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新学期来临,经过多年间断,我重新走入本专业学科——中学语文的教学岗位。我有一个计划:这学期多听听本年级语文老师们的教学课。我首先走进了学校副校长刘发永老师的语文课堂。
他正上冰心《忆读书》这篇散文。他的课堂教学特点,在我看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培育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我们的思维有一个很普遍的毛病,就是往往对权威的东西深信不疑。其实世界上并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看问题。这就需要质疑的精神。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敢于培育学生可贵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有勇气有力量挑战权威的教科书上的缺点。
例如:讲到第12自然段,有一句话,原文如下:“……‘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这句话中的“更”字在此处是否用得妥当的确值得商榷;这里似乎用“便”字更恰当一些。
刘老师让学生自己把这个句子读了四遍甚至更多遍,学生自己便悟出来了。
二、重视并且遵从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视角和阅读体验。这就大胆地创造性地看待了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所谓的“参考答案”。
在讲某个问题时,刘老师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自主学习),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学生找到正确的地方,然后刘老师又让他们自己总结,学生们在自己想象力和阅读经验范围内给出了答案,刘老师就挑选出最接近教学参考书上所谓的“参考答案”的那些回答,把它们板书在黑板上恰当的位置。例如:“作者在课文中从哪些方面表达了读书的好处?” 学生的总结是这样的:
1、对写作有帮助。2、使作者懂得了人情世故。3、使作者认识了社会的变迁。4、提高了作者的品德修养。
这些全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刘老师全部板书并且采用。而参考答案则是:
1、书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了读者的情感,获得了美的享受。2、扩大了知识面。3、对写作有帮助。4、可提高品德修养。
比较学生自己阅读出来的“答案”与教参书上的“参考答案”,我们就会发现:两种很接近,但学生因为年龄、知识面等原因,绝对说不出“参考答案”中第1点那样的话。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保险”的作法是:即使学生说不出那样的话,讲到最后,我们还是会把它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背下来对付考试用。我们语文老师,似乎离不开教学参考书。每次大一点的考试,批改试卷时,改卷的老师首先要的就要“参考答案”。没有它,老师们就不敢批改。对于人文学科的语文,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从这堂课中,我感觉到刘老师似乎对这样现状在作委婉的矫正。
三、临场发挥自然,语言简洁生动。
刘老师很善于在具体的教学现场就地取材,不多的几句话使教学气氛热烈,让听者与学习者体验到严肃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有趣味和快乐。
比如:总结读书的好处时有学生说“使作者懂得了人情世故”。刘老师就问学生:“你们懂人情世故吗?”学生回答:“不懂。”刘老师就说:“不懂好。”学生问:“为什么?”答:“不懂人情世故,就是孩子,就是纯真,才可爱;哪有听说懂人情世故的成人可爱的呢?!”
学生们听后一笑。
又比如:刘老师让学生举与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有个女学生站起来,手指教室墙壁,说:“看,那儿就贴了一幅:‘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刘老师就回应,说:“你找得对。那句话贴在那里已经有6年了,就在这个教室,我已教了两届学生。3年以前,就在最后一排右边第二组那位戴眼镜的同学位置上,坐着一位非常勤奋刻苦的男同学,他现在已是北京大学一名学生了;那边靠窗中间某某同学的座位上,3年前也坐着一位爱提问题、勤于思考的女同学,如今也走在上海某大学的校园里了。……”刘老师的话刚说完,坐着74位学生的教室里,顿时响起羡慕的啧啧惊叹声。我想:肯定有学生暗暗下决心:“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寥寥几句题外话,使课堂有趣味,有快乐。
记得学校语文组陈晓鹏组长曾告诉我的:刘校长上语文课只凭他那深厚的功底就够了!他行政工作事务繁忙,那一块要分去他许多精力、时间。实际上他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很有限。但他的语文课一样精彩,一样富于效率。
我听刘老师的语文课,的确感到:他的专业精深,使得他的课显得轻松、生动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