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备课资料整合



整体把握



冯善亮



一、相关基础知识

1.关于作者与写作背景。

对于作者鲁迅,初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我所知道的鲁迅”为话题,让全班同学谈谈自己对鲁迅的认识,老师最后发言,与学生分享自己对鲁迅的认识,或拓展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的相关情况,或谈谈自己阅读鲁迅的感受体验,或介绍最新的鲁迅研究情况。“说鲁迅”,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近鲁迅、亲近鲁迅,进而阅读鲁迅。

关于写作背景,要引导学生注意《故乡》的写作时间,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了解二十世纪初期(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有条件的话,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感性材料(如反映当时我国国情的一些基本数据、反映当时历史事件和百姓生活的老照片、其他的文艺作品等),而不要仅仅强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即使要强调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作品后的讨论分析过程中才顺势提出来,不宜在学生阅读之前过早强调,以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其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与体验。

2.语言积累

鲁迅作品的语言中有一些与现在用法不同的字词,《故乡》也不例外。这有时会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可让学生阅读课文时特别留心此类字词,甚至可结合学过的其他鲁迅作品对此作一次小结。

可重点积累以下词语:阴晦、萧索、本家、祭祀、家景、许愿、无端、如许、愕然、鄙夷、嗤笑、惶恐、絮絮、寒噤、松松爽爽、惘然、隔膜、恣睢。

可要求熟读或背诵课文片断,如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两段描写,结尾的三段议论。

3.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小说,并自学本册课本附录《谈谈小说》,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另外,《故乡》篇幅较长,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日本作家龟田胜一郎曾将之誉为“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阅读这类作品,需要用心去感受、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潜心阅读的良好习惯。可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字词障碍,然后专心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感受体验,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提出问题。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要有感情地诵读精彩片断,用声音表达出自己对作品情感的把握。

二、内容理解

1.关于故事情节

《故乡》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线索单纯,层次清楚,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连缀起一个个精彩的生活片断。作品一方面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具体见闻,另一方面则又穿插了“我”在故乡时对儿时故乡的回忆,并通过“我”离开故乡时的联想写出了“我”对未来故乡的思考与向往,从而形成了一个由过去故乡、现实故乡、未来故乡三者交错构成的丰富艺术世界。其中“在故乡”部分是主体,由四个层次构成:先写刚回到故乡时与母亲见面的凄凉情景,接着由母亲的话唤起了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其次写了杨二嫂的突然来到时的尴尬场面,最后详写与中年闰土相见时的隔膜。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行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叙事的线索与层次,编写课文的情节提纲,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借此完成对作品的初步感知和体验。

2.关于人物形象

《故乡》中主要塑造闰土、杨二嫂和我这三个人物形象,此外还写了宏儿与水生等。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这一环节的教学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让学生用心揣摩人物的心理与情感,不要急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不少教师在进行人物分析时,习惯于让学生用几个词语抽象出人物性格,用一些议论性的语言归纳人物形象的意义。比如说到闰土,往往满足于让学生说出这样的结论: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勇敢机智,中年闰土憔悴不堪、呆滞麻木,他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和社会压迫的贫苦农民形象。这样的做法往往牺牲了小说中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多读课文相关段落,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思考和疑问,紧扣文本去探讨有关问题。比如说,对于杨二嫂,学生可能会提出:她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她说话为什么这么刻薄?她为什么硬要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作者为什么把她称为“圆规”?本来写了闰土就已经能够反映出当时农村的状况了,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呢?通过讨论、探究这些问题,学生会深刻地领会到这个人物的刁泼、自私、猥琐,领会到她的可恨、可气、可笑、可怜、可悲,领会到作者对这一人物在讽刺、批判中含有同情的复杂情感。只有通过这样充分地感知作品,学生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从作品中读出鲜活可感的艺术形象,才能变得“多情善感”。

