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统编教材《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128课时
设 计 者:宋江华
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童年往事”“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责任"“思维的火花”“世界各地"“风趣与幽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邀游汉字王国”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是围绕汉字和汉字文化编排的;第五单元“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目标
(一)识字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200个左右会写。
2、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常用汉字180个。
3、硬笔书写楷书,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 分钟不少于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惜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7.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索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内容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人教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提示、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交流平台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
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实地参观调查、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教科书后附有“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识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认的字,其中蓝色的字是多音字(指之前学过这个字,此次出现作为多音字学习);“写字表”列出了木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列出了本册精读课文要求会写的词语。本学期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常用汉字180个。组织开展一次书写比赛,硬笔书写楷书,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理解
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
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
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设计,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猴王出世》的学习提示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引导学生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时大致猜测意思后就继续往下读。
2、安排文言文,微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安排文言文《自相矛盾》和《杨氏之子》,以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和古代儿童故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教科书作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题体现出对五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等把握课文大意;朗读时能正确停顿。
习作
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习作教学。
1、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
第五单元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整个单元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选择典型事例,并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这个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单元习作。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木单元的学习要点一具体 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初试身手”让学生趁热打铁,尝试运用写人的方法,作好单元习作的准备。两篇习作例文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体会例文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写一篇习作,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编排
教科书针对第三学段课程标准的内容,在习作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能力要求,如要求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精选话题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植表达自信。话题的情境创设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除了引导学生写叙事类文章,介绍人和事物的文章,还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等应用文及想象类文章,以满足学生社会交际和大胆想象的需要。如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整合信息,介绍-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的习作视野,使习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与他人沟通的工具,激发起学生主动习作的内在动机。
在每个习作中,加强习作指导,降低习作难度。为了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科书根据不同话题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先引导学生从提供的内容中选定一同前去探险的伙伴,组成探险小队:再让学生选定探险的目的地、携带的装备和可能遇到的险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围绕探险的目的,编一个探险故事,并把遇到的困境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体会想象的乐趣;还让写完后仍有兴趣的学生续编探险故事。教科书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习作,这些指导性的内容不只适用于完成某次习作,其中也蕴含着完成某类习作的方法路径。
3、随机安排课后“小练笔"。
教科书在某些课后灵活地安排“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由读学写。比如,《手指》课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口语交际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各有侧重:既有侧重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如“我是小小讲解员”“我们都来讲笑话”;也有侧重培养学生交流讨论能力的对话类话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向别人提问,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想法,如“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怎么表演课本剧”。教科书充分关照各种类型的交际话题,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
教科书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关注交际目标的达成,着力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对象意识、场合意识。比如:“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中建议学生“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让学生在交流时学会尊重他人,养成把关键信息记录下来的好习惯。“怎么表演课本剧”中要求学生“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想法,达成一致意见。教科书意在通过一.系列的目标达成,使学生学会遵守交际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品质,让学生勇于交际、乐于交际。
综合性学习
教科书第三单元是以“邀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是本套教材继三、四年级在普通单元中穿插安排“综合性学习”栏目之后,第一次设置单元整组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这个单元自成体系,以活动贯穿始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先在“前言”中对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作了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然后编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活动板块,既提出了活动的建议,又提供了多个角度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习园地
全册教科书除了第三、第五单元没有安排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六个语文园地,引导学生围绕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语文园地设置了以下栏目。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梳理、总结,大多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和读写例话的方式,将语文要素具体化,呈现期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的方法、养成的习惯或形成的观念,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主动运用于今后的语文实践。
“词句段运用”延续中年级的设计理念,并体现高年级的学段特点,安排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书写提示”提示了一-些篇章书写的要点,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颜体楷书。
“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名言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
快乐读书吧
延续中年级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本册结合“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推荐学生阅读古典名著。“快乐读书吧”设计“你读过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两个板块,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推荐书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教科书在“快乐读书吧”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提示:“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这些作品里,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申成了一个长篇故事。”“我很喜欢读回日,只要看一-下某一回的标题,就可以猜出它主要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引,降低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难度,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30分)过程评价(30分)=识字与写字(5分)+阅读理解(10分)+习作(5分)+口语交际(5分)+综合性学习(5分)

