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案、案例、反思等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字梓翁,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台湾《造园》季刊顾问,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

陈从周先生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家,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30岁时,在上海开办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蜚声海上画坛。随后出版《陈从周画集》,张大千慨然为之题签。1978年冬,他应邀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设计“明轩”,贝聿铭嘱他写就长卷水墨丹青《名园青霄图卷》,复请国内文化耆宿、书法名家题咏,现存纽约贝氏园,成为一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名品。作为散文作家,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以及《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屏风







置于室内以障风蔽物、分隔室内空间并起装饰作用的家具。中国周代已有屏风。东晋以后,许多书画家借屏风以书写和绘画,因此屏风不仅只作屏障之用,而且还是一种具有装饰作用的工艺品。屏风的形式始见之为独扇固定式。唐代出现了多扇折叠式屏风。屏风按结构可分为座屏风和围屏。①座屏风。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插屏可装可卸,用硬木作边框,中间加屏芯。屏芯多用漆雕、镶嵌、绒绣、绘画、刺绣、玻璃饰花等作表面装饰。底座起稳定作用,其立柱限紧插屏,站牙稳定立柱,横座档承受插屏。按插屏数分为独扇(插屏式)、三扇(山字型)和五扇等。还有一种放在桌、案上作陈设品的小屏风,又称为砚屏、台屏。②围屏。由偶数屏扇组成,可折叠。为站立稳定,屏扇多以锯齿形放置在地面。围屏由屏框和屏芯组成,也有采用无屏框的板状围屏,两扇之间用屏风铰链连接。屏框除了用传统的木、竹材料制作外,现代还采用金属作骨架。屏芯多用彩绸、尼龙、塑料、皮革等材料制作,具有清新简洁的特点。有些小尺寸的围屏,可设于炕上作装饰,称为炕屏。

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是帝王权力的象征。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屏风融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既有美学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它的美学价值除了体现在屏风自身的工艺技巧上,就是在屏风上作画题诗,赋予屏风以新的美学内涵。古人在屏风上绘画题诗的形式各异,而以山水画为最早,在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屏风,里面有山水的形象。最为著名的还是五代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画中绘有大幅的屏风,而屏风当中绘有山水的图案。而后,屏风画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博古、书法等等。

古时,王侯贵族的屏风制作非常讲究,用了云母、水晶、琉璃等材料,在镶嵌工艺上,用了象牙、玉石、珐琅、翡翠、金银等贵重物品。可谓极尽奢华。然而,民间的屏风制作大都崇尚实用朴素。民间的素屏与帝胄之家的华屏相比,真是别具一格而韵味悠闲。

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屏风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分为座屏、曲屏和挂屏等。小型的座屏可置于客厅面积较大的家庭中,充当影壁或照墙的角色,避免开门见厅,还可烘托出客厅的艺术氛围;曲屏,就是人们常见的以挂勾相连的屏风,既可以分隔空间又可充当装饰品;而较罕见的挂屏,高度已缩小到八九十厘米,每扇分别挂置在墙上,这种纯粹的装饰性屏风是高雅人士追求品位的最佳选择。
《说屏》教学设计



纪开锦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说明文,学生学习时可以先结合现实生活、图片及文学作品等了解认识屏风,明确屏风作为一种历史传承而来的家具的作用──不仅仅是挡风、遮挡视线,更重要的是屏上有书有画,具有美感,充分认识屏风的实用和艺术装饰双重功能,特别是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近屏风

1.由学生搜集的屏风的图片、文字知识、见闻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屏风的世界。

2.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思路,从文中概括出屏风的功能作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文结构思路:课文一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出了屏风的特点,并指出设计屏风的关键之所在──在功能和美感上做文章,突出一个“巧”字。然后指出了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并且不失时机地突出强调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接着联系现在屏风只注重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美感,实际是造成屏风发展的退步,作者提出了在屏风设计方面的看法。最后,作者希望借此引起建筑师、家具师甚至使用者和后人的注意,使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和发展。

屏风的功能:作者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更强调艺术装饰功能。

(二)揣摩语言──感受诗意

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不像一般说明文语言那样平实,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富有诗意和韵味的语言,特别是引用的古诗词,分析、揣摩作者对屏风的情感和看法。

预想学生可能勾画揣摩的语句:

(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这里“诗意”一词,写出了屏风在作者眼中的美好感觉和印象,将读者引入美好的屏的氛围。

(2)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作者这里用童年夏夜在庭院纳凉,富有生活气息和美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是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诗句──秋夜,银白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让我们感受到屏风的美,的确,其情景让作者感受到深宫孤单宫女的极度悲伤、愁苦,故而喜欢咏屏的诗句,喜欢古画中的屏,从感性上让我们体验到屏的艺术美感。