二是要注意“我”这个人物。读《故乡》,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闰土和杨二嫂身上,而忽视了“我”。实际上,在课堂中不时听到有的学生提出“我”才是作品的主人公。面对这一问题,老师或是简单否定,或是通过偏向明显的讨论把学生引向“闰土是作品的主人公”这一传统结论。实际上,学术界对此结论也有不同意见。钱理群先生认为:“以往的阅读偏于注重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反倒是在对‘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对闰土的观照是包孕其内的!《故乡》更是一首心灵的诗。”在教学中,也许不必纠缠谁是主人公这一问题,但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我”的情感变化与精神历程,一方面是透过“我”的目光来审视故乡及故乡的人,另一方面则通过审视“我”的复杂故乡情结来更好地领会鲁迅在《故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目光不仅看到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更能看到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执著探寻,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三是要注意人物之间的联系与比较。课文中的人物自身及不同人物之间互相构成对照,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旨起了有力的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领会,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不能忽视宏儿与水生这两个次要人物,他们的友情似乎是少年闰土和“我”的交往的翻版,他们未来会不会重蹈中年闰土与“我”走向隔膜的旧路呢?这成了作品留下的一个悬念与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对此的思考与探究,将有助于学生把阅读体验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

3.关于作品主旨

对于《故乡》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传统教学中往往被解读为“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批判了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的精神束缚,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考虑到学生的阅历和年龄特征,应鼓励学生从个人的阅读体验出发得出自己合理而独特的结论,不可将唯一结论强加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来把握作品主旨。为了更贴近学生实际,可结合本单元“少年生活”的主题,立足于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

三、形式把握

《故乡》在写法上突出运用了对比和白描。

文中处处皆对比,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存在强烈反差,人物自身前后的变化让人震惊(如闰土由一个活泼的“小英雄”变成了一个麻木的“木偶人”),人物之间也互成对比(如闰土的纯朴老实与杨二嫂的刻薄刁泼)。在教学中抓住对比手法可以很好地切入人物分析和主旨把握。

《故乡》没有连篇累牍的娓娓叙述或心理描写,而是善于抓住细节进行白描,用笔简省,却能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闰土与“我”在20年后再次相见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细节描写如慢镜头般放大了闰土刹那间的情态变化,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潜台词,幼年时无间的友谊,眼前自己可悲的处境,彼此间巨大的地位差距,都在这瞬间的变化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极度复杂的内心通过极度节制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是汹涌的波涛被一道闸门紧紧锁住,虽不见波涛倾泻而出的疯狂,却让人透过隐约可闻的涛声感到了其力量。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出神入化的白描所产生艺术效果。

四、语言揣摩

《故乡》语言简练而传神,值得细细揣摩、品味。在教学中,语言揣摩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进行。

1.体会准确传神的动词的表达效果。如: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没有一些活气。”一个“横”字,显得村庄仿佛是乱七八糟的横躺着,显得死气沉沉,给人悲凉的感觉。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飞”的动作准确地传达出少年宏儿的喜悦心情与活泼个性。

2.体会细节描写的潜台词。如: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老屋瓦楞上长着枯草,生动地写出了“我”回到故乡时的悲凉心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故乡的衰落。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顺手牵羊的举动,暴露了杨二嫂贪小便宜的市侩性格。

3.领会一些关键句子的含义。如: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心灵的诗 



钱理群



《故乡》里分明有两个故事: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与“我”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以往的阅读偏于注重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反倒是在对“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对闰土的观照是包孕其内的!《故乡》更是一首心灵的诗。

