾……),即是二十四种富有特色的意境。

从意境的生成方法说,可以粗略地分出情随景生、移情入境和情景反衬三大类型。

1.情随景生。作品以写景为主要特色,尽情地描绘景物,不轻易表露作者的情感意念,把读者带进某种实境中,某种景明而情幽的意境中,在充分地感受意象、形象之后,自然地体会到背后隐藏的情意内容。某些景物给人留下鲜明的感觉,其中的情意则淡而远,需要慢慢体会,细细琢磨。这种意境类似于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作者情意不直接表露,全付予对景致的描写之中。

2.移情入境。作品以抒情为主要特色,既描绘景物,又抒发情感、表达意念、阐发哲理,把读者带进某种实虚相融的意境中,感受意象、形象,也感受作者的情意,受到情的激发,或理的启示。阅读之后,某种情理给人以鲜明印象,其中的景物也带有这样的情感色彩,强化了这种情感的作用。这种意境类似于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作者意显情浓,作品富有情感的或理性的色彩。

3.情景反衬。上述“情随景生”和“移情入境”都是情景顺应型的意境,即情景完全和谐一致;这里的“情景反衬”是景与情反衬型的意境,即情景性质相反而又融洽一致,读者感受其中的情景差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感觉新鲜,耐人寻味。

以上三种意境类型都不难找到作品例证,也许第三种类型很特别,应该举出例证。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们只看其中情与景的关系。“昔我往矣”是征人告别家人,出发去打仗,心情定是悲苦,可遇到的是“杨柳依依”,这是乐景配悲情;“今我来思”是征人归来,得以生还,和家人团聚,心情定是高兴,可遇到的是“雨雪霏霏”,这是苦景配喜情。情与景形成巨大的反差,但是它们既有反差,又融洽一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

又如朱自清散文《绿》和《荷塘月色》,如果细究会发现二者意境类型有所不同,《绿》是写美景,配以美情、喜情,创造了情景顺应型的意境;《荷塘月色》是美景配忧情、愁情,创造了反衬型的意境。两种意境都很难分出高下,只是情境、风格有所不同。

不过意境的分类只是理论的概括,作家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并不考虑所创意境的属类,有时某种意境看似可以归于此类意境,想一想又可归于另类意境,归类界限并不非常明显。如此一来,归类变得没有意义了?不是的,归类是一种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更深入地探究作品意境,也就是说目的在于意境的内容和技巧的本身。

五、怎样理解意境的个性化创造?

作家诗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深刻的,也是非常有个性的。个性化的内心世界产生个性化的文学意境。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作家诗人,越能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和独特的意境,可以说个性化的意境映现作家诗人内在人格的卓然独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凡意境都是独特的,都打上作家诗人的特别印记,如鲁迅写风景、朱自清写风景和郁达夫写风景各显神通,意境各具特色。

另外,作家诗人为了意境的深刻和独特,而有意追求个性化;个性化意境的形成,标志着作家诗人文学创造力已经成熟了,个别人还会把极其个人化的东西烙印在作品的意境中,如辛弃疾《贺新郎》几乎每一句都显示一个狂而怪的“我”,全词共出现六次“我”“吾”。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词的上片写志同道合的好友寥寥无几,只有山水相伴;下片写遥想陶渊明的独善其身生活,笑看尘世上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士,愿意步陶后尘,可惜知已太少。词的主观色彩非常强,词人显然是有意追求意境的个性化的,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胸怀坦荡、个性鲜明的辛弃疾。

每个作家诗人创造的意境都打上自己的特殊印记,其实每个作家诗人自己的每一篇作品的意境也或多或少不相类同。因为作家诗人每次面对的景物和事情都是不同的,每次产生的情怀意绪、感悟的哲理都是不同的,尤其是生活经历转变、思想状况转变、所遇情境已非从前,意境的内容和情调肯定大不相同。如朱自清《绿》的意境是一种明朗、欢快、欣欣向荣的;几年之后,社会时代、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发生变化,所写《荷塘月色》的意境转为幽暗、幽美的,心意化成淡淡的。

再有,每篇作品意境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意境景致、情调一贯到底,有的则曲折委婉、摇曳多姿。后者显出起伏跌宕之势,这样的意境更耐人寻味,但写作和欣赏起来有难度,如鲁迅散文《好的故事》,意境虚实、明暗、喜忧的变化甚大,即属此类意境的作品。

没有哪位作家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是雷同的,他们会把意境雷同视为技艺和创造力的贫乏。我们欣赏文学意境,就应该敏感地捕捉作家诗人心灵的跳动,准确地抓住意境的特异之处,如同打靶要打准靶心一样。

六、欣赏意境通常呈现哪几种心理意识状态?

下面从欣赏的心理反应方面作一些说明。这里有个前提,所论意境都是好的意境,所论心理反应都是积极的反应,也就是说正面谈论意境的功能作用。

1.亲切感。优美动人的意境有如扑面而来的和煦春风一样,具有亲和力,引诱你进入那美妙的审美空间。对意境有亲切感,也是检验读者是否具有欣赏、接受意境能力的标准。例如有的老师反映,读艾青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农村的同学读来亲切,容易感动,有的读着读着哭起来了;而城的同学则缺少亲切感,难以感动,这种欣赏的麻木其实是对作品意境的一种排拒,这种隔离性的“欣赏”只能接受意境之一二而已。如果你对作品抱以“亲切”“友好”的态度,那么,作品意境也就会对你“亲切”“友好”,变成你思想感情任意探究的艺术天地。

2.沉迷感。优美动人的意境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召唤结构”,让你越来越深地沉迷其中而难以自出的。这是在亲切感之后的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欣赏,在进入、深入意境之后,心智与作品的情意融而为一,会感觉欣赏的天地空间越来越扩大,感悟的生发点越来越多。如读《归去来兮辞》,其中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样的句子,“抚孤松而盘桓”是充分表达作者情意的一句,在作者这边肯定是沉迷于自然美景和个人自由自得心情的,但这一句没有写动人美景,也没有抒发充沛的感情,只是叙事而已。如果我们读了它并沉迷情境中,一定能从作者这种简单的和近乎天真的动作中,感受到与外界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完美情态。所以,沉迷是欣赏意境的必经阶段,如果没有进入这一阶段,那就是浅层的欣赏,同样仅得作品意境之一二而已。

3.超越感。优美动人的意境总是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启迪,这就是感受意境之后的超越、提升。所谓超越,既指超越作品,也指超越阅读者自己。超越作品,是对作品能进之后的能出,对意境能作出评判;超越阅读者自己,是在意境天地的驰骋之后,读者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眼界得以开阔,心智得以丰富,自己感觉换了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例如我们读《归去来兮辞》,在沉迷其意境之后,我们会评判它是真正的隐逸之士的作品,作品中毫无尘世的污染痕迹;我们还会对精神自由有深刻的体会,对归返自然、与自然为伴产生新的向往之情。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