(3)《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里的唱词,“锦屏人”是指闺中女子,“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词指的是闺中女子太过于惋惜这大好青春时光。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作者这里引用,为了突出屏风的艺术美感。

(4)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联系后文可见,这里的“大小”应该指的不同的人对屏风的不同的使用。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闲倚画屏”的意思是“闲着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里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这里写出了看屏、处在屏中的生活有一种休闲恬淡之感。

(四)把握形式──探求蹊径

通过揣摩语言,会发现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现形式上有区别,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揣摩本文的语言形式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本文是用散文笔法写成的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文,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平实的说明文。本文的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叙述、议论和抒情。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对屏风很有研究,又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因此作者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和诸多事例的旁引,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是本文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

(五)总结评价──回顾展望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回答,师生补充。)

2.教师激励:陈从周以自己的责任心用饱含浓郁抒情的笔调,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启迪着我们要为屏风乃至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说屏》教学实录(片断)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 杨波



师:归纳一下本文写了什么?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来归纳,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生:我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屏的特点、种类,还有作用。(师板书:特点种类作用)

师:屏的种类有哪些呢?

生: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师:请你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去分的。

生:制作材料。

师:那你再说说文章哪里是写屏的特点?

生:点缀,还有挡风。

师:还有呢?

生:还有分隔作用。

师:这说的是屏的特点吗?

生:是说它的作用。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纠正吗?

生(全体):同意。

师:本文还说了关于屏的什么呢?

生:还谈了屏的大小。在第4段。“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师:有没有同学还要补充的,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中的“贱”是什么意思?

师:有人知道吗?(学生沉默)没有人能解释?看来只好由老师告诉你们了,这“贱”就是“轻视”的意思。还有问题吗?

生:“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师:“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闲倚画屏”就是闲着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全体学生笑)还有问题吗?(学生又沉默)看来同学们都读懂了,只有老师我还没有读懂。下面就请同学们帮老师把文章读懂。

师:作者在第1段讲了那么多话是不是都是废话呢?这一段讲什么呢?(学生思考)

生:讲作者对屏风的感情。

师:那不是跟刚才同学说的文章后面部分讲的屏风的“作用、分类和大小”关系不大?

生:还有它的特点。

师:你认为它还说了屏风的哪些特点?

生: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师:请你说说,你读的这些话,跟后面的文章有什么关系?

生:给后面的几段文字一个总体概括。

师:怎么概括的?请你具体说说。

生:就是把功能什么的概括了一下。

师:用哪句话来概括的。(生沉默)我建议我们再把课文的第1段来读一遍。

师:课文的第1句话“‘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起什么作用?

生:解题。

师:对!那么“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是不是离题了?后面的“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是不是离题离得更远了?

生:作者在讲述小时侯的事情。

师:如果把第1句话去掉的话,有没有关系?直接用“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开头可以吗?

生:我认为不可以。这句是个引子。

师:作者想用引子引出什么来?

生:引出那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师:作者说的诗意在哪里?

生:就是“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师:除了这以外还有吗?

生:屏风的特点。

师:怎样的特点?

生:“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

师:那跟诗意有什么关系?

生:屏风的特点再加上诗意,就显得非常幽雅、优美。

师:有道理。那么,是诗意引起出了屏风呢,还是屏风引起了诗意?

生:屏风引起了诗意。

师:屏风引起了作者什么样的诗意?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做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

生:“功能与美感相结合”,“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师:那么作者认为要怎样才能做到“巧”?

生: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师:能否说具体一点?

生:“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师:哪里说“功能”?哪里说“美感”?

生:“似隔非隔”是说功能,“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说美感。师:对。那么根据我们刚才的解读,这篇《说“屏”》是不是在说明屏的功能、种类和大小啊?

生(部分):是的。

师:是的?

生:不是!

师:同学们一会儿说“是”,一会儿又说“不是”了。你们矛盾了。我们把这段的“我们的先人……”来读一遍。(学生读)

师:有没有体会出来,作者到底要写什么?

生:写我们祖先手艺精巧。

师:精巧到什么程度?

生:擅长把“功能与美感的文章”并做到了“巧”。

师:那么作者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功能与美感”相结合了呢?(学生沉默)第1段里作者有没有具体展开讲。

生:没有。

师:那么,作者在文中哪个地方讲的?从几个方面来讲的?(学生看书2分钟)谁发现了?

生(读课文):“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师:请你把它和前面的“诗意”和“功能”联系起来。

生:功能是“起分隔作用”,还有“挡风”;美感是“艺术点缀”。

师:用什么来点缀?