今天的研究者往往把鲁迅的《故乡》与他的另几篇小说,例如《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都归为一类,因为它们共有一个“离去──归来──离去”的叙事模式,即所谓“归乡”模式。但《故乡》里“自己的故事”又确实是从“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说起的,作者显然采用了“横截面”的写法,将完整的人生(心灵)历程的第一“旅程”──“离去”推到了后景,成为仍然影响、制约着正在进行的人生(心灵)历程的不可忽视的心理背景。这样,“我自己的故事”就包含着“我过去的故事”与“我现在的故事”这两个部分;前者是作者正面描写的,后者则是通过某些提示虚写的,需要读者在接受(阅读)时通过自己的体验理解与想象,将作者的零星提示加以扩充与完整。例如,在小说开头即提到故乡“聚族而居的老屋”,以及自己“在谋食的异地”,小说结尾处,又谈到“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读者可以据此而想象,“我”(以及与之有着很大重合的“作者”)正是这样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或因被“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农村社会所挤压、抛弃,走投无路,或为“欧风美雨”所带来的西方现代文明所吸引,或为“人”生来俱有的对于“未知世界”的神往,“飞”向“远方”的“梦”(欲念)所驱使,纷纷“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因此,当“我”这一代知识分子“离乡”而“去”,奔向现代化都市时,他们实际上是实现了某种精神上的蜕变,即在价值上告别了“故乡”以及与之相联的一整套童年生活经验,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但是,现代都市(特别是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却没有提供他们理想(梦幻)中的精神乐园,如作品所提示,“我”依然为生活“辛苦展转”,并无以摆脱孤独、寂寞等精神痛苦;于是,又为作为“人”的本性的“归根、恋土”情绪所蛊惑,开始做起“怀乡”梦来──这就是小说开头所说“二十年来时时记得“故乡”的意思。因此,“我”此番归来,固然是“专为了别他而来”,但确又有“寻梦”的意义。既是“寻梦”,“我所记得的故乡”,那幅“神异的图画”里的“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以及“其间”那勇敢、机灵、健康、活泼、“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小英雄,甚至“我”与闰土间毫无隔阂的关系,都是心象世界中的幻景,而非“此岸”的现实:当然不是“现在的现实”,而且也不是(不全是)“过去的现实”(至少是被纯化、理想化了的)。但是,当“我”还沉浸于“怀乡”梦时,是不可能将“幻景”与“现实”区分开的──小说开头忽而惊呼“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忽而又承认“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固然反映了处于“幻景”与现实之间的恍惚;但“我”最终还是肯定了那幅“神奇的图画”,表示“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而且,由于前述从“离乡”到“作怀乡梦”这一段精神历程,在小说里仅仅作为背景“虚”悬于“回乡”的“实”写背后,因此,在读者的心目中,“幻景”与“现实”也是混沌一片的。因此,“我现在的故事”即“回乡的故事”不仅自始至终在“心理的回乡”与“现实的回乡”所构成的张力中展开,而且必然是一个“幻景”与“现实”互相剥离的过程。是一个“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的现实图画逐渐代替了那想象中理想的“神奇的图画”的过程,是“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由“十分清楚”到最后“模糊”的过程。在这里,“现实闰土的故事”(以及“现实杨二嫂的故事”)无疑起了“惊醒”的作用,帮助“我”完成了“幻景”与“现实”的剥离,闰土一声“老爷”,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终于从“幻觉”的世界回到了“现实”,并进而感到了被“隔成孤身”的“非常气闷”与“非常的悲哀”,这是一种因“希望”的破灭而格外加重的深刻的精神的痛苦,当“我”宣布“所谓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比之闰土们的菩萨崇拜更为“茫远”时,就达到了“绝望”的极致。“我”终于重新肯定对故乡的价值否定,再度离去,从而完成了“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在小说的外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始于篷船,终于篷船”的一个“圆圈”);与此相应的,是一个“从希望(第一次离去时)到绝望(第一次离去后),再从希望(小说开头“归来”时)到绝望(再一次离开时)”的心理过程。

但“绝望”却并非“我”的心灵历程的结束:鲁迅在发现“希望”为“虚妄”以后,又发现了“绝望”的“虚妄”,正是所谓“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因此,在《故乡》里,“幻景”与“现实(过去的事实)”的分离,并不意味着“理想”本身的失落。在写作《故乡》的五四时期,鲁迅强调,真正的“革新的破坏者”“内心有理想的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这样,在小说的结尾,我的眼前再一次“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幅“神异的图画”在“模糊”以后再度清晰呈现,自有着别一种意义:它已不再和此岸的“过去的事实”相纠结,不具有变成“现实”的任何可能性,因而不再成为人们的“精神避风港”,它仅仅高悬于彼岸世界,作为“理想”(“希望”)的象征照亮了此岸世界,使人们对“现实”产生不满,进而激发出变革“现实”的热情与努力──这就是小说结尾所说的“走路”:这是在一个日益接近,而又永远达不到的“理想”目标激励下的不断的前进运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实现在这“走”(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有了这样的认识(与发现)以后,“我”(“回乡”的知识者)的最后“离去”,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绝望,而且包含着绝望后(或者说是为绝望所逼出的)新的奋取,新的探索行动(“走”),或者说是对于世界与自我“双重绝望”的抗战,重新响彻起“绝望”中的“希望”的旋律,从而完成了“希望──绝望──希望”的心理循环(“圆圈”)。我们由此而发现了鲁迅《故乡》(以及其它类似小说)在小说结构上的一种苦心设置与追求:不论情节发展,还是情感、心理上的推演,都有一个“顶点”:在《故乡》里就是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模胡”(消亡)与“我”在情感、心理上的“绝望”;在推至消亡与绝望的“顶点”之后,又反激出一种“死消亡”后之“生”,“绝望”后的反抗(挑战),然后戛然而止──这当然不是纯粹的结构技巧,它内蕴着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和生命体验,自是十分明显的。
故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小说的叙事线索和基本情节。

