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手记


     今天,两个班有四节作文课,考虑到开学伊始先学一个单元的文言文,所以今天的两节课,我们来学习了一篇短小的文言文《湖心亭看雪》,效果良好。
        《湖心亭看雪》是清朝张岱的一篇山水小品文,他的散文简练朴素,不重雕镂,语言清新空灵。台静农评张岱文字:“如看雪个和瞎尊者的画,总觉水墨浓郁中,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却又捉摸不着。”他的文风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可见一斑。这篇小文,通过描写作者在湖心亭看到的奇丽雪景和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而在此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抒情,但他的这种思想感情,却融在记叙中,融在写景中,情景交融。
        品悟作者情感,我引领学生抓住三个字,一个“看”字,一个“独”字,一个“痴”字。
        文章第一自然段,先是叙事,然后写景。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叙事,可是一个“独”字,让人读出作者的孤独寂寞,心中烦愁无处排解,才会独自一个人划着小船,去湖心亭看雪。这也让学生读出题目中为什么用“看”雪,而不是“赏”雪,因为“看”和“赏”,是两种不同的心情导致的行为。在这样一个“大雪三日”的雪夜,独自一人去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在散心,是排解内心情绪,这注定与下文中“铺毡对坐”的“两人”心境不同。虽然被拉去,三人同饮,但是在张岱看来,看雪的只有他一人,那“两人”是在赏雪。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这一“拉”,一“同饮”,可见“两人”见到“余”的惊喜,“两人”以为相遇了“痴似相公者”的知音。“余强饮三大白”,也可见“余”之豪情,确实有“似相公”的“痴”,这“痴”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趣。可是,在此痴迷的背后,是“余”对故国乡土的深情,在文章开头的“崇祯”和结尾处的“金陵”的字眼儿里流露了出来。可是“余”的这种遗世独立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怀,岂是一般的“痴”人所能理解?
        张岱站在湖心亭,看着深夜雪景,有种身处世外的孤独,仿佛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难怪张岱,在自为墓铭志文末中绝望地写道:“必也寻三外野人,方晓我之衷曲。”
         今天就手记这一教学片段吧,明天继续。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热门中学语文相关范文