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整体把握







一、主旨

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也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目的是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本文写的是 “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简单说指的就是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劝说刘备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王业的根基,然后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并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使战略后方得到巩固;待到时机成熟,再从荆、益二州出兵,北定中原。这是诸葛亮在精辟分析当时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发展前景所作的天才预见。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即: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

二、结构

全文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其余无关的细节则一概略去。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件事本来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作者只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由此引出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第三部分(第3至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刘备怎样问、诸葛亮怎样答,都写得相当详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第四部分(第6段)是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也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本文在学习中要重点理解两个内容,(1)诸葛亮的主要对策是什么?课文第四段最后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2)诸葛亮提出对策的根据是什么?这个策略是诸葛亮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第一,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但曹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以弱为强”,其地位日益巩固。诸葛亮看出了他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和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又在这个结论之前着一“诚”字,强调了要尊重这个客观实际的意思。既然如此,能不能向东发展呢?诸葛亮又认为,向东发展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东方的孙权集团是当时长江以南的最大割据势力,他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他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结论。“为援”,就是把孙权集团当做反曹的同盟者或牵制曹操集团的力量。第二,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他指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住荆州,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恰恰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夺取荆、益二州的计划完全有实现的可能。第三,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三、延伸

本文选材精当,详略分明。历史人物传记,叙事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选材得当、语言精炼。课文这个特点十分突出。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本来需要说明徐庶为什么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接受徐庶的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对这些问题作者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了回答:“先主屯新野”,说明刘备当时处境极其困难,需要贤人来帮助他;“卧龙”一喻和上文的“谓为信然”,说明诸葛亮在徐庶心中的地位;“先主器之”则表现了刘备对徐庶的重视和信任。又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的情形不说;而对策的密谈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就指明了。

本文对于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的塑造,也是最突出的成功一点之处。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他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通过分析形势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本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也是在表现形式上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

析《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形象



安徽六安六中 侯守斌



《隆中对》以十分洗练的文笔,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第3段写刘备三顾茅庐痛陈隐衷的情况,表面上写刘备,实际上仍是侧面写诸葛亮。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可见他的志向并不在君临天下,而在辅明君复兴汉室。刘备叹惜“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诸葛亮深有同感;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精神,使诸葛亮激情奋发。这是他俩政治结合的基础。而刘备“总揽英雄,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诚恳求教,更使诸葛亮不能不动情。这时,他确认刘备是自己心目中的明君,因此才有著名的隆中对策。这一段写诸葛亮慎择人,善择人,是侧写。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两点是最可贵的:实事求是和强调人的因素。诸葛亮首先总论天下形势是“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只要有实力,就可以称霸一方。这是当时存在的事实。然后,在众豪杰中举出曹操和孙权来分析。诸葛亮针对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实际情况,告诫刘备暂时不应与曹操争锋。而曹操的实力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诸葛亮认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语气侧重在“人谋”的正确。这里,诸葛亮指出了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从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实际情况出发,诸葛亮制定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方案。在制定这一方案时,主要也是从人的因素来考虑的。诸葛亮在分析曹操和孙权的情况以后指出:刘备只能在曹操、孙权的势力范围之外谋出路——首先夺荆州这个“用武之国”和“沃野千里”的益州。诸葛亮制定这一方案时,更充分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荆州的刘表“不能守”;益州的刘璋又“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爱抚人民,有本领的人都不想为他出力而“思得明君”。这就提供了夺取荆、益的客观条件。夺取了荆、益以后又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认为,必须努力壮大自己,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对此,他充分肯定了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的优点,告诉刘备在夺取了荆州、益州以后要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接着又用“跨”、“保”、“和”、“抚”、“结”、“修”6个字把基本的内政外交政策准确、生动地概括了出来,十分深刻。下一步,在天下有变的时候,则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击,北伐曹氏。诸葛亮最后总结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历史证明,他的设计是正确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正体现在这里。这对既缺实力又无地盘的刘备来说,当然是正中下怀。所以“先主曰:‘善!’”这番对策分析透彻,逻辑严密,语言畅达,从中可以想像到诸葛亮讲话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对策本身那不容置疑的力量更足以证明诸葛亮自比管、乐并非妄说。此段仍扣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一句,是正面描写,也是文章的高潮。至此,这位年轻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便十分鲜明地呈现出来。

然而,关、张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情好日密”却“不悦”,刘备便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一反一正,犹如高潮之后的余波,把诸葛亮的形象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在本文中主要是从他那一大段对策中体现出来的。但如果只有那段对策,仍不能深刻地塑造人物形象。此文之妙就妙在对策之前有“蓄势”,对策之后有“余波”,同时又从侧面和反面反复地衬托渲染,相辅相成。这样,诸葛亮的形象便栩栩如生了。
一番晤对万世情深