2.理解课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初步学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品味小说语言,理解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4.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感受“我”的思想感情,把握小说主题。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故乡的诗词名句(组长选择精彩的句子,用大字书写,课前张贴在教室墙上);搜集鲁迅及本文背景资料。

2.以文中“我”的口吻,有感情地向你的邻居朋友讲述“故乡”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故乡的诗词名句,请各组说说看,要是能说出其中的“情”那更好。(学生活动)

(音乐《故乡的云》响起,以渲染气氛)是的,“故乡”这个极具魅力的字眼,自古以来,多少迁客骚人吟诵过她,多少海外游子思念过她,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文学大师鲁迅的故乡,一起感受一下这其中的“情”。

二、整体感知,真情讲述

[情景]

播放《故乡》音频,准备真情讲述(屏幕出现央视“讲述”栏目背景,营造氛围)。

[活动]

1.听录音,准备讲述;

2.小组内讲述,选出小组代表;

3.班级讲述,师生互相点评。

三、精读课文,关注命运

[情景]

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形象,请运用“读描写—析形象—揭根源”这一读小说人物的一般方法,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活动]

全班同学按照下面三个研究课题,选相同课题的每4~5人一个小组,依以上方法进行研究。

1.闰土命运变化研究:小英雄──木偶人

2.杨二嫂命运变化研究: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3.“我”的命运变化研究:好奇的少爷──辛苦展转地生活

[引导]

阅读分析小说,要以人物为中心。怎样读人物?方法就是:读描写—析形象—揭根源。

四、回味课堂,布置要求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呢?

(学生活动)

下节课我们将举行一次文学人物沙龙活动,你打算如何参与活动,如何表现自己呢?请你课后为闰土、杨二嫂和“我”分别写一段评语。
故乡



冯善亮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大家评

[情景]

《故乡》一文主要写了塑造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你眼中,这三人是怎样的形象呢?这节课我们首先举行一次文学人物沙龙活动,大家可以自由畅谈,但理由要充分。

[活动]

学生思考、交流、评价。

[引导]

研究人物,我们不仅要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情,还要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这样能够进一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

二、人物关系专题研究

[情景]

人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纵向的,也包括横向的,本文中这横向的就是指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请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以下四个专题人选一个,每4—5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探究。要求结合具体情节,说出变化概况并探究变化的内涵。

1.杨二嫂与闰土:絮絮不止的杨二嫂──只是摇头的闰土;顺手牵羊、嫁祸栽赃的杨二嫂──实实在在的闰土

2.“我”与闰土:迅哥儿──老爷;无话不谈──我也说不出话;无穷无尽的希奇、新鲜的事──默默地吸烟、谈些闲天

3.“我”与杨二嫂:无话可说的交谈

4.水生和宏儿:松松爽爽──痴痴的想

[活动]

学生按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

人物自身形象变了,变得令人心酸;人物间关系变了,变得冷酷无情。这都是谁惹的祸呢?

(学生畅所欲言)

三、设下悬念,结束本课

[情景] 水生和宏儿,几十年过后会变得怎样呢?课后请你尝试着写一篇小小说,内容是假如20年后水生和宏儿再相会。
故乡



冯善亮



第三课时

一、宏儿水生再相会

[情景]

水生和宏儿,几十年过后会变得怎样呢?同学们的想像一定比我更丰富,一定更有创意,谁来试试看。

[活动]

朗读小小说,倾听、评价

[引导]

有些同学的小小说延续了“我”与闰土的故事,多数同学描绘了未来二人美好的生活和新型的二人关系。那作者希望中的下一代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二、希望无所谓有无

[情景]

请同学们研读最后“离故乡”部分,联系全文谈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活动]

先各自理解,再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三、结束语

空怀“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就不能成其为“希望”;“希望”渺茫,但只要为了“希望”而不懈的追求,希望就能变为现实。(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联系学生实际结束)

课后作业

1.联系全文看,在“我”的心中有三幅关于故乡的图画,你能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描绘这三幅图画的内容吗?

2.小说的主题有三种理解:①“隔膜说”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种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②“农民问题说”认为“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③“批判辛亥革命说”认为“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人教社1987年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呢?
故乡



海南省海口市义龙中学 王绥辉



第一课时

师:上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读小说呀?

