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A)
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
见解新颖。让学生把握各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仍
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反复自读,学习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查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遗骸 :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 :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癫蛤螺。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 :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馆叩: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
一点破绽。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将制作的大陆漂移示意图(见《教学参考书》有关资料二:地质年代与大陆漂移学
说)课件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
2.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
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
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
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
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
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
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板书课题及作者名)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读文,思考讨论:
(l)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此题意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
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2.教师点拨:
(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
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砂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
绝。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
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
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
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四、细读课文,揣摩语言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
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
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
样做呢?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到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赡蛛”,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人们非常熟悉。“青
蛙”和“赡殊”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
属同一个家族。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
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有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
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3)这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但也不是无稽之谈。天体撞击地球事件虽然不多,但
在地球的历史上毕竟发生过。作者在这里也正是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
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净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其他杂
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
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
石变为碳的,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在幽默风趣中,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
3.默读课文,揣摩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并把自
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五、总结课文
提问:这两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
思考讨论,教师点拨:这表明每一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引发新的科学
思维,并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这就是作者在《恐龙无处不有》开
头提出的观点。
六、知识迁移
以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比如“小草”、“玫瑰”……)为题,训练多角度立意。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肖建红)
教学设计()
1.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论据,并且从中
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2.通过导读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
思维方法。
3.理解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两课时。
两篇课文各用一课时。
第一课时
恐龙无处不有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提示”
2.朗读课文。
这两篇短文都与恐龙谜案有关,但两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说明对象是否都是恐龙
呢?先请同学们朗读第一篇短文。读时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遗骸( )蟾( )蜍( )褶( )皱( 鸟臀目 两栖( )
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导引:
讨论一: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个什么问题?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5.南极恐龙化石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讨论时要注意不要把阅读简单化,而要建立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首先让同学们
各抒己见,然后归纳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作为答案的备选项进行比较。)
提示:课文主要写由南极恐龙化石引起的思考,为地质学的“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
强有力的佐证。由课文第4自然段“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
龙来说要重要得多”和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进行缓慢但
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等关键语句也可以看出文章的
主旨。而文章开篇的议论是作者通过对这一科学现象的说明而得出的一个道理。
讨论二: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生物学(恐龙)—一地质学(板块理论)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
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理清文章思路
导引: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提示: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
们是如何超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L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
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
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
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文章一方面解开了“恐龙无处不有”之谜,同时又论证了另一个问题:南极洲的恐龙
化石为大陆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四、拓展思维
讨论一: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
提示:
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
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一步步地深入。
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这一问题的答案
是: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的迁移),然后进行科学地推理(“板块会将所有的大
陆汇聚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开”),进而证
实所提出的假设。
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
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
问题,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观鸟”的效果。
讨论二: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大家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
第二课时
被压扁的沙子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阅读了短文《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与恐龙有关,但说明的中心是由
恐龙引出的另一个问题——对大陆“板块理论”的论证。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篇短文《被
压扁的砂子》。从这篇文章的标题来看,似乎与恐龙毫无关系,况且沙子又怎么会被压
扁?标题让人感到很奇怪,但读后你就会知道,它也是在解释一个恐龙之谜。
二、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假说一:“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管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
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假说二:“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
物灭绝。
2.文章是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
提示:由“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推论,“这可能是
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管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也许是导致所有包括恐龙在内的
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3.文章是怎样引出“火山说”的?找出有关段落并朗读。
提示:“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
那么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4.“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科学家们是怎样验
证的?从文章中找出所列举的证据。
(1)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提示:分别用来引为证据和佐证。
证据一:“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变成为致密的“斯石英”,“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
数百万年的反弹,又会恢复为沙子。在实验室里,用摄氏850度的高温把“斯石英’咖热
30分钟,会变为普通的沙子。
佐证:“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佣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
一般人明白这个道理。)
推断: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
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2)为什么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据二: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
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
佐证: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与恐龙灭绝的历史相同,
研究者从里面检测到了斯石英相同的原子排列,证明这里有“被压扁的砂子”。
推断:6500万年前地球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
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起到平流层中,造成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
球表面,导致地球生物灭绝。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不可能发生过火山。
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比较阅读
(1)与短文《恐龙无处不有》相比,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
处?