评价内容等第描述
识字与写字(5分)根据写字姿势和平时作业的书写情况分为五个等级:5分、4分、3分、2分、1分。
阅读理解(10分)①课内阅读(5分):根据上课听讲、思考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和积极表达阅读感受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②课外阅读(5分):根据阅读量、交流课外读书收获以及完成“阅读记录卡”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习作(5分)根据完成习作的质量和习作修改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口语交际(5分)根据交际过程中倾听的态度和有针对性表达见解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综合性学习(5分)根据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搜集整理资料及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情况分为五个等级:5分、4分、3分、2分、1分。
2.结果评价(70分)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分)+期末考试成绩(50分)。(注:期中及期末考试满分均为100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二)评价结果处理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考机会。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主    题:以诚待人课    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爽/新郑市观音寺镇南场完全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2.教材分析:《将心比心》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3.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懂得要待人真诚,做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但大多数比较内向,在课堂上表现不是很积极,学生们课外的阅读量少,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如何从文本联系到生活,表达自己的正确见解,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困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学习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文中人物语言而使表达产生感人的效果。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设计的任务一:能够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针对目标2设计的任务二: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 、小组派代表发言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将心比心”的意思。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评价样题:改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徽风徐徐(   )     一副图画(   )      神情气爽(   )金壁辉煌(   )    稳稳约约(   )        裁满花木(   )教学过程:一、 乐思----情境激趣,导入质疑1.播放视频(公益广告):《妈妈,洗脚》2.你想说些什么?是呀,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课题《将心比心》。【设计意图:通过公益广告,让孩子入情入境,体会将心比心,进而引出本课要学的课文《将心比心》】二、 乐享----交流分享,互动释疑(一)  初读课文,了解文意与评价任务一对应的学习活动: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回忆平时是怎样学习略读课文的?(生回答学习方法)师:请同学们读导读提示,找出读书要求.(生回答)师:根据读书要求老师为你们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围绕导读提示提出的读书要求自己进行学习】2.老师范读,让学生跟读,生跟读后,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全文写了哪两件事?(到此达成目标1,完成任务一的评价:能够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讲解多音字“扎”,学生回答文中讲的两件事情.师出示:(1)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2)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3.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二)  感悟课文,品味语言与评价任务二对应的学习活动:(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用横线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找感动的地方,让学生体会“将心比心”】2.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2)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3)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设计意图:通过引读,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宽容,母亲善待他人,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过渡: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4.请你说一说对“将心比心的”理解。【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反复读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将心比心”的含义,让学生真正在读中感悟。】(到此达成目标1,完成任务二的评价: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 、小组派代表发言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将心比心”的意思。)三、乐用----学以致用,反思解疑群文阅读:《美丽的吻》1.患有恐低综合征的男孩为什么要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一下?2.从这篇短文中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6.将心比心
尊重     关爱    宽容
理解     鼓励     帮助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板书,既是对文中主要内容的概括,又体现出学生对“将心比心”的理解。]
作业设计:
一、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鼓励——()    眼神——()许久——()宽容——()抱怨——()注视——()二、 按要求写句子1.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缩写句子)
2虽然他已年过古稀,但是精神状态很好。(用加点词语造句)
3.要不是您的鼓动,我真不敢给您扎了。(修改病句)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主    题:放飞科学梦课    时:共1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主备人:贾爱红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正确。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3、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教材分析《我最好的老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四篇课文,本课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能做到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基于阅读对于学生来说,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用朗读、默读课文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3.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文从字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4、基于习作六年级学生能在与人交流后,根据表达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完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记“ 破绽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饶有趣味 侃侃而谈”等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重点)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难点)评价任务  1、通过自读、互读、查阅工具书正确读记“强调、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采用自读、互读等形式概述课文描写的故事,能用关联词说出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知道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道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中,通过此评价看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测对记忆理解及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学习活动评价要点及标准教师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活动一( 5分钟)说说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板书课题能抓住老师的特点,表达清晰。(评价目标一及时评价总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记“ 破绽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饶有趣味 侃侃而谈”等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环节二初读课文概括大意(8分钟)活动一( 5分钟)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文章内容。2、读准“强调、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完成目标一1、通过范读、指名读,能读准生字字音。(评价目标一)评价标准:能够准确说出。100%的学生能够会读。提醒孩子认真读文,并提问学生重点字词的读音。
活动二(  3分钟)再读课文,概括故事大意。(完成目标二2、通过交流,简单概括课文的大意。(评价目标二)评价标准:概述比较准确,叙述流畅,吐字清楚,表述大方。指导学生交流课文大意,并教会学生概括大意的方法。
环节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2分钟)活动一(  4分钟)1、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师?’”来自主学习。2、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1、通过交流说出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师?(评价目标二)评价标准:概述比较准确,叙述流畅。组织小组交流,巡视课堂。对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问教师进行点拨。
活动二(8分钟)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完成目标三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道理。(评价目标三)评价标准:把握主要内容,讲述流畅,大方。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

 
热门五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