生(齐):喜欢。

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

(学生纷纷举手)

生:每读完一篇小说,我都会不由自觉地回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把小说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朋友听。

师:复述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自己口才,又与别人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好!

生:我在读小说时,遇到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就用读书笔记抄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师:注意积累,这种习惯很好。

生:读完一篇好的小说之后,我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写出来。

师: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对于训练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很有帮助吧,怪不得你的作文写得那么有文采,原来是读小说的收获,希望同学们都学习他这种读小说的方法。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种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读通读懂小说《故乡》,而且要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师:昨天,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按照我们的惯例,先来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圈划查注的生字词读给同学们听?

(几位学生读各自圈划查注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学习情况,其过程略)

师:接下来,哪位同学从名、时、地、著、评方面来说说作者及《故乡》的有关情况?

生:名: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地:浙江省绍兴市人;时、评: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阿Q正传》。

生:本文是作者以他1919年底返回浙江老家搬家时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小说,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人生感受,在本文中都有反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我……

(学生很不好意思)

生:老师,他是看着教学参考书念的。

(他的同桌说)

师:怎么,学生就不能看教学参考书吗?什么是教学参考书,它既是教师教的参考书,也是大家学的参考书,因此能主动用教学参考书学习的同学,不但可以,而且应该表扬,当然如果能把教参书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不用看着读,那更好。

从刚才的交流情况来看,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小说《故乡》全文,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边读边完成如下问题:1.想一想,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2.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的词语,把课文标题变成“        的故乡”的形式。

(学生有的默读,有的小声读,有的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划边注,给课文自然段编序号,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教师巡视课堂,解决学生的疑问)

师:读完了,谁来说本文的叙事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生:我认为这篇小说是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根据课文的情节,我把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写的是“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

(有学生还在举手)

师:你好像对他的意见不满意,有不同意见?

生:我同意他划分的层次,但他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概括不全面,我认为第一部分除了描写“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外,主要描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还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是搬家;第三部分主要写的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意见:本文是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师:小说的结构层次理清了,下面我们来完成自读思考题二,展示你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的定语,并解释你加这个定语的理由。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各组推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组的交流结果。

(学生按以自然组为单位,逐个说说各自给课文原标题故乡前加的定语,并引用课文来阐释理由。)

师:看来,大家的讨论得很热烈了,下面,各组推派的代表分别汇报你们组的交流结果。

生:我们组在故乡前加的定语有:日趋破产的故乡、清晰而又模糊的故乡、萧条、衰败的故乡。其中,我认为加萧条、衰败这两个词最准确,理由是第二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所写的故乡农村景象就是衰败荒凉的。

生:我们组认为改成“远去的故乡”也合适,因为文中的第三自然段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第十三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可这次回故乡看到却是萧索的荒村,所以说,“我”那美丽无比的故乡已经远去了。

师:前面两个组同学都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来加定语,同学们能不能换个视角,从其他角度,如从故乡的人,回故乡时“我”感受角度来考虑?

生:迷信、麻木的故乡,从课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故乡的人思想麻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如第75自然段写到闰土挑“一副香炉和烛台”就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

师:你是说很多地方表现了故乡人的迷信,不止这一处吗?

生:对,课文的14、15自然段,写到少年闰土脖子上有一个银项圈,还有闰土这个名字,都有封建迷信色彩。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闰土是闰月生,五行缺土,他的父亲为了改变闰土的命运,就给他取了闰土这个名字,并且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以保全他的性命,这就是一种封建迷信的宿命论思想。

师:这是从人的精神状态方面来考虑的。

生:我们组加的定语是:冷漠、隔阂,加这个定语的依据是,课文中第二部分中,写到原来“我”和闰土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少年闰土来到“我”家时,“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而这次回故乡,见到中年闰土时,他却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闰土和“我”之间关系已经由原来的融洽变成了冷漠和隔阂了。

师:你这是从闰土对“我”的态度来考虑的。也是从人的角度来加定语的。关于闰土对“我”态度问题,下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讨论,这里就不深究了。

生:综合景物描写和人的变化,我们组大多数认为应在故乡前面加上的定语是:陌生。“我”回故乡所见到的故乡的景物由原来的美丽变成到萧条、衰败的景象,“我”感受到是陌生了;故乡的闰土,还有杨二嫂,不仅外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思想性格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使“我”对故乡产生了一种陌生的感受。

