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 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


结束了一天的疲劳工作,我又翻起了我大学时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启蒙书——《庄子》。果然,“温故而知新”,这一次《庄子》中的生死观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死相因,自然之理
人偶然生,必然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趋向死亡的过程。庄子认为,生和死仿佛是桥的两岸,是有联系的。我们每个人都从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由生转化为死,这已经成为像四季更迭一样的自然之理。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过程中:1,由无到形成气到形成形到形成生命,再由生命转化为形体转化为气,最终又化归为无。这一点出现在《庄子》的鼓盆而歌中。“是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之行也”,正因为庄子认为其妻之死符合自然之理,所以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庆祝其妻归于自然。2,天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大宗师》中。“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死和生是我们人生生存的必然阶段,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且死才是最大的休息,所以顺应自然,自然生死。3,死亡只是形体的死亡,生命的本心并没有死,它是永存的,亦是生。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孟孙才母死不哀》中。“且彼有害行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生来和死去,如同早上与晚上,真正的生命没有死亡,生命的本心永远存在,所以当一个人在内心把生命当做一次穿越的时候,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被超越了。
勿喜莫哀,通达生死
在儒家重生观念的影响下,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乐生恶死的。但在庄子看来,生时安生,死时安死,生死之情既齐,则无为当生而忧死。且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死是复归自然,何不达观乐死?以《庄子》中的《秦失吊丧》为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进言而言,不进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之帝之县解。”其弟子如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吊唁友人不能哭几声就离开。但秦失,作为庄子的代言人,却说,人是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应时而生,顺时而死的。既然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与变化,那么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这也就是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面对生死,哀乐不入是一种境界,更高一层的境界是达观乐死。就像《庄子》中《临尸而歌》中的孟子反,子琴张,面对友人子桑户的死,他们“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尤为人”;《鼓盆而歌》中的庄子,面对妻子的死亡,“方踞箕鼓盆而歌”,这些都从正面较明显的反映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而在《庄子》的《莫逆之交》中子祀,子舆,子犁和子来的对话,又从侧面暗示了这一通达的生死观。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他们四人以拥有共同的,达观的生死观为交友准则;《庄子》中的《庄子将死》也是一种侧面暗示。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畸送。吾葬具且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于彼此,何其偏也!”正是这种通于理而达于命的通达的生死观,使庄子简化葬仪,拥有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胸襟。
养生全生,自然而亡
在对庄子生死观的研究中,长期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庄子既已齐生死,就没必要讲养生全生,实际上庄子讲全生,就说明他骨子里还是怕死的。笔者借对此观点的辩驳,通过养生全生与生死的关系,来进一步解读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核心观点是“顺其自然,无为而至”,所以全生是指,任何生命,当其生之时,就有不被人为中断而尽其天年。它不是追求养形,去人为地延续生命,求取长生不老。而人如何处事是有自己决定的,为了避免受到人为的迫害而无法尽其天年,就必须学会养生,处理好自我,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对心灵的陪护。总之,养生是为了全生,以让生命自然而亡。
这一点在《庄子》的许多篇章中都能看到。比如说:在《孟孙才母死不哀》中,面对母亲的死亡,“哭泣无涕,中心不成,居丧不哀”,认为母亲“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但最终却“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这似乎是一种虚伪的行为,但实则是秉持着“外化而内不化”的原则,避免与众人不必要的冲突,以求全生;在《庖丁解牛》中,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道大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表面上体现了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实则在教我们养生之道,教我们过一种游刃有余的人生。“庖丁”好像我们不同的个体,“牛”就如复杂的社会,而“刀”则是每个个体不同的命运,人之于世,应像庖丁一样,不与社会硬碰硬,巧妙地找寻空隙,顺乎天理;在《人间世》中,处事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说明。颜回向孔子请行,想去改造“轻用其国,轻用民死”,暴虐无道的卫君。他想用诸如“端而虚,勉而一”,“内直而外曲”的方法,但被孔子一一否决,并告诉他这可能是死路一条。而真正的方法却是虚而待物,并通过斋心的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只有以一种虚静的态度,我们才能除去求功求名之心,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学会接纳他人,……。庄子的养生之道,除了处世之道,还有对心灵的陪护,这一点在《庄子》的《德充符》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说鲁国的王议,他上课时,“立不教,坐不议”,其学生也“虚而往,实而归”,但“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仲尼对此解释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是丧其足犹遗土也。”这就是心灵的力量,让人看透一切,欣然前行;再例如卫国的哀骀它。他为恶人,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与寡人(鲁哀公)处,不至以数月,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种种现象似乎是令人不可思议的,这就是心灵的感染力。“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皆而生时为心者也。具有才质全真的心灵境界让你具有无穷魅力。
就像“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去”,古往今来,尘世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乐生恶死的。所以会有各种虚假的养生药,会有各种**等社会问题的出现。而庄子以自己独特的生死观,为当世也为现世解悬。生死相因,自然之理,我们为何不“不以哀乐对生死”,而是“一蓑烟雨任凭生”,通达的对待生死呢?但这并不是让我们轻视生,消极对待生的意义,我们应学会养生,游刃有余的处于世界之中,自然地来,自然地去,实现全生。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