——《隆中对》对比艺术赏析

四川隆昌第一中学 唐仕伦



《隆中对》是蜀先生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扶倾治乱,安邦立国的大计,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的宏论。

文章开篇直奔主题,写诸葛亮宏伟的政治抱负。写其隐居的生活和常以建立霸业的管仲、辅佐燕昭王奠定基业的乐毅相比的情形,“时人莫许之”的世态,以及诸葛亮的好友博陵崔州平、颖州徐庶对他的才华抱负的肯定。有力地对比、反衬,突出了诸葛亮抱负的不凡,才华的出众,卓识的远大。为下文徐庶的举贤荐能和诸葛亮精彩超凡的隆中对策作了很好的铺垫。

文章的主体部分,诸葛亮在回答刘备的询问,纵论天下形势,分析利害弊端,为刘备策划建国治国的纲领中,作者更是将对比映衬发挥得淋漓尽致。诸葛亮首论曹操,在“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的大背景下,把曹操与袁绍相比。论地位,袁绍是四世三公,威名显赫,曹操则名微众寡;论实力,袁绍据有冀、青、并、幽四州,拥兵百万,而曹操当时只有几万人。二者争雄,力量悬殊,然官渡一战,袁绍却大败。曹操能在“名微而众寡”的不利条件下“以弱为强”,何也?诸葛亮一语中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且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候”。有鉴于此,诸葛亮向刘备献策到“此诚不可与争锋”。真是天下局势了然于胸,议论国策独到精辟。

其次论孙权,从地势的有利,基业的牢固,民心的深赢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对于孙权只“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实际是暗中与其他诸雄作比,凸现了孙权的优势。这是多么深刻而有见地的立国方略啊!诸葛亮在深刻分析了曹操、孙权两方面的形势后,得出了两个“不可”的结论,再深入一步,纵论荆州、益州形势。他先从地势、交通、物产等方面分析了荆州的战略地位,再从地理条件、历史经验、当前统绐者的昏聩以及人民的意愿等方面分析了益州的战略地位和夺取它的有力条件。指出荆、益二州实际上是刘备成就霸业的重要基地。这也是一种含蓄的对比。

最后,水到渠成,诸葛亮与刘备探讨治国方针。先分析刘备建立霸业具有的三个优势——社会地位高、号召力强;重信义、有威望;尊重人才,广纳英才。进而有力地指明立国的内外方针;于外要“保其岩阻”,增强国防,要“和诸戎,抚夷越”,结好孙权;于内则要“修政理”,从而创造有利于立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增强国力,为北伐讨曹作好充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完成霸业,兴复汉室。

文章结尾,用刘备的一字赞语“善”,用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关羽、张飞的不悦情诸以及刘备向关、张所作的解释作结,既十分简洁,又极富深情,从侧面有力地反衬烘托了诸葛亮的感人形象。

这是一篇具有眼见卓识的历史宏论,这是一篇展示诸葛亮这个旷世奇绝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形象的妙文。真可谓纵论形势,诸葛亮形象光昭日月;一番晤对,刘、诸万世情深啊!
隆中对



天津市94中学 俞湖



1.教学目标

(1)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2)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2.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教学难点: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4.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式研读

第一课时

一、破解题目,导入新课   

对,对策。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二、自学,扫除文字障碍

1.陇亩(lǒng)  倾颓(tuí)  猖獗(chāngjué) 存恤(xù)  夷越(yí)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2.学生小声自读,要求读准音,断准句,明确句读,不读破句。

三、请学生范读,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四、研读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五、布置作业:复习生字和书下注解,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明确: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

2.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明确:“凡三往,乃见”,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针对时局特点,表明平生抱负,询问除奸兴汉的大计。谈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了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3.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先分析形势,是针对刘备谈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4.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为敌的结论。)

5.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明确: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孙、曹矛盾,可结为外援。)

6.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明确: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7.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明确: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明确: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应该如何行动。

8.谈如何北伐曹操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条件如何? ①有政治资本;②深得人心;③人才荟集。

(2)怎样准备? ①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②民族关系上,“和”“抚”各部族,解除后顾之忧;③外交上联合孙权,共击曹操;④内政上革新政治。

(3)如何行动? ①等待时机,兵分两路;②钳形攻势,直取中原。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先主曰:‘善’!”则含蓄地流露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表明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在这段对策里,诸葛亮针对刘备提出的问题,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和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为刘备确定的“成霸兴汉”的建国策略具体周详。从后来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来看,其预见性是完全正确的。这就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惊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的见识。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层层深人,摆事实,讲道理,有根有据,结论明确。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小结:文章最后写“关羽、张飞等不悦”,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刘备对诸葛亮的依赖。“犹鱼之有水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的满足心情,证明了诸葛亮的惊人才能的确是名副其实,从而很自然地照应了开头的“自比管仲、乐毅”和人称“卧龙”。