生:不值得留恋的故乡。理由跟他差不多,故乡的景物变成了破落的荒村,不值得我留恋;故乡的人,闰土与与我疏运了,杨二嫂变得自私、贪婪,所以我不再留恋故乡了。

生:我们组从文中的“我”回故乡的感受方面加定语,令我茫然的故乡。这次回故乡,从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我”从宏儿想念水生中,想到下一代人不应该像“我”和闰土这代人这样生活,可又不知道他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的生活而感受到茫然。

师:两位同学综合了景和人因素来加定语。

生:被压抑、被毒害的故乡。故乡的各种变化,包括环境的变化,人的变化,文中第74自然段指出都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造成的。

师:有句俗话“一千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是由于各人的社会阅历的不同,关注角度的不同,对同一个艺术形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刚才同学的发言看来,大家对小说的感受很有深度,有的从景物描写角度去思考,有的从人物形象去考虑,有的作品的主题角度去立意,虽然发言角度各异,但都能引用小说的文本信息来谈诠释所加的标题,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这很好。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课文的人物形象。大家都知道,小说是通过塑造人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我”是小说的主人公。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想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闰土。

(课堂中议论纷纷)

师:哦!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对上了,怎么办?

生:(齐)辩论!

师:好,既然大家要辩论,就先来组建辩论队伍,同意“我”是小说的主人公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多位同学,你们是正方;其余的同学都站在闰土是主人公这边吗?还是还第三种观点呀?

生:(部分学生)同意第二种观点。

师:支持闰土是主人公是反方。下面请支持正方观点的同学发表意见。

生:首先,我想说的是一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虽然我们正方阵营中的人不多,但我们不一定就失败。我们认为,“我”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有文本根据的,请大家从整体上浏览一下课文,看一看,文中写闰土的篇幅多,还是写“我”的活动的内容课文篇幅多?

生:除了小说写“我”的文字篇幅最多之外,本篇小说的景物、人物、情节,都是“我”回故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因此,“我”应该是课文的主要主要人物。

师:理由好像很充分的啊。反方的同学呢?有证明你们观点的理由吗?

生:我方认为“我”只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而闰土处在情节矛盾的中心,小说就是通过闰土的生活变化来反映当时我国农民的痛苦生活的。

生:在前面的给课文题目加定语时,我说到,本篇小说的主题是表现封建统治、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而最能表现这个中心的人物是闰土。因此他应该是小说的主人公。

师:判断谁是小说的主人公,是取决于他在小说中占篇幅的多少,还是看人物对表现中心的作用呢?请同学先议一议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

师:有统一的意见吗?

生:(大多数学生)看他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情况。

师:反映够快!对了!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闰土虽然所占的篇幅比不上文中的“我”所占的篇幅多,但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到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文中的“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故乡

海南省海口市义龙中学 王绥辉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故乡》的内容,通过争论,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是闰土。这节课,我们就来合作探究,共同赏析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看一看,鲁迅先生是怎样来描写闰土的。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完成下边的表格。
(用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根据表格的要求划出文中写闰土的句子)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的句子填入小黑板上的表格里?
(挑生上黑板填表,并让学生不断补充,最后学生填出的表格内容如下)
对比内容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

