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天马》  小学语文五年级北师大版(上册)
教材分析 :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天马”的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天马”这个艺术珍品,赞扬了西汉时期人民卓越的创造能力及“天马”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
  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本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这部分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
  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奇特。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一贯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对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很大帮助。但鉴于我校的特点,学生的来源不固定,入学时间不统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的信息和知识,而也有一部分学生,除了现用的教科书及老师提供的必读书籍和必背古诗之外,几乎没有能力和时间再去读其他的书籍,这也就造成课外知识越来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铺垫和拓展,如果不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对理解课本的知识就会感觉困难。针对这些现状我校推出“预习导学”,来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课文。
 教学目标:
  1.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3.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此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教具准备:课件、电脑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出示“骏马奔腾图”。
  1.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怎么样的?
  3.(激起学习兴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决。
  ②不理解的地方画出“问题泡泡”。
  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①纠正读音。
  ②你对哪些词不理解?谁来解答?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怎么样些才漂亮?
  3.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为什么不采用“马踏飞燕”、“青铜奔马”等称呼?“天马”一出土,为什么全国震惊?……)(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天马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仔细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解决问题,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历史悠久——汉代的艺术作品,刚出土就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因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造成很大的影响。
  ?艺术品中的杰作——样子: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感受到力量、激发人们的联想,高超的设计构思令人叫绝,细微之处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象征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4.通过读书我们都知道,天马原来有个非常形象、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来为什么改了?
  5.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啊!(了解飞廉),我们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有着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艺术品反复研究,给我们还原了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历史。
  6.出示投影: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把这个句子大声多读几遍,说说你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为作者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上非常严谨、准确,体现了作者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用词要生动、准确、写作态度要细致负责、感受到了“天马”是艺术珍品、象征意义,作旅游标记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方法。)
  五、作业
  1.“日积月累”中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四字词,请你把它们抄写两遍,掌握写法,注意再从课文中找一些类似的四字词,抄写两遍。
  2.熟读课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3.全班齐读课文。
  二、积累、运用
  1.你昨天都搜集了哪些四字词?能不能说说它们的意思?怎么用?
  2.通过预习和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中的内容。课文主要围绕“天马”展开叙述,你们认为课文围绕这一点讲了那几方面的内容呢?(旅游标记;介绍来历;介绍外形;名称由来;点明意义。)
  3.同学们谈得很好,课文基本上是按照“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来描写“天马”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对课文层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纲笔记写下来。
  4.再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你对马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象征了不断进取的精神。)
  板书设计:
          历史悠久
    天马    体态轻盈 神形兼备           严谨
          旅游标记 艺术品杰作 生动、力量、联想 细致
          含义深刻 令人叫绝、中国特色和风格   负责
          名称的由来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心理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活力的课堂。在《天马》这课的教学中,让我感触颇深,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一下。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的体会是:“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虽然这篇课文是篇说明文,但是文中从介绍“天马”的艺术造型到“天马”名称的由来,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惊叹和欣赏之情,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为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通过“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健美、自由奔放……”词语,体会“天马”这个艺术珍品的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展示直观“天马”图、或搜集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天马”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这件艺术珍品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得快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学生语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最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参与交流,一方面指导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促进文章的感知。
 
                                                                                          天马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记的天马。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学生分析:
  学生在本篇课文的课前参与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第一课时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提出了一些问题。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通过质疑、研讨、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找到了学习中的喜悦,体会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并将许多好词佳句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了下来。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 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节
    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朗读。
   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2]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
      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
      讨论结合理解词语。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
    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过渡: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
    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
   4、小结:
  五、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               
   1、齐读
   2、体会中心
    本节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申[演示:歌曲]
    由于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

                                                                                      第二课时
  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
   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
   2.出示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⑴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⑵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
   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自由朗读思考:
   [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2]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
  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幻灯出示:“马踏飞燕”()外形逼真,()构思奇妙,()被称为"艺术珍品"。
   3.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天马
      构思奇妙 后蹄踏飞燕  卓越的创造才能
           飞燕安然无恙
           平衡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心理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富有活力的课堂。在《天马》这课的教学中,让我感触颇深,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一下。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虽然这篇课文是篇说明文,但是文中从介绍“天马”的艺术造型到“天马”名称的由来,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惊叹和欣赏之情,特别是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为什么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更是把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知作者的情感,触摸作者的心灵。通过“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健美、自由奔放……”词语,体会“天马”这个艺术珍品的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展示直观“天马”图、或搜集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天马”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这件艺术珍品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得快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学生语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最有效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参与交流,一方面指导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促进文章的感知。
 

 
热门五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