提示: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不同之处
是,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5;出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
定了其中的一个。
(2)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提示: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
四、语言学习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
自的作用。
(1)青蛙和错炼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提示:举人们熟知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赡殊”为例,说明同属~个家族的恐龙和蛙
类一样,是不适应南极气候的。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
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提示: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说明天文学研究的意义。括号中的文字起强调说明的作
用。
(4)即非常纯的沙子。
提示: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括号中的补充说明,使表述更
严谨,达意更准确。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
样做呢?
提示: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
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板书设计:
(吴雁驰)
教学反思
说明文教什么?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习说明的顺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说明文教学的基本定位。可是教学《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这样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怎样设计才能使说明教学有语文味呢?使学生读出语文味呢?
我想,作者写说明文难道要记住这些说明顺序、方法才能写好吗?我进入课堂后,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作者给谁写这篇文章?他要告诉他们什么?2、作者怎么写的?然后引导学生看注释,明确写作目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深入浅出,操作性强,从课堂来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然后在课堂上读中有析,析中有读,课堂很有气氛。
反思这堂课,我觉得我们平常学习说明文太多的理性、逻辑与条理,使说明文的教学课堂就像说明文一样枯燥。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说课稿
一、 说教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册书说明文阅读共两个单元,可以说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又结合班级情况和单元重点。在重难点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养他们阅读说明文的能量从而积累知识。
二、说教法
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读,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 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体味的地方。
三、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四、说课时
依照目标分为一课时。
五、说准备
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生字词、作者简介)
2、准备好多媒体电脑,投影及相关软件。
六、说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默读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并思考:(多媒体依次显示)
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
明确:1、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2、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恐龙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温度是32度左右。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知道作者写的意图。)
由此,引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更形成了一种理论——“板快构造”理论。刚才同学们看书时应该发现文中6—8段对“板快构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他阐述出来?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这些大陆经过不断地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大陆的样子。这些大陆在分离时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所以今天在地球的各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
也就是作者将恐龙无处不在与“板快构造”理论联系了起来,用书中的原话,就是最后一段:(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因此,南极洲的恐龙化石,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要研究课文才能找到,不一定在课文开篇提出,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
思考:
1、那同学们想一想,本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到底是什么?(板快构造理论)
2、为了说明清楚对象,他的说明角度是什么?(通过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快构造”理论)
3、本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写作思路)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图表。(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读说明文的过程与方法,清楚作者思路,以及学生的归纳能力。)
我们分析了《恐龙无处不在》,通过阿西莫夫的推理了解到了“板块构造理论”,知道了为什么恐龙无处不在,现在我们依照刚才的分析,试着来看一下《被压扁的沙子》从而揭开恐龙灭亡之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试着填一下右边的三个框。(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读说明文。)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说明对象 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即“板快构造”理论 恐龙的灭绝
说明角度 通过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来证明“板快构造”理论 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证明恐龙的灭绝
说明顺序(写作思路) 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移→大陆在漂移(“板快构造”理论) 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的性质→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明确:
撞击说: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命大量灭绝的灾难。
证据:1、在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性质:一般情况下会反弹,但是很缓慢,能保持几百万年。在850度高温下会变成普通的沙子。为此,还特地用了金刚石与之作比较。)2、学者们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
(三)、试一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现六千五百年前的那场灾难。
明确:
故事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嬉戏,觅食。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恐龙们惊慌失措,争相逃命。可撞击激起的灰尘布满了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大量恐龙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任免不了被冻死、饿死的厄运。
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对这一结论,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反对,你持什么看法呢?欢迎同学们在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继续探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