语态很高兴,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
4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现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9个省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对我态度“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
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对生活态度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
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师:从表中的填出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比写法,从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请同学们说说,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的态度。二十年前,他来到“我”家时,“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时候,便和我说话,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告诉我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等很多希奇的事;当年分开后,他还托父亲送我贝壳和鸟毛,说明当年他和“我”的关系十分友好、非常融洽,闰土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二十后,再次见到儿时的朋友“我”时,他却恭敬地叫“我”“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这说明了他对我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对小时候的朋友已经产生了感情的隔膜了。
师:闰土的出身和“我”的出身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我”是少爷,闰土是“我”家忙月的小孩。
师:什么是忙月?
生:短工,闰土是“我”家短工的孩子。
师:一个是少年,一个是短工的孩子,身份差别很大,为什么当年他们却相处得那么融洽?
生:我想,两个人都是小孩,小孩之间有共同语言,很容易沟通,就玩到一块了。
生:因为他们年纪都很小,没有大人们那么多想法,两个人思想都很单纯,没有上等人、下等人的尊卑贵贱的思想。
师:两位同学说得好。同学们发现没有,他们俩的发言,都从同一角度、运用同一种方法来分析问题?
生:都从小孩的性格方面。
生:我认为,他们都从小孩心理角度来说明的。
生:都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
师:对了,两位同学都从儿童的心理方面去分析原因,采用的就是我们常讲的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的方法。
生:从课文中提供的信息,闰土很能说,滔滔不绝向我介绍了我所不知道很多的有趣的知识,描述了看瓜、刺猹的情形,在“我”的心目中,闰土简直就是一个小英雄形象,“我”对他崇拜得不了,所以,“我”十分愿意和他相处。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这是用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法。
师:老师太高兴了。同学们学得太灵活了,都把我们在以前学习课文中归纳的学法,灵活运用到阅读理解中来了。正如大家所说那样,虽然“我”和闰土的身份不同,“我”闰土还是建立起了纯洁无瑕的兄弟般的友谊。这次“我”回故乡,见到兄弟般的闰土时,他对“我”的感情却产生了隔膜。大家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我认为是因为穷苦困窘的生活造成的,闰土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我”,还能和小时候一样和“我”称兄道弟吗?就像两位从小一起玩大的同学,长大后,一位当了大官,坐好车出入;一位下了岗,靠摆小摊维持生活。摆小摊的这位同学还能像以前一样对当官的同学称兄道弟吗?
师:既联系生活来分析,又能举现实生活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很有道理。
生:是封建等级观念、尊卑贵贱的思想的毒害的造成的。他的发言,其实就是说明这个原因的,一位当了大官,一位摆小摊,就因为是社会地位不同,摆小摊的这位同学才不敢与当官的同学称兄道弟。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善于借东风,用人家提供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好,请同学继续讨论。
生: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态度的,我认为。
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从填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热爱生活。而当“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说明他对现实失望了,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了。
师:为什么从他挑香炉和烛台这件事中,可以得出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了,对现实失望了的结论呢?
生:闰土挑了香炉和烛台这件事,表明了他信奉的是迷信,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这对小时候的兄弟般的朋友已经产生了感情的隔膜,又是什么原因使他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使闰土由当年的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是封建等级观念毒害,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
师:前面的同学在发言时,曾说过闰土这个形象起到表现主题的作用,那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生: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师:对,本文通过对闰土性格的变化形象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农民精神的压抑和毒害。既然写闰土这个形象已经表现小说的主题,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这个人物呢?
(由于问题跳跃性较大,当时学生没有马上回答上来。)
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求你给杨二嫂名字前面加个定语,大家准备分别给青年杨二嫂和中年杨二嫂加上什么定语?
生:豆腐西施杨二嫂和圆规杨二嫂。
生:漂亮的杨二嫂和老丑势利的杨二嫂。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杨二嫂的势利?
生:课文中杨二嫂来我家的目的是捡便宜来的,“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为了达到捡便宜这个目的,她用了心计,使了好几招。
师:你是说杨二嫂是用了心计,使了招数来讨便宜的,能说说她用哪几招吗?
生:“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同“我”套近乎,用亲近的关系讨要东西,这是她耍的第一招;当讨东西不成,便使出第二招,无中生有的造“我”的谣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师:从她所耍的这两招中,我们可以看出杨二嫂是什么样的人啊?
生:这些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性格泼辣、尖刻、势利。
生:还表现了她的自私、贪婪的性格。
(还有一位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你好像有话要说,是有不同意见发表,还是对刚才的同学发言有补充?
生:杨二嫂还有一招,他还没提到。
师:好,你说说?
生:课文83自然段,写到的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她诬陷闰土,并把这当作功劳,乘机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师:前面的同学把杨二嫂的前两招分别叫做套近乎、无中生有的造谣,你能说说杨二嫂的这招叫什么?
生:叫……,我还没想好。
师:同学们能给杨二嫂的这招起个名吗?
生:贼喊捉贼。
生:我认为说贼喊捉贼,不够准确,闰土怎么是贼呢。应该叫说是:诬陷好人。
师:她诬陷哪个好人?
生(齐):闰土!
师:为什么说杨二嫂诬陷了好人闰土呢?
生:因为灰堆里的碗碟不是闰土埋的?
师:你有什么理由说不是闰土埋的吗?
生:有,课文中74自然段,“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结果,闰土只挑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还有草灰。如果,他想要碗碟,他可以挑呀!
师:对!如果闰土要碗碟的话,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挑,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杨二嫂说闰土在灰堆埋碗碟是诬陷好人闰土。分析到这里,我们能不能回过头来看前面我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生:我想,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
