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详案(公开课)


(一)情景导入,触发审美感知。
课堂伊始,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营造与本文描写空间相似的情境,触发学生的审美直觉与感知。
学生连麦,朗读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欢欣于迅哥儿和小伙伴们夏夜航行、月下煮豆的童年乐事,我们感动于诗人贺敬之重回延安、血肉相连的赤子之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刘成章先生,体验一把黄土高原上壮阔火烈的舞蹈——安塞腰鼓,唱响一支铿锵激昂的生命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展现与本文描写对象相关的动感画面,配之以气势强烈的排比,融合视觉形象与冲击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与视觉感知。
(二)析字品句,感受语言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4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读出腰鼓表演前沉稳安静的气氛;(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读出腰鼓表演时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28—30段)语速稍慢,语调轻柔,读出腰鼓表演结束后寂静渺远的氛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抑扬顿挫、轻重疾徐、充满情感的节奏,初步把握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基调。
朗读形式:学生课前录制朗读音频,在课堂上播放;或者学生当堂连麦朗读。
2. “字句之美”:本文在用词和句式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中的具体词语或句子,谈谈你的发现。可参照以下句式分享你的美读所得:
“我认为本文美在用词,比如         (朗读),因为               。”
“我认为本文美在句式,比如         (朗读),因为               。”
设计意图:指引学生赏析文章用词中体现的美感,对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进行先朗读、后品析的鉴赏方式。
句式是文章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性感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句式特点来探究作者情感的流动。本文在句式上最突出的特点:一是急促有力的断句,如第1、5、6段;二是气势磅礴的排比,比如第7段;三是反复咏叹、层层递进的反复,比如第13、17、22、24段。
在鉴赏过程时,教师给与引导与点拨,引领学生从外在结构、内在情感上把握本文的语言美。
(三)分析写作方法,品读意象之美。
1.朗读7-12段“宏大的场面”,圈出意象,并从意象组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批注赏析。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阅读中做批注的方法,又要给与赏析角度与方法上的指导。
7-12段具有丰富的意象,如“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作者按照从“鼓”到“后生”的顺序来安排各意象的出场,并且运用到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再如“落日”“大旗”“马鸣”“风”“雷声”“闪”,引用的是古诗和信天游中的语句,更是作者共情的联想与想象,烘托出众后生擂鼓的场面之热烈宏大。
2.朗读“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这三个部分,发挥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与声、声与形相交织的乐画之美。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其打动人心处更在激昂的乐感和动态的画面。本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品析并学习作者运用静态文字呈现动态画面的创作技巧。
呈现形式:学生在互动面板内输入自己的语言描述文字;学生在互动面板内发送即兴或事先绘制的画面。
2. 热烈动感的表演戛然而止,“世界出奇地寂静”“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请你赏析结尾部分的妙处。
鉴赏角度提示:内容方面、结构方面、表现手法等。
设计意图:本文的形式美,还体现在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开头部分沉稳而安静,中间部分热烈且动感,结尾部分寂静且渺远。引导学生联系开头部分,发现文章的结构美。
表现手法的分析要点:一是以静衬动,提示学生将第二部分与结尾部分结合起来思考;二是以动衬静,学生容易发现“鸡啼”是衬托表演结束的寂静,对于“鸡啼”象征义的理解,学生可通过上网查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黄土高原及陕北发展情况,来品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进行仿写训练,落实审美创作。
仿写任务:请同学们借鉴《安塞腰鼓》描写腰鼓表演场面时运用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参考其句式形式和用词特点,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场面,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00字。
设计意图:中学生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既要引领学生从技巧与方法层面进行审美鉴赏,又要让学生在写作中,将习得的方法和自身的体验相结合,促进自身情感的敏锐性和创造性,保持审美情趣的活力。
(五)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作业评价。
1.自主反思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仿写,从句式、修辞、用词、表现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反思,反思通过鉴赏性的文字呈现,附在习作后。反思之后,进行二次修改。
2.网络互动评价。学生在“钉钉”平台中,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员的作业进行评价与交流,“我认为   同学的这段文字写得美,美在       。”分享结束后,组长汇总组员的评语,据此推选优秀作品。
3.家校分享评价。发挥“钉钉”平台的家校共享优势,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分享到班级群内,方便全班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家长参与学生作业的评价,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