生:“有书有画”。

师:还有其他功能吗?

生:“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师:还有吗?

生:“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师:我们古人为什么不用“帷幕”而用“屏风”。

生:因为“屏风”是一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工具,而“帷幕”只有功能,没有美感。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很有道理。那么第3段讲什么呢?(学生看书)

生:在讲“屏”的款式,“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师:但第1句“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好像不是在说款式?

生:是说屏的功用,“缓冲一下视线”。

师:那么美感呢?

生:“装饰的华丽程度”就是在说美感。

师:有没有比这更能引起你的美感的呢?

生:“《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还有“艺术上有雅俗之别”。

师:这一段是不是也在说美感与功能如何才能结合得“巧”的问题,同学们同意吗?

生(全体):同意。

师:“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这曲词也是美的,对吧。那么第4段是不是也和功能与美感有关呢?(生读课文完毕)请哪位同学把这段内容来归纳一下?

生:屏的使用。

师:怎么个使用法呢?

生:“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师:它跟课文前面哪个有关系?

生:跟美感。

师:跟功用没关系?

生:有。安放的位置与作用。

师:“安放的位置与作用”就是说功用?如果依照作者的说法,如果做到了“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就是做到了什么呢?

生:就是做到了“巧”。

师:现在的人有没有做到“巧”的程度?

生:没有,他们只是把它当做了“活动门板来用”,只是把它当做工具,没有上升到美和艺术的高度。

师:可是开头一句“屏也有大小之分”是不是在说屏的大小?

生:不同的人使用屏的不同的作用。现在的“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

师:作者是哪种人呢?

生:是富有诗意的人,他要求屏能起功能与美感的作用。

师:现在他有没有看到?

生:没有。

师:那作者希望怎么样呢?(学生看书多时没有反应)请同学们到课文的前后去找一找,哪位同学找到了?

生:“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师:也就是说作者希望“有超越前人的创作”,什么样的创作?

生:能把屏再做得好些。

师:怎么个好法?

生:“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使它富有诗意。

师:好,解读得好。刚才我们说过,整篇文章他在谈一个什么问题?

生:要“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师:对,文章是不是始终围绕“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这一点来讲的。作者的目的有没有达到。

生(部分):没有达到。

师:作者希望达到,但现在的屏风实际情况没有达到作者所说的富有诗意。现在的屏风太“伧俗”了。可见这篇文章它不只是在说屏的“功用、种类和大小,而是另有目的,更强调了一种关于屏风的美学观点。什么美学观点?

生(全体):“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师:全文是不是都在围绕“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巧”字做文章?

生:是。

师:他前面是不是还要有一个铺垫?没有铺垫,后面的话就没有办法讲,即使讲了也比较突兀,缺乏可靠的依据。

生(读课文):“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做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师:如果这样做到了,也就做到了什么呢?

生:“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巧”。

师:那么前面2、3两段是不是在说古人如何做到了“巧”?第2段说设置上如何做到“巧”,第3段是说如何制作得“巧”。

生(全体):是的。

师:作者在说完古人怎么做以后,第4段怎么写的?

生:用对比。通过现在人的屏和古人的比较。

师:作者先说古人怎么做,再来说现代人怎么做。现代人怎么做?

生:“仅仅把它当做活动门板来使用”。

师:也就是缺少了作者说的什么东西?

生:诗意,还有美感。

师:所以作者希望……

生:“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尊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转换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

这篇说明文比较浅显,对屏风的特点、功用很容易从文中找出。但本文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美感功能,还要认识作者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的看法。因此本文在设计时我结合本单元教学重点,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打破了常见说明文的教授方法,不谈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性等,重点疏通文章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构思。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引入对屏风的感性认识上,然后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因为本文篇幅比较简短,所以按照段落结构,对全文层层分析;最后总结本文内容,拓展延伸。

通过课堂效果来看,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以学为主”,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本文的内容,层层深入,还是比较成功的。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学生对屏风的直观感受,认识到作者对屏风的设置、安放的看法──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专家点评

首先,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教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而不再是原来的传授者。教师结合自己的积累、紧扣文本、随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将文本的内容由感性到理性,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在对话中学生掌握了文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一直尊重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

再次,教师不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能够挖掘教材深层的内容,适当渗透人文教育。比如对教材中屏风的功用和特点,学生很容易找出,所以让学生结合文本,很快说出,而对于作者的看法以及构思,稍有难度,教师结合文本,循循善诱,把文章分析得很透彻;课后的作业,培养了学生用课文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整堂课前后贯穿,结构清晰,有开有合,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文章灵活处理而不是死搬教条,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