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故乡人与“我”感情上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
师:几位同学说得好,作者塑造杨二嫂的作用有三:第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突出闰土的淳朴诚实;第二,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这两条外,还有第三条,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为了抒发了对当时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师:好,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杨二嫂这个形象的分析就到此为止。
接下来我们品味、体会第三部分的语言。想一想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大家一起齐读第三部分课文。“我们的船向前走……”一齐读。
(全班学生一齐读78至88自然段课文)
师:读完这部分之后,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觉得这句话含义很深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这句话把希望中的新生活比作路,路是人开拓出来的,新生活之路,也要人去争取和创造。
生:有美好的愿望,不去争取,等于没有希望;本来没有看到希望,但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就会出现希望。
生:希望是靠奋斗得来的,有希望,不去奋斗,希望也不会变成现实的,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通过奋斗,希望就会变成现实,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
师:说得好极了,正如大家说的那样,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生:课文最后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也表现了“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生:我认为84自然段中句子“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总结了“我”这次回故乡的悲凉心情和独特感受。
生:“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以闰土崇拜偶像反衬了“我”当时对新生活的的认识水平。
师:“我”对新生活的的认识水平是怎么样的?
生:对新生活应该是怎么样,“我”当时还不清楚;对新生活能否实现也是一片茫然。
生:“我”当时只知道下一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师:同学们认为“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生:课文86段“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都如我的辛苦展转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从的辛苦恣睢而生活”,“我”只知道下一代的生活不应像“我”和闰土这一代人那样的的生活。
师:这段话有没有正面说明新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生:没有,“我”只知道新生活不应是像“我”这一代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那样的生活。至于新生活水平应该是什么样的,文中没有做正面回答,只是说新生活不应是这样的,而没有说应该是什么样的。
师: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
生: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形象。
生:“我”是一个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爱国者。
师: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刚才大家对课文第三部分内容的探究结果?
生:这部分由宏儿想念水生联想到两代人的关系,引发出“我”对新生活的思考,抒发了“我”对故乡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打破彼此间的隔膜,探索人生道路的执著信念与追求。
师:《故乡》全文学完,有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积累,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文中你喜欢的的词、句、段摘抄到词语作业,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然后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过程从略。)
师:学了《故乡》这篇小说,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请同学们自由谈谈。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他既同情闰土生活的不幸,又对他的麻木表示不满,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概括得太准确了。你是怎么想到用这句话来概括鲁迅对闰土的心情的?
生:在初二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已》时,教师曾用这句话来概括鲁迅的对孔乙已的心情。
师:你太聪明了,能将以前学习的内容迁移到新课文的分析中,这就把知识学活了。同学接着发言。
生:从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划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把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进行对比衬托的写法,我们写作文时,总是无话可说,写不具体,不生动,今后,我要自觉学习鲁迅的这种写法。
生:读小说不能只追求故事情节,要像本课学习那样通过人物的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感,要注意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生:我很敬佩鲁迅先生对新生活的执着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师:在《故乡》这篇小说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来阅读理解课文呀?
生:把以前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分析新的课文中来。
生:既用了联系现实生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也用了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法来分析课文。
生:采用整体感知,谈个体感受的方法来阅读理解课文。
生:积累词语。
师:我们是学习按怎样的步骤来学习课文的?请同学们回顾学习一下学习本文的过程。
生:首先自读小说《故乡》全文,从整体感知小说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给小说的原标题加上修饰语。
(板书:感知内容)
生:紧扣小说对闰土、杨二嫂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人物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主题。
(板书:分析形象)
生:品味、体会、感悟第三部分的语言。
(板书:品味语言)
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采语段、句子、词语,积累语汇。
(板书:积累语汇)
师:感知内容──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积累语词。这就是我们学习《故乡》这篇小说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像这节课一样,将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小说阅读中去,举一反三,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下面布置这篇课文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在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发挥想像,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避传统阅读教学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猜测答案和琐碎、机械、纯理性的分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从营造轻松、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围入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反馈展示,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形象;品味语言,体会感情;再读课文,积累词语;回顾过程,交流收获。在导读过程中,尤其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习惯,传授小说阅读的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提供借鉴。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