板书设计:

隆 中 对

诸葛亮的抱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精彩片断一



湖北航天中学 李晓青



师:(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昏下的古城背景前,大江滚滚东去,一渔夫撑一扁舟划过。同时,在悠扬的古筝乐曲的烘托下,《三国演义》的开篇词缓缓出现)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老师带头,学生齐声诵读)

师:一位退隐江湖的高人,或闲情垂钓,惯看秋月春风;或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开怀畅饮,笑谈古今往事。许多的人事已随滚滚江水飘然而逝,而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如同璀璨的明星长留于人们的心中。比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今天,我们也来笑谈一把《隆中对》。(点击画面,出现课题。)(画面切换到刘关张 “三顾茅庐” 的图片,图片的前景制作成雪花漫天飞舞的动画效果)

生:(倍感新鲜、交头接耳)呀!下雪了!

师:《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 “三顾茅庐” 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看过,谁来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一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故事大致讲述了一番)

师:由于刘备的诚心拜访,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的诸葛亮为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特点,对发展前景作出了天才的预见,这就是有名的 “隆中对策” ,后人也称它为 “隆中对” 。(点击画面,出现相关文字简介。)(再次点击鼠标,出现三国时期的战略形势示意图 , 展示出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的势力范围。)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指出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大致在什么位置?谁来指指?(几个学生上来指点,但不是很准确。)

师:(指着地图上的 “夏口” )汉朝末年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叫 “夏口” ,属于荆州管辖,刘表,是荆州牧,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长。我们孝感就在夏口的西北面。

生:噢,原来《隆中对》里讲的很多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这啊!( “找位置” 的环节一下子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学生啧啧连声,气氛渐渐活跃。)
精彩片断三



湖北航天中学 李晓青



精彩片断三

师:从同学们的讨论来看,诸葛亮是不是有惧强凌弱之嫌?

生:有一点。

师:能这么看吗?作者对诸葛亮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

生:肯定。

师:没错!那么,作者笔下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点击鼠标,出现“谈古论英雄”的画面。)(学生讨论后,纷纷回答)

生: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对曹操、孙权和二刘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知道避实击虚,先拿下二刘,使自己的势力逐渐强大后,再考虑对付曹、孙二人。

生: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一个惧强凌弱的人,如果他是个“惧强”之人,他怎么会有成就霸业,兴复汉室的计划?他这是有头脑的表现。文章里不是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吗?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攻打曹操的。

师:除了“隆中对策”这一部分,大家还可以看看其它段落。(短暂的阅读之后,又有学生举手。)

生:我分析的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非常自信,试想一下,若没有真本事,他敢这么比吗?其次,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都认为是这样,可见不是瞎吹。

生:我有点不明白,“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当时世人都不赞同这种说法。我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天才,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时人莫之许也”?这不和崔州平、徐庶二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诸葛亮是不是有些自命清高,有些狂妄呢?大家同意哪种看法?

(学生开始争辩、讨论)

生:时人,我想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发现高人的真正面目,我想诸葛亮是个深藏不露的人,他不夸夸其谈,四处张扬,一般人自然不知。

生:对!这说明他是一个沉稳的人、谦虚的人,要不徐庶怎么说诸葛亮是一条“卧龙”呢?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文言文学起来会让学生有晦涩难懂的感觉。所以,要想上好这一课,老师必须在课外花大量的工夫。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以及设计各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都花去了我大量的精力。总结这节课之所以上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因为我准确地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 “ 激趣导入 ” 部分中的 “ 渔樵 ” 、 “ 扁舟 ” 、 “ 雪花 ” 、 “ 三国地图 ” 、 “ 古筝曲 ” 、 “ 找位置 ” 等景物和环节,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 “ 天下三分 ” 的策略。在 “ 进入角色表演” 的环节中,要想成功扮演好你的角色,就必须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琢磨人物表情,当然,这少不了他人的帮助。在对诸葛亮的讨论以及“假设对话”环节中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 “ 主角 ” 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课前广泛阅读所起的作用,使他们了解了古人与今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点评】

这节课安排紧凑,比较生动有趣,主要在于抓住了一些兴奋点进行课堂设计。如:对诸葛亮评价的讨论,使在“进入角色”的环节中,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在讨论交流,看似是一个传统形式,但这一环节其实是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合作学习,这和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倡的“用贤”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有创意,引导学生方法得当,指引点拨到位,现场点价也恰到好处。本节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既了解了古人人生观、价值观,又对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很有引领性作用。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假如假如与当今社会的联系,课堂效果可能会更显深